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撑两支“长桨”
2015-09-23丘艳荣
丘艳荣
读师范的时候,我最喜欢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首歌——“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在感动与憧憬中,我终于成了一名教师,开始了我的寻梦之旅。
分配到自己的母校,有一种近乎“近乡情怯”的心绪,但因为有那么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我很快就在教学工作中找到了如鱼得水的感觉,童心未泯的我与孩子们更是相处得“没大没小”。置身于童心之中,经常感受到童心给予我的种种快乐与感动,看到孩子们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真诚而纯净的眼睛,感受到他们对我真心而热烈的喜爱,我坚定了投身教育的决心。
可是,命运给我开了一个很大很大的玩笑。度过了两年快乐而诗意的教书生活,一场噩梦改写了我的人生。我从来没有设想过苦难会如此真实、如此残酷地降临在自己的身上。在我最美丽的年华里,一场疾病、一个手术让本是活蹦乱跳的女孩,突然之间无法自由走路了:摘除脊椎良性肿瘤手术后竟造成脊椎神经损伤,从此我的人生与拐杖相伴。
我迷茫过、脆弱过、彷徨过、消极过,可日子一样要过。忘不了那年深秋的野菊花——牵挂着我的孩子们知道我喜欢野地里的野菊花,经常从路边采上几束特意送给病榻前的我,胆儿小的就悄悄的放在我的家门口。野菊花芬芳抚慰着我的苦痛,也化解了我的哀怨,身边还有许多亲朋好友的默默关爱,殷殷祝福,切切鼓励。那个以为撑不过去的时刻,迈不过去的坎也成就了过去。
我选择了重返校园,重上讲台。
学校专门为我配置了较便利的设施,在楼梯边、黑板旁装上了扶手,还有专用的厕所。上台阶,我撑着扶手一步一步挪上去;板书,我拉着扶手平衡身体,一笔一画在黑板上写下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课堂上,我与孩子们平等对话,引领他们尽情享受文字之美;课堂下,孩子们与我有说不完的话,师生间亲密友善。在讲台与扶手之间,在自己的意志与学生的配合中,我一站就是十四年。
这十四年,是艰辛的十四年,也是让我感恩的十四年。我享受工作带给我的乐趣,享受学生对我的爱戴。有多少爱就有多少感动:在课堂上巡视学生写作业或站在学生旁边为其辅导时,会有孩子轻轻在我身后放一张椅子,说:“老师,您坐着讲。”隆冬早晨赶到学校,会有学生赶紧接过我的手提袋,还有几个可爱的女生伸出暖呼呼的手盖住我的手说:“老师,让我们暖暖您的手。”会有孩子记得你的喜好,常变戏法似的从身后拿出一束野花,然后伶伶俐俐地帮我插在花瓶里。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除了学生,我还享受着许多来自亲人,朋友,同事,甚至陌生人的关爱。生活在剥夺我的一项权利的同时,却并不收去其他的幸福。有哪个时候,可以让我如此地贴近苦难?有哪个时候,可以让我在苦难中如此真切地感受爱的力量?大仲马曾经说过:生活是由无数烦恼组成的一串念珠,但得微笑着数完它。
这十四年,是平凡的十四年,也是收获的十四年。严而不厉、爱而不溺是我多年形成的教学风格,我以我独特的个人风格与人格魅力,赢得了学生、家长、领导和同仁的一致称赞。我认为,教学,不只是教学生,同时也是教自己。我欣赏托尔斯泰的一句话:“只知道教孩子知识的老师不是一个好老师;只会教孩子,不知道发展自己事业的老师不是好老师;既知道教知识,又知道发展自己事业的老师才是好老师。”我教孩子知识,我也教孩子养成良好习惯,教孩子珍爱每一个生命,教孩子学会书写简单而复杂的“人”字。不会忘记学生将飞累了掉在地上的蜻蜓轻轻放回树叶上,不会忘记学生埋葬死去的小鸟,不会忘记放学后认真捡地板上纸屑的小小身影……教学生,也发展自己。我在教学之余勤奋自学,完成了本科学业;我研究新的教学理论,积极运用于教学实践;我像蜜蜂采蜜般博览群书,不断充电,以自身的行动带动学生爱读书、爱学习,让学生懂得“学习不只是为了考试”,更为了日后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间,我也收获了诸如“教学积极分子”“优秀教师”“优秀指导老师”等荣誉。
