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锐气挫君臣,思想耀古今

2015-09-23胡善恩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15年8期
关键词:楚王墨子楚国

胡善恩

战争是令人厌恶的,自古以来都被正义和爱好和平的人们所唾弃。在距今约2500百年前的楚国,就上演了这样一场辩论,墨子凭借自己非凡的才智,成功阻止了一场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公输》,看墨子是怎样止楚伐宋的。

作者简介

墨子(前468—前376),名翟,相传为宋国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提出了墨家的十大主张,即“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尊天”“事鬼”“非乐”“非命”“节用”“节葬”。他还是位科学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力的作用、杠杆原理、光线直射、光影关系、小孔成像、点线面体圆概念等众多领域都有精深造诣的人,被后人尊称为“科圣”。有《墨子》一书传世,大部分是墨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记录的汇集。

公输盘

即鲁班,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尊称公输子。因其为春秋末期鲁国人,故又称鲁班。他曾发明风筝、攻城之云梯、士兵之铠甲、研磨谷米之硙磨以及锯子等各种木制工具,被建筑工匠尊为祖师。

作品背景

墨子所处的时代,各诸侯国掠夺性的战争频繁不已,严重破坏生产,甚至使下层人民被迫“折骨为炊,易子而食”。墨子希望解除劳苦大众的苦难,于是就提出“非攻”“兼爱”等政治主张。公元前440年前后,墨子此时约29岁,楚国准备攻打宋国,便请著名工匠鲁班制造攻城的云梯等器械。墨子正在家乡讲学,听到消息后非常着急,一面安排大弟子禽滑厘带领300名精壮弟子,帮助宋国守城,一面日夜兼程直奔楚国,便有了课文中的故事。

《公输》一文以记言为主,作者运用精练、生动、形象的艺术语言,叙述了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动地阐述了“非攻”思想,展现了墨子雄辩的口才、超人的胆识和顽强的斗争精神。阅读本文,在体会墨子论辩艺术上,要注意以下美点:

一、排比句式,增强语气。语言是辩论的物质手段。先秦时期,诸侯争霸称雄,造就了大批能言善辩的社会活动家、论辩家,墨子就是其中之一。墨子在劝说公输盘和楚王时,巧用了排比句式。前者以强烈的语气批判了公输盘的行为,一连用了五个“不可谓”,重重否定,揭示了他所标榜的“义”的虚伪,如滔滔江河,极有气势,也让公输盘无从辩驳;后者一连用三组对比,组成排比句式,采用夸饰的手法,极言楚国之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宋国之面积狭小、物产贫乏,感染力极强,既满足了楚王的虚荣心,又暗喻攻宋不智,实无必要之意。正是运用这种排比句式,文章才如骏马走坂,读来酣畅淋漓,神盈气足,给人一气呵成之感,显示出作者雄辩的口才。

二、设喻类比,层层推理。墨子说理,并非直陈其事,而是先设喻,诱使对方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以对方所不赞同的或所赞同的为根据,指出“其所取者”与“所不取者”之间错误的必然联系,来反驳对方的观点。如在劝说楚王时,先以“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窃“鄙舆”,舍其“锦绣”窃“短褐”,舍其“粱肉”窃“糠糟”设喻,然后问楚王:“此为何若人?”楚王很痛快地回答说:“必为有窃疾矣。”于是,墨子就抓住楚王的这一回答大做文章,类比展现楚国攻宋与“此人”行为的相似性,从而得出“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的论断。整个过程铺张扬厉,步步进逼,口若悬河,不容置疑。此时虽楚王还没有完全放弃攻宋,但也不得不大呼“善哉”。这样楚王先在道义上输了一筹,为下文最终放弃攻宋做好了铺垫。

三、看人说话,针对性强。俗话说:“进庙烧香要看神,办事说话要看人。”墨子劝说公输盘和劝说楚王,虽都不是直陈其事,都采用层层推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式来劝说,但因人而异,又有所不同。在劝说公输盘时,因为公输盘的地位和墨子相差无几,故而采用激将法。先以“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为由,迫使对方对这件事表明态度,可是公输盘偏偏不说,仅表示“不悦”,墨子便又来了个火上浇油——“请献十金”。这意味着要拿金钱贿赂收买他,让他去干杀人的勾当,最终激怒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的话。墨子便抓住这话,指出其行为与观点的相违背,从而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中无法自拔,最终理屈词穷。楚王作为有生杀大权的诸侯王,墨子深谙触怒他的后果,因而在劝说他时不是采用激将法,而是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三次夸饰楚国,在取悦对方的同时置对方于理亏的境地。正是这种因人而异的劝说,一方面显示墨子论辩技巧的多样性,同时又显示出墨子高超的思辩艺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公输盘( ) 至于郢( )

敝舆( ) 守圉( ) 禽滑厘( )

2.古今异义

(1)子墨子起,再拜 古:_____今:_____(2)子墨子九距之 古:_____今:_____

(3)吾知所以距子矣 古:_____今:_____(4)荆之地,方五千里 古:___今:_____

3.通假字

(1)子墨子九距之 通___,义为:______

(2)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通___,义为:___

(3)公输盘诎 通___,义为:______

(4)公输盘不说 通___,义为:______

4.词类活用

(1)吾义固不杀人

(2)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3)虽杀臣,不能绝也

5.墨子止楚攻宋分为哪几个步骤?体现了何种思想?

