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战国策派的“尚力”思想

2015-09-23张彦铎

卷宗 2015年9期
关键词:抗日

张彦铎

摘 要:战国策派是抗战时期的综合性学术派别。在民族危难之际,战国策派企图以“尚力”思想重塑民族精神,从而更加有力的抗日。“尚力”思想从为“力”正名出发,批判德感主义,强调国力,呼吁人们树立战意识,为全民族抗战提供了不可低估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尚力;战国策派;抗日

战国策派,其名源于林同济、雷海宗等人在1940年4月1日创办的半月刊《战国策》。因“空袭频仍,印刷迟缓,物价高涨”[1]148而宣布停刊。之后,自1941年12月3日起,每周三在《大公报》开辟《战国》副刊专栏,至1942年7月停刊,共出版31期。战国策派是“在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代背景下,继承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尚力主义思潮及吸收近代西方文化的观念,以关注人类文化命运并以探讨中国文化发展规律及其走向为宗旨”[2]3的综合性学术流派,以林同济、雷海宗、陈铨、贺麟、何永佶等为核心人物。战国策派的学者们大都具有留学经历,并深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他们针砭时弊,主张重建中华文化,改造国民劣根性,反对国民党政治腐败,并呼吁民众坚持抗战。纵观战国策派的思想主张,“尚力”思想是其中最具代表性、最有实际意义的观点,对全民族抗战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战国策派之前,严复、梁启超、蔡锷、鲁迅、毛泽东、陈独秀等人对力的文化推崇备至,呼吁对中国文化精神进行尚力的改造。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实现了从以和为美到以力为美的转变。抗战爆发后,“尚力”思潮再次崛起,战国策派的学人继承、发展了近代中国的“尚力”思潮,成为了集大成者。

1 为“力”正名

在传统观念中,文武对立分离。文与德相连,武与力结合。“凡‘德必‘仁,所以文代表‘仁。凡力必‘暴,于是武即代表‘暴。”中国的武人皆目不识丁之人,而文人都是柔弱怜悯之人。仁者爱人,“文”是爱人之道;而暴者害人,“力”乃杀人之法。久而久之,就将“力”与“恶”、“暴”联系起来,形成了“轻力主义”、“反力主义”的观念。然而,战国策派却彻底否定了这种传统观念,为“力”正名。

“无疑地,我们这个古老古怪民族已是人类历史上对‘力的一个字,最缺乏理解,也最不愿理解的民族了:这朵充满了希腊美之火之花,在我们一般人的心目中,竟已成为一个残暴贪婪的总称。”在数千年的中国文化中,对“力”的解读是带有极强的主观色彩的,不但没有认识到“力”对个人、国家、民族的重要性,反而对其进行恶意贬低,导致整个中华民族长久的被书生之气片面覆盖,缺乏了应有的刚毅性格。“力”不仅不是罪恶之源,反而是“一切生命的表征,一切生物的本体。力即是生,生即是力。”“力”并没有好坏之分,它是一种客观存在,一种支撑着“活泼泼的生命”和“热腾腾的自主自动的生活”的必需存在。“一个民族不了解,甚至于曲解误解‘力字的意义,终必要走入堕萎自戕的路程;一个文化把‘力字顽固地看作仇物,看作罪恶,必定要凌迟丧亡!”[3]83因此,正确、理智地看待“力”是摆脱两千多年来儒家禁锢的关键性一步。

2 批判德感主义

所谓“德感主义”,就是人们习惯于用主观的、伦理的观念去评价本无所谓善恶的客观事物,是一种泛道德主义,一种“规模宏大的唯德宇宙观”。传统的中国始终是一个以“德”为中心的世界,儒家是德感主义的正统宣传者。他们并不“仅仅主张我们‘应当以德感人,乃是进一步的肯定,相信德‘必定感人。”这种观点本身就是主观意识作用的放大化。“以德感人”能够受自身控制的只是自己授予的“德”,而对方是否被感染则是不可预知的。因此,只能说“德”可以“感人”,但并不一定能够使人被感化。所以,儒家捍卫的德感主义本身就是感性的、主观的。

