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武术棍文化的界定及武术棍法理论的主要典籍
2015-09-23马东成
摘 要: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在过去的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处于世界的发展的前列,直至清朝末期统治阶级的闭关锁国、腐朽、无能、以独特的优越感自居。失去了与外界发展的机会,导致的国家的衰落。随着中华民族近几十年国家的巨大进步,国内刮起了文化的热潮,诸如,“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武术文化”“剑文化”“棍文化”等提法应运而生。
关键词:武术;棍文化;棍法
1 棍文化的界定
“棍也被稱作“棒”,古代多称棍为“梃”,名称虽异,实为一物。”[1]棍:分为棍把;棍身;棍梢。《周礼.夏官.司兵》载:“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2]五兵中的“殳”,为西周时期的兵器之一。《释名》:殳,殊也。长一丈二尺而无刃,有所撞桎于车上使殊离也。在冷兵器时代,棍是多是用于防身和作战的一种无刃兵器,素有“百兵之首”的称号。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洗礼与传承过程中,经过奇人侠士以及少林寺的武化、文人的加工、武侠小说神话与儒家文化的洗礼,哲学宗教文化的渗透,棍已不再是单纯的武术兵器和舞具,而被赋予了更过的文化气息。关于文化的提法,至今已有数以百计,因地域人文的差异,至今难以形成统一精准的定义。
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在《原始文化》“关于文化的科学”一章中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3]由于国度性与民族性的差异,张岱年、方克立在《中国文化概论》广义的“大文化”和狭义的“小文化”,将大文化分了四个层次,“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形态文化层”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被称为小文化。”[4]《现在汉语词典》对“文化”解释“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5]
很显然棍文化的概念已经超越了棍术概念和棍的概念很多,它至少包括了非体育范畴的攻防技击和动作的演练以外的民族精神、人文、民俗、民主科学、思想意识以及与棍相关的文化遗产等。
2 棍法理论的主要典籍
明朝以前关于棍法理论的记载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明代改变了这一状况,民间的各家棍法理论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推出去。王圻在《续文献通考》中说:“当棍之家,三十有一。”可见到时棍术的发展较为普遍。茅元仪说过:“北方人称为棍,南方人将棍称为棒,西北人将棍称为条子。”由此可见当时棍术发展之广。各家棍法都有自己的技击特点。
抗倭名将俞大猷,曾拜师于号称“荆州长剑”的李良钦学习棍术,其棍法精熟,被后人称为“剑术天下第一”这里的剑即棍的意思。其著有《剑经》。明代时期各家棍法很多,但交流较少,小农意识很强,很少将自家棍法的精华传授给外人。久而久之,很多棍法套路只在意套路的发展,不注重其技击。有一次俞大猷南征路过河南少林寺,少林寺特意为其安排了一千多人的棍术表演,发现少林寺棍术只注重套路外表的发展,失去了其技击内涵。于是长叹一声“少林寺棍法失古人真决也。”于是少林寺选了年少的武僧跟随俞大猷学习棍法技击要诀,这两个武僧一位叫宗檠,另一个叫普从。后二人将棍法技击精华尽传与少林寺。俞大猷形象地将“棍法比喻读四书,钩、刀、枪、钯如各习一经,四书即明,六经即明矣。”百兵皆以棍为基础,其他器械的使用都是棍的外延。俞大猷将棍法看的如此透彻,可所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人,将用棍之法看的如此明了,并用理论加以概括表达出来。《剑经》以棍的技击为核心。其要诀:“中直八刚十二柔,上剃下滚分左右;打杀高低左右接,手动足进参互就。 却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后。彼忙我静待,知拍任君斗。阴阳要转,两手要直;前脚要曲,后脚要直。一打一揭,遍身着力;步步进前 ,天下无敌。”自从《剑经》一出世,就被世人所称道。程宗猷给予《剑经》极高的评价,称“千古不发之秘”。何良辰称天下“棍法之妙,尽在大猷《剑经》。”俞大猷的《剑经》将前人棍法中华而不实的花路套子摘除,选其技击精华汇编而成。《剑经》是古代棍法精论的杰作。《剑经》是研究俞大猷及明代武术发展状况的重要文献。
程宗猷自幼师从于少林,在其编著的《少林棍法阐宗》谈到,少林有排棍、阴手棍、大夜叉、小夜叉等。排棍是两个人进行对练演习用的,上下左右进招拆招,来回迂回。阴手棍,所谓阴手就是握棍时手心向下,所谓阴手棍,就是出棍时不安正常的思路,往往是声东击西,指北打南,而且刚柔兼济,棍打来时看是轻柔,等棍上身时则是钢铁。常使人难以防守。程宗猷在编写少林棍法是,将各路棍法的路线及棍法的示意图和棍法都加以标著。可所谓是中国最早的棍法路线示意图。
《武备志》明代儒将茅元仪所著。茅元仪目睹了明朝军力的不足,并多次上书强兵之策。历时十五年汇集了兵法、兵术之书两千多种,终于编成了《武备志》。此书共240卷,其中84至92卷谈到了与古代的武术相关的内容。分别记载了弓、弩、刀、枪、剑、棍、拳等。其中棍取自于程宗猷的《少林棍法阐宗》,此书对研究古代的武术有很好的利用价值。
《纪效新书》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所著。其共18卷,主要根据当时战争所编著的,里面包括战法、号令、水战、行营、武艺等。其中第9卷谈到了武艺,其有射、棍、枪、钯、拳等。《纪效新书》作为兵法对后世的影响较大,作为当今研究古代武术也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
《中国武艺图籍考》是由唐豪所著。本书分为角力、手搏、刀、枪、剑、棍、礼仪等二十多科目。作者对从汉朝之清朝间的武艺、图考、追根溯源、辨别真伪的加以研究。《中国武艺图籍考》是我国第一部武术史。作为对我国武术史的研究人员有很好的利用价值。
《中华新武术》是中国近代所编制的武术套路典籍。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一向以天朝自居的中华民族,在西方的坚船利炮下优越感荡然无存。同时也打破了“以弧矢定天下”的格局。很多有志之士探索救国救民的途径。提出了“自强”、“保种”“仿洋改制”。在这种思想下,马良组织了10多个武术名家,于1911年根据西方体操的特点编制了《中华新武术》。它包括四个科目摔跤、拳脚、棍术、剑术。在《中华新武术》里,棍术科做为一个独立的科目出现。《中华新武术》首先打破了中国的门户之见,取众家之所长,采用口令的形式教学武术练习。《中华新武术》的产出对古代武术冲击是比较大的,因为西方的体操是用于健身、竞技、表演的,古老的武术技击内容也势必向健身、竞技、表演发展。现在棍术就是在从此演变而来的。《中华新武术》将西方体操式的教学方法、方式、竞技思想引入到武术中,对中国武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国家体委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2]国家体委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3]马明达.燕山常巴巴轶事辑述──兼论西北天启棍、八门拳诸问题.[J].暨南大学学报1997.04
[4]中国武术教程(上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发行,2007.09
[5]罗艺敏.蒋东升.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分类.[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08
作者简介
马东成(1983-),男,云南省保山市保山学院体育学院,研究方向:武术理论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