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文化浅析
2015-09-23鉴波
鉴波
摘 要:图书是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重要工具,是人类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所借以进步的重要手段。图书馆不仅是个人知识与社会知识联系的中介,而且是个人知识与社会知识转化的推进器,通过这所桥梁,我们个人的知识可以不断积累、升华。
关键词:图书馆;馆员;文化
众所周知,图书就是以传播知识为目的,而用文字或图画记录在一定形式材料之上的著作物,而圖书馆则不像大多数人印象中所认为的对图书的集合就是图书馆。我国著名图书馆学家刘国钧教授在《图书馆的要旨》中多次指出,“图书馆的意义不在于有多少名贵的图书、多少宏量的图书、多少宏伟的建筑,而在于图书馆员如何向读者推荐图书,读者如何方便的利用图书。图书馆不只是一所藏书的宿舍,而是自古就有的一种制度,是一种教育的利器、社会的动力”。
图书馆工作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的获取、储存、处理等技术都以计算机为支柱,这不是说作为图书馆硬件设施的建筑物就显得不重要了。当然这决不是否认图书馆外在形式的存在,而是计算机技术的使用为我们导入了一条更为便捷的通道。此外,信息载体也不再是单一的图书载体,不出现的电子图书、电子出版物。这种以机读形式出现的信息就是电子信息,它方便、快速、有效且容量大,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大量传播。同时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复制手段更加容易、高明。于是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读者可以利用网络轻松地扣开这扇无边界的大门。
信息通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的使用与普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拓宽了读者与图书馆的信息交流方式,但图书馆似乎还没有发挥出其在社会生活中本应起到的作用。公众对图书馆的淡漠,对图书馆的职能及其网络信息数据库的使用不了解,特别是那些大型数据库,基本上是少数专家在使用,利用率低不能不说是对信息资源的一种浪费。这主要是由于图书馆的宣传力度不够,读者根本不知道此信息的存在,没有提供多少网络服务。多数网络图书馆还没有网络导航、读者反馈、新书导读和图书评论等导向性的栏目。在时代迅速发展背景下,如果一个图书馆没有多少读者在阅览利用那就必然要被读者和社会抛弃,所以我们要强化社会图书馆意识,树立图书馆形象。刘国钧教授说过“图书馆断然不能安坐着、默默着等待人来;而必先用种种方法引起社会中各人读书的兴趣……”。通过为图书馆输入新概念、新感觉、新识别方法,使图书馆更加引人注意,争取社会认同,树立组织形象。这不仅包括硬件、馆社、装饰、设施,而且包括软件工作人员的服务、言谈、举止、业务素质等。总之,图书馆坐等服务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必须投入到时代发展的大潮中,将自身的价值体现在读者对它的利用效率上来。
从三千多年前我国商代设立保管典册的职官到封建藏书楼解体后一九一○年京师图书馆的成立,再到当今,我国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图书馆系统。图书馆事业之所以能够获得蓬勃发展,体现出它具有别的社会事业所不可代替的特殊功能。任何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对前人劳动成果的借鉴。可以说古代的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藏书楼、图书馆立下了汗马功劳。其次,图书馆具有服务性。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单凭个人的力量去涉及,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文献是难以想象的。而只有图书馆能够广泛地搜集资料,科学地加工整理,及时提供给广大读者。图书是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重要工具,是人类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所借以进步的重要手段。但随着时代信息科技的进步,当代的图书已不再仅仅是原有文本意义上的图书了,而被赋予更多的含义。像大量的电子出版物与网络信息,因此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已不再是简单地对文本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保护。当代图书馆所提供给读者的不仅有常规的有形借阅服务,还有大量的极具参考价值的网络信息服务,这种信息的载体不再是书本、纸张,而是通过电子技术网络传播。这种信息传播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且系统化、多媒体。如果这些大量的网络信息没有人或没有多少人来使用的话,那就造成了巨额的浪费。我们知道信息只有在被利用和流通的过程中才会增值。所以,新型的网络信息服务以及对这些数据库信息的管理是图书馆发挥其功效所不能忽视的一方面。
参考文献
1、吴稌年,论“新图书馆运动”的逻辑起点,图书情报知识,2007.04
2、张曼玲、王洪滨,图书馆组织文化浅析,图书馆建设,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