战国策派批判德感主义,并不是认为“德”不重要。他们也承认,“德感主义,在任何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都要发生”,而之所以对其进行批判,是因为它在儒家文化的保驾护航下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遂使我们的文化留滞在某一阶段之中而不能突破藩篱”[3]85:86。

战国策派认为,德感主义在长久安逸的中国社会中,成为了弱者自我催眠的方式,把“德”当作万无一失的护身符。“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就呈现了传统社会对德感主义的强烈认同。在德感主义的蒙蔽下,近代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屡屡失利,一再犯下把“应当”作为“必定”的思维错误。“‘五四运动恰当巴黎和会之秋,我们多少都中了人家‘公理战胜、‘精神克服的一套宣传”[5]116,以为凭借国际公认的条约、宣言就可以维持世界的和谐,事实证明,条约也好,宣言也罢,在“强力”的面前都不过是一纸空文。所以,当日本侵略者入侵东北,“数千年不讲国防”的中国人“不解为什么在此光天化日之下,在此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的森严世界里,竟会有人来犯天下之不韪以破我行政土地的完整。惊愕之余,乃仍在那里梦想欲借公论以克暴力,喊正义以动邻国”[4]730。没有强大的国力做后盾,德感主义只是虚无缥缈的空话。“尽管你怎样谈仁义道德,尽管你谈得天花乱坠,说得花团锦簇”,但统一国家和抵御外敌“还是需要军队,兵器,和武力”。这一主张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是霸权、强权的体现,但是也并非全无道理。“弱国无外交”是妇孺皆知的观念,国力的强弱决定了国际地位的高低。正是因为没有足够强大的国力支持,近代中国才会陷入任人宰割的境地,难逃“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命运。在战国策派看来,当时的世界“并不是暖带轻裘、揖让上下的世界,乃是一个激烈竞争的世界”,“这个竞争的根据,最重要的是‘力,不是所谓‘法与‘德”[5]76。因此,德感主义的长期存在阻碍了中国“强力”的发展,将中国捆绑成了没有阳刚之气的文弱书生,这样的国家在面对外来侵略的时候是难以顽强抵抗的。

3 “国力”与“个人力”

战国策派所主张的“力”并不仅仅是“个人力”,而是指一个国家全体化的“力”的提升。国与国对峙的局面,根本上是“力”与“力”对峙的局面,由于“力”的相互作用,国家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发生变动。“在这种局面下,‘力的哲学,‘力的讴歌,与乎国力政治(power politics)自必应运而兴。”[4]419所谓“国力政治”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竞争力的单位,最主要的、最不可缺的、最有效的,是國家,而不是个人、家庭,也不是教会或阶级”,个人的“力”要在“国力”允许的范围内活动进行,必须要以“国力”的增长作为“个人力”发展的目标,“在这时代你我的力乃绝对离不开国力而存在”[5]129。同时,“国力”的发展也离不开“个人力”。“每个人民都要成为国家的有机体的一份子”,只有每个个体成为“力”的有机体,才能构成全民化强有力的“国力”。因此,“个人力”的发展是“国力”发展的前提。

怎样将“个人力”凝聚成“国力”?战国策派给出的答案是: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这个政府“能够对于军事政治经济教育,彻底计划:提倡民族意识,准备长久战争,鼓励全民族生存意志和权力意志,训练每一个青年配作一个战士,整个的国家配作一个强有力的战斗单位”[4]636。战国策派对于“个人力”与“国力”关系的解读是被时人和后人所诟病的着眼点,认为其“否定个体,鼓吹集体主义和政治集權”。然而,战国策派主张的“集权”政治只是战争时期的应急之举,在艰难抗战的大背景下,他们的一切讨论都是围绕着“战时”进行的,都是针对中华民族如何自强的问题展开的。作为受欧风美雨熏陶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战国策派的学人们从根本上是认同民主政治的。“大同可以为人们最后的理想”,“‘战国必须是我们入手的途径”[4]14。他们也有着自己坚持的政治理想,“政治理想要崇高,但是理想政治却要切实”,而所谓“理想政治”就是要能够兑现的政治,是与时代环境特征相吻合的政治。“时代是有变化的,环境是有异同的,不明白时代环境的事实,虽然理想崇高,结果理想就会变成空想和幻想,或无法实行,或勉强实行而障碍横生,殃民误国。”[4]634因此,在战争年代就要采取与战争时期相符合的政治,要明确如何逐步的向理想政治迈进。