这十四年,是忠诚教育、挚爱学生、涵养师德的十四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云晓研究员曾提出:“真爱是衡量教育者是否合格的标准。”真爱是宽容和期待。宽容不是对学生的过错或落后视而不见,置若罔闻,而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原谅学生目前的落后,以一种发展的目光相信学生日后的优秀,即使这一优秀不是表现在学业中。记得我曾教过这么一个学生:她的成绩长期落后,一直处于班上最后一名的位置。再加上她的性情比较孤僻,跟同学相处时脾气较为暴躁,同学都有些疏远她。通过了解,知道她的家庭环境比较特殊,她是被收养的,在她的周记里我还发现她曾表露过对亲生父母的怨恨。对她造成影响的因素还包括:家里的两个哥哥因为对学业不思进取,早已辍学在家;养父母对她在学习上也不抱期望,有些放任自流。这是一个特殊的孩子。我用书信的形式在她的周记中写下了我的故事,我告诉她我的身世跟她很相似,可我认为我却由此获得了两对父母的爱,希望她珍视父母的爱,努力学习,走出成长的误区。然后,我开始一步步接近她,给她热情的鼓励,给她切实的帮助。我对她说:“你就是你自己,你不必因为自己的成绩不如人就觉得自己跟别人有什么不同,今天的你只要赢了昨天的你,我认为你就是进步了。”除了与她沟通,我还尽量地发动一切可以帮助她的力量。我以面谈和电话的方式与她的父母取得沟通,希望他们努力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多肯定多鼓励子女,促其上进。对班上的同学,我让他们多帮助她,同时让同学们注意自己的态度,不能以高人一等的态度对待她,要真诚平等,让她走出自卑的阴影。宽容是一种等待,因为播种到收获总有一个过程,也许等待的结果暂时并不能令人满意,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相信,只要努力,今天的自己一定可以胜过昨天的自己。
这十四年,仍然是不失诗意的十四年,虽行动不便,不能像之前那样与孩子们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去扩展我们的课堂,但我也曾领着学生们在夏日早晨清凉的树荫下伴着清风伴着鸟鸣读书;我曾携一个小小的口琴带学生们在大榕树下放歌欢笑;也曾在课余指导孩子们排练文艺节目或是共享一些好书……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老师的影子。叶圣陶先生也讲过“身教最为美,知行不可分。”教师应该是可敬、可亲、可爱的人。虽然,多舛的命运给我带来了苦难,但我仍觉得知足,仍心怀感恩。我知足,知足于拥有这份平凡而高尚的职业,知足于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信任,知足于人生平淡,知足于岁月飘香。我感恩,我感谢学校,给我提供了工作的平台,给我创造了工作的便利;感谢领导和同事,给我关心和帮助,给我友爱和温暖;更要感谢学生,给我自信,激发我无穷的工作热情,给我感动,促使我对生活有更深层的热爱。
想起徐志摩的诗:“寻梦,撑一支长篙。”于我,是寻梦,撑两支“长桨”——形而外的是支撑我在讲台继续工作的拐杖,形而内的是支撑我在风雨中不倒的信念。我喜欢把教育看成是摆渡,摆渡花开的希望,摆渡美丽与灿烂的梦想。而我是一个摆渡者——就像一位母亲,用歌,用爱,用心血,用热泪经营我的渡头,带孩子看到更远的前方,寻找更美的风景。
责任编辑 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