6.墨子说服公输盘和说服楚王采用的技巧相同吗?试简要分析。

7.试分析墨子极力夸饰楚国地大物博,物产丰饶的目的和用意。

8.全文刻画了墨子怎样的形象?

9.阅读全文,思考墨子止楚攻宋,是否仅靠的是犀利巧妙的言辞,为什么?

鲁班,是木匠的祖师爷,然而学习本文,却彻底颠覆了他在我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事实确实如此吗?

为公输盘正名

张 迪

首先,公输盘是一个极其聪慧而勤劳的人,他的发明涉及诸多领域,而且很多发明沿用至今。儒家经典《孟子》中就赞誉道:“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以今天的观点来看,公输盘绝对称得上是中国古代的“发明大王”了。

其次,公输盘并非是一个阴险的小人。在《公输》一文中,公输盘最为人所不齿的行为,就是他在“九攻九距”失败后,恼羞成怒,竟然妄图杀掉墨子来夺取胜利。整个事件在《吕氏春秋·爱类》《战国策·宋卫策》《尸子·止楚篇》中也有记载,而它们的记载,却有着明显的不同。公输盘妄图杀掉墨子的行为,上述三篇典籍中均不见踪影,它们只是以墨子说服楚王或是公输的“九攻”失败为结局。由此看来,《公输》中的说法是缺乏史料支撑的。而它为什么要这么写呢?众所周知,《墨子》与《论语》等书一样,是墨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所作,并非墨子亲笔所写。作为墨门后人,演义一下事件,“拔高”一下自己的老师,捎带着贬损一下老师的对头,也是在情理之中了。其实,公输盘不仅不阴险,反而是一个为人忠厚、知错就改的人。《墨子·鲁问》篇有这样一段记载:“公输子谓子墨子曰:‘吾未得见之时,我欲得宋。自我得见之后,予我宋而不义,我不为。”据史学家考证,公输盘与墨子会见时,公输盘已经60多岁,而墨子只有30多岁。公输盘在比自己小这么多的墨子面前,如此诚恳地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假如公输盘真地想要杀掉墨子的话,那《墨子》的记载岂不是自相矛盾了?

再次,公输盘是一个不贪图名利的人。有些人指责说,公输盘发明了这么多的军事武器,不仅是在“助纣为虐”,而且也是为了自己能够“名利双收”,其实这些都是毫无道理的。公输盘毕竟只是一位工匠,不是墨子那样的思想家,他只是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至于更深层次的理论性的思索,我们不能够苛求他。在那样一个“无义战”的春秋时代,发动战争的始作俑者不是他,从战争中获取名利的更不是他。汉代的桓宽就在其著作《盐铁论》中写道:“公输子能因人主之材木,以构宫室台榭,而不能自为专室狭庐,材不足也。”这样一位工匠大师,连给自己盖间小屋的材料都没有,就足以证明他绝非贪图名利之人。试想,假如他真想发财的话,凭借他的发明和技术,又有什么不可能呢?

(节选自《现代语文(学术综合)》,有删改)

俗话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研究历史,阅读书籍,我们不能放弃自己的脑子,放弃思考,人云亦云。要发扬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的精神,学会于有疑处探疑,于不疑处有疑,这样才能读出才智,读出收获。想一想,成语“墨守成规”该怎样去理解?

阅读《公输》选段自“夫子何命焉为?”至“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回答问题。(2014黑龙江哈尔滨卷)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愿借子杀之 (2)不可谓仁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宋何罪之有?

(2)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3.从画线句子(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和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可看出,公输盘和楚王有着共同的心理。他们共同的心理是什么?

知识把握

1.bān;yǐng;yú;yù;gǔ。

2.(1)古:两次;今:表示又一次。(2)古:“多次”;今:一般为实指。(3)古:“用来……的方法”;今:为表因果关系的连词。(4)古:“方圆”;今:方形、方向、方法等。

3.(1)拒,抵挡、防御(2)御,抵挡(3)屈,折服(4)悦,高兴

4.(1)名作动,讲道义(2)名作动,入侵、侵犯(3)形作动,杀绝,斩尽

5.一是让公输盘理屈词穷;二是让楚王理屈词穷;三是模拟攻守,以防御实力和周到安排使楚王放弃攻宋。兼爱、非攻。

6.见美点三。

7.见美点三。

8.反对战争,坚守正义,能言善辩,有勇有谋,从容镇定,无所畏惧,是一个出色的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

9.不是,除此以外,重要的是靠墨子的技艺和宋国的战备,由于有了足够的实力作后盾,墨子的话才更有力量,才更有取胜的把握。

类文阅读

墨守:墨子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今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考题回放

1.(1)希望(2)对人亲善、友爱

2.(1)宋国有什么罪呢?(2)自己说讲道义,杀少量人还懂得不合理,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

3.都不想放弃攻宋;都不想承担责任(都想推卸责任)。

猜你喜欢

楚王墨子楚国
《自相矛盾》扩写
墨子破云梯
小燕子
楚王失弓新编
墨子训徒
墨子教诲青年
楚王爱细腰
老莱子娱亲
美玉和氏璧
楚王招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