APP下载

文化传承,陶冶情操聚力量

2015-09-24

林业与生态 2015年7期
关键词:蓝山古树名永州

九嶷山、阳明山、舜皇山,山山竞秀;湘江、潇水、涔天河水库,碧波流淌。

永州是山水名城,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文物古迹多达2200多处。舜文化、柳文化、瑶文化、江永女书文化、碑文化等多元文化形态交汇融合,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在“创森”理念的引领下,绿色成为永州生态文化的力量源泉。

以古迹游园为载体 承托生态文化之魂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永州将着力建设人居林、生态景观林、休闲绿地、绿色廊道、林业产业化基地、森林文化等重点工程,真正把永州打造为‘绿色永州、人文永州、宜居永州。” 永州市委书记陈文浩说。

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中,永州充分利用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环境,以文绘景,寓诗于秀,打造独具永州特色的生态文化。

市林科所植物园、渲溪公园等50余个公园、小游园的新建与改建,150余家单位、小区成功创建省市级园林式单位小区,宛如点缀于繁华都市里的碧玉明珠,形成了“一城森林拥湘江,满目青翠映古城”的秀丽景观。

千年古城,八景与新绿相映成辉;女书故里,文化与生态渗透;浯溪河畔,松涛与碑林交流……树绿景更幽,景幽心神怡。每天清晨和傍晚,滨江广场、潇湘公园、朝阳公园、怀素公园总是人潮涌动。这些地方,不仅空气清新,景色宜人,还有市民耳熟能详、自幼熟知的文化传承和历史故事。来这里健身休闲,成了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以古树青山为依托 培育生态文化理念

爱绿护绿,是潇湘人的绿色传承。

为保存被誉为“活历史、活资料、活教材”的古树名木,永州对古树名木均建立了档案,落实了管护责任,保护率达到100%。

东安县井头圩镇白竹村有11棵近1000年的香樟树形成一个密集的古香樟群。为了保护好这些“老寿星”,村里制定村规民约:不准砍树枝、不准损伤树皮、不准在树边生火、永不卖古树。对每棵古香樟都悬挂了保护牌,修建围栏和加固了土丘,明确保护责任人。

“这好比博物馆遗留下来的东西,不能卖。这些年,几乎年年有树贩子上门,想把古树买走,而且价格一年比一年高。”白竹村村支书田海东告诉记者,最大、最高的那棵樟树,树贩子出了80万元。

全国林业英雄、江华瑶族自治县水口山尖子岭瞭望员余锦柱,从父亲手中接过高山望远镜再到亲手传给儿子,演绎了一家三代爱山绵亘悠远、护绿生生不息的传奇佳话。

位于紫良瑶族乡和荆竹林场交界处的蓝山国家森林公园,是湖南母亲河湘江源头的重要发源地,这里最高海拔达到1800多米,不仅山峰挺拔、水清如镜、风景如画,还是娃娃鱼、斑竹、狝猴、野牛等珍稀动植物的栖身之所。在这里静静地贮立着一座民兵哨所,哥哥高海波带着弟弟高运波坚守哨岗近20年,成为了守护湘江源头的忠诚卫士。

以节事为媒介,传播生态文化魅力

3月油菜花节,4月“乡村好声音、美丽新农村”歌手大赛,5月采茶节,7月荷花节,10月探寻湘江源。在蓝山县第二届梨花节开幕以来,蓝山县举办的系列活动,每天都有数万来自各地的游客们来蓝山旅游观光,形成“春到蓝山赏花,夏到蓝山采果,秋到蓝山探险,冬到蓝山品茶”的文化旅游体系。

除了蓝山梨花节,永州还有阳明山杜鹃花节、国际湿地日、植树节、爱鸟周、森林防火宣传月等。全市每年举办大型生态文化节庆活动10多次,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生态文化品牌,带动生态文化日益繁荣。

倍受市民瞩目的市树、市花评选,传播了生态文化与生态理念;阳明山等2个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舜皇山、千家洞、孟公山和金洞等6个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内容丰富,功能齐全,已成为生态文化的精华荟萃之地。

一片片古树名木万年长青、一处处风景林区千姿百态,保护与发掘的不仅是他们的生态价值,更有他们的美学价值、教育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由此,永州生态文化作品佳作频出,成为湖湘文化的重要支柱。

漫步永州,人们可以真实地目睹到生态文化的灿烂与繁荣,真切感受到生态文化的熏陶与浸染。浓浓的绿意发出邀请,来古城潇湘感受这份弥漫与悠长吧。endprint

猜你喜欢

蓝山古树名永州
魏牌高山DHT-PHEV&蓝山DHT-PHEV
27.38万元起售,蓝山DHT-PHEV正式上市
贵州特色古树名木分布示意图
永州滨江新城营销中心
保护好古树名木亦是文化传承
永州至新宁高速公路即将开建总投资152亿元
古树名木保护立法的实践
柳宗元“永州八记”新考
结合青岛万科蓝山项目浅论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
永州植烟土壤有效钙、镁、硫分布状况与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