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7)《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第二部分 特定人群膳食指南n

2015-09-24本刊编辑部

饮食科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偏食饮食习惯膳食

(2007)《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第二部分 特定人群膳食指南n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是根据营养学原理,紧密结合我国居民膳食消费和营养状况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是指导广大居民实践平衡膳食,获得合理营养的科学文件。其目的是帮助我国居民合理选择食物,并进行适量的身体活动,以改善人们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减少或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国民的健康素质。

六、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证正常体重增长

【提要】

进食量与体力活动是控制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食物提供人体能量,而体力活动/锻炼消耗能量。如果进食量过大而活动量不足时,则合成生长所需蛋白质以外的多余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沉积而使体重过度增长,久之发生肥胖;相反若食量不足,活动量又过大时,可能由于能量不足而引起消瘦,造成活动能力和注意力下降。所以儿童需要保持食量与能量消耗之间的平衡。消瘦的儿童则应适当增加食量和油脂的摄入,以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和适宜的体重增长;肥胖的儿童应控制总进食量和高油脂食物摄入量,适当增加活动(锻炼)强度及持续时间,在保证营养素充足供应的前提下,适当控制体重的过度增长。

【说明】

为什么要定期测量儿童的身高和体重

对于生长发育活跃的学龄前儿童,总能量供给与能量消耗应保持平衡。长期能量摄人不足可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消瘦和抵抗力下降,相反摄入过多可产生超重和肥胖,这两种情况都将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和部分农村的调查显示,儿童肥胖的比例日益增高,已经成为我国儿童青少年最主要的健康问题之一。因此,需要定期测量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关注其增长趋势,建议多做户外活动,维持正常的体重增长。

七、不挑食、不偏食,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提要】

学龄前儿童开始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活动,模仿能力强,兴趣增加,易出现饮食无规律,吃零食过多,食物过量。当受冷受热,有疾病或情绪不安定时,易影响消化功能,可能造成厌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所以要特别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

【说明】

学龄前儿童是培养良好饮食行为和习惯的最重要和最关键阶段。帮助学龄前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需要特别注意以下方面:(1)合理安排饮食,一日三餐加3次~2次点心,定时、定点、定量用餐;(2)饭前不吃糖果、不饮汽水等零食;(3)饭前洗手,饭后漱口,吃饭前不做剧烈运动;(4)养成自己吃饭的习惯,让孩子自己使用筷、匙,既可增加进食的兴趣,又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能力;(5)吃饭时专心,不边看电视或边玩边吃;(6)吃饭应细嚼慢咽,但也不能拖延时间,最好能在30分钟内吃完;(7)不要一次给孩子盛太多的饭菜,先少盛,吃完后再添,以免养成剩菜、剩饭的习惯;(8)不要吃一口饭喝一口水或经常吃场泡饭,这样容易稀释消化液,影响消化与吸收;(9)不挑食、不偏食,在许可范围内允许孩子选择食物;(l0)不宜用食物作为奖励,避免诱导孩子对某种食物产生偏好。家长和看护人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行为。

良好饮食习惯的形成有赖于父母和幼儿园教师的共同培养。学龄前儿童对外界好奇,易分散注意力,对食物不感兴趣。家长或看护人不应过分焦急,更不能采用威逼利诱等方式,防止孩子养成拒食的不良习惯。还应注意的是,此时儿童右侧支气管比较垂直,因此要尽量避免给他们吃花生米、干豆类等食物,以防成为异物塞入气管。此期的孩子20颗乳牙已出齐,饮食要供给充足的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要教育孩子注意口腔卫生,少吃糖果等甜食,饭后漱口,睡前刷牙,预防龋齿。

八、吃清洁卫生、未变质的食物

【提要】

注意儿童的进餐卫生,包括进餐环境、餐具和供餐者的健康与卫生状况。幼儿园集体用餐要提倡分餐制,减少疾病传染的机会。不要饮用生的(未经高温消毒过的)牛奶和未煮熟的豆浆,不要吃生鸡蛋和未熟的肉类加工食品,不吃污染变质不卫生的食物。

【说明】

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实现,建立在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因此,在选购食物时应当选择外观好,没有泥污、杂质,没有变色、变味并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食物,严把病从口入关,预防食物中毒。注意食品包装上的说明,尤其是生产日期。保质期、储藏条件和营养成分含量等信息,尽量选择信誉好的食品生产企业的产品。

【参考资料】

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儿童在3周岁后至6岁~7岁入小学前这个阶段称为学龄前期,处于学龄前期的儿童则被称为学龄前儿童。与婴幼儿期相比,学龄前儿童的体格发育速度相对减慢,但仍保持稳步地增长,此期体重增长约5.5kg(年增长约2kg),身高增长约2lcm(年增长约5cm)。4岁~6岁时,脑组织进一步发育,达到成人脑重的86%~90%。3岁时神经细胞的快速分化基本完成,但脑细胞体积的增大及神经纤维的髓鞘化仍继续进行。随着神经纤维髓鞘化的完成,运动转为由大脑皮质中枢调节,神经冲动传导的速度加快,从而改变了婴幼儿期各种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导缓慢。易于泛化、疲劳而易进入睡眠的状况。

到3岁时,儿童20颗乳牙已出齐。6岁时第一颗恒牙可能萌出,但咀嚼能力仅达到成人的40%,消化能力仍有限,尤其是对固体食物需要较长时间适应,因此,不能过早进食家庭成人膳食,以免导致消化吸收紊乱,造成营养不良。

5岁~6岁儿童具有短暂控制注意力的能力,时间约15分钟。但注意力分散仍然是学龄前儿童的行为表现特征之一,这一特征在饮食行为上的表现是不专心进餐,吃饭时边吃边玩,使进餐时间延长,食物摄入不足而容易发生营养素缺乏。

学龄前儿童个性有明显的发展,生活基本能自理,主动性强,好奇心强。在行为方面表现为独立性和主动性,在饮食行为上的反映是自我做主,对父母要求其进食的食物可能产生反感甚至厌恶,久之导致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行为和营养不良。3岁~6岁小儿模仿能力极强,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的行为常是其模仿的主要对象。

编辑/陈致文

猜你喜欢

偏食饮食习惯膳食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锻炼、饮食习惯、BMI的关系
七种饮食习惯让大脑老得慢
偏食
儿童挑食偏食影响心血管和血糖
速滑运动员的膳食营养补充措施
膳食纤维不是越粗越好
膳食纤维不是越粗越好
家有偏食宝宝吃得挑、吃得慢,营养不均衡,怎么办?
谁最偏食
男女饮食习惯差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