4 强调战争意识

战国策派主张“尚力”的思想是为现实服务的。在抗战的环境下,培养“尚力”思想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发中国人的抗战热情,鼓舞人们投身到抗战队伍当中。“力的文化下之人们‘战意识很重”,而时人最需要的恰恰就是这种“战意识”。在传统的闭关自守的农业社会中,儒家文化倡导的乐天安命尚且可以使国人平安度日。但是,身处抗战时期,“我们要图自救,除了全国上下充满了战争意识之外,还有什么办法?”[4]636如果“不采取这一个新的人生观,不改变从前满足、懒惰、懦弱、虚伪、安静的习惯”,“不改变这种态度,前途只有暗淡不堪。奋斗努力,不顾一切,也不是中国的理想,却正是目前最需要的精神”[4]20:21。而这种新的人生观,就是所谓的“战士式的人生观”。

“战士”是完全不同于传统社会中“营营的官僚文人,靡靡的乡愿、阿Q”的新的人格。战士人格要时刻树立战争意识,“专把自己迫上一个地位,非与恶势力决斗,没有出路之可能”[4]687。面对恶势力,“战士”要勇敢的出击,不妥协,不让步。要想抵御日本侵略者,则首先要建立“一种白热的‘嫉的精神”。民族的灾难使战国策派学人特别推崇这种尚武的精神。

战国策派学人强调“战争意识”,要一切以“战”为核心。这一主张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对法西斯主义的宣传。然而,抗战时期国人面对的最大实际就是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战争,在战争的环境下讨论如何更好的作战,如何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如何维护民族的独立,这才是符合国情的。倘若脱离实际,在烽火狼烟中一味空谈和平、民主,而不考虑如何采取实际行动,这才是应该受到批评的空想。况且,战国策派对德意日法西斯的反对态度也是十分明确的。“如果有着一种唯实政治的眼光,手段和决断力,德国可怕的力量根本无法长成”[4]209,“希特勒、东条的办法……粗暴而简单,而也是文化的末路”[4]749。因此,将法西斯主义的帽子扣在战国策派的头上,未免显得有些沉重。

“尚力”思想是战国策派学人诸多观点中最具现实功能性的,它非常明确的为鼓舞抗战士气、振奋民族精神而服务,“尚力”的目的就在于让更多的人积极地参与抗日斗争。“日本对我们更非全部歼灭不可,而我们的对策,舍‘抗战到底再没有第二途”,“人类的大运所趋,竟已借手于日本的蛮横行为来迫着我们中国人作最后的决定——不能伟大,便是灭亡”[4]12:13,只有具有了“力”,才能坚持抗战。

战国策派的学人们作为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知识分子,企图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来激活民族的力量。“尚力”思想是他们对中国历史和现实进行深入的认识和思考之后得出的“救国之道”,它着眼于重塑中华民族团结的精神、强健的体魄、增强民族自信心,力图使每个个体都成为有“力”的斗士,解救危难之中的民族,对“力”的提倡无疑是对数千年来中国传统的文弱书生气的当头一棒。战国策派学人们在抗战的烽火中仍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对“力”的推崇和坚持抗战的主张,为国人度过艰难的时局、团结抗战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尽管战国策派的一些主张有失偏颇,具有一定的极端性,但是学人们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所体现出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仍然值得后人去学习和传承。

参考文献

[1]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编.战国派1[M].重庆:重庆师范学院出版社,1979.

[2]江沛.战国策派思想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3]张昌山编.战国策派文存.上册[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

[4]张昌山编.战国策派文存.下册[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

[5]曹颖龙、郭娜编.战国策派[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抗日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红军陕甘改编抗日若干问题再探讨
陂孝礼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
白崇禧与抗日游击战
周恩来在山西抗日前线
胶东抗日武装起义与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的建立
艰苦奋战的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抗日联军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