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智”应该走向“环境建设”新阶段

2015-09-23赵立宪

国际人才交流 2015年1期
关键词:创新力智力大国

文 赵立宪

“智力”是什么?智力就是人的一种能力。具体讲就是理解力、学习力、创造力。其中无论是哪一种,都不能靠引进从外部注入,只能靠自己“养成”。智力更是买不来的东西。我们能做的,只能是促其养成、促其提高。

我们引进或通过其他方式得到的,其实是别人智力创造的成果,而不是智力本身。这种成果分两大类:别人发现的成果、别人发明的成果,如果再准确一点,还有两者兼而有之的成果。思维方式、科学路线、研究方法,也是智力发明的产物,属于成果性的东西。

引进人才也是这样。人才可以引进,但智力还是人才自己的,得到了人才并不是得到了人家的智力。得到“肉身”并不等于得到“真谛”。所以,我们引来的,永远都是人家用智力“分泌”出的东西,是二手的。不知道这些,只停留在引进成果的阶段,我们就只能建设一个“引智大国”,而不能造就一个“创造大国”。

智力和智力成果的“运行”元素也是不一样的。智力运行主要是靠知识、文化以及逻辑、情感、想象等思维元素,辅之以必要的物质手段;智力成果的运行则主要是靠技术、市场等物质性手段,当然也离不开教育等的传承、传播。两者的区别决定了它们发展需要的环境不同,当然,它们对环境的选择也就不一样。当前,智力成果多数可以用市场的方式得到,但是智力只能靠自身养成。如果我们用获得智力成果的办法去养育智力,往往会事倍功半。

如此说来,我们应该在引进智力成果的时候,“正本清源”地研究一些如何引进养成、尤其创新力养成的方法问题。由于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造就人,当然,也造就人的智力。观察当今世界引领创新的国家,人家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引智,更不推行什么“计划”,但人都往那儿跑。为什么?人家各方面环境太吸引人了。人和水不一样,人是往高处走的,哪里有利于智力创造,创造性人才就往哪里跑。

因此,今后的引智工作的重点,应该是“环境建设”。引智是整个创新环境建设的一小部分。为什么说是一小部分而不是主要部分?因为创新环境的建设单靠引智是不行的,主要还是靠自身制度调节。

“环境建设”主要指的是大的社会人文环境的建设。包括以国家权力为主导的制度环境、以是非取向为基础的价值环境、以道德水准为衡量的普遍行为环境、以民主水平为标准的公共参与环境以及为人的自由发展为目的的社会目标环境在此基础上,生产力要素形成的物质环境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这个民族,在几千年来中国特色的制度下,保存了很多东西,也失去了很多东西,其中失去的就有冒险精神和创造欲望。还有,我们在很多不必要的地方讲集中、讲一致;过多地追求现实的、眼前的、物质的利益;重视成功的英雄,鄙视甚至对冒险以及失败者幸灾乐祸。贪大求快,以为办大事就是办对的事,快办事就是办好事。这样做,表面上看来很齐整、效率很高,但缺乏个性、缺乏创造。虽然也可以发展,却不能领先;虽然可以做大,但很难做强;虽然走得会很快,但不能避免走弯路、走冤路。

另外,我们很多事是强、大不分,以为大就是强。其实强不一定规模大,强主要是内涵,当代最新科技的发展反复证明了这一点。有了强,做大很容易;没有强为基础的大,多数是虚胖臃肿。中国自身发展也证明这一点,为什么中国从来就是大国,但是不是强国呢?我们应当明确:当今的强,主要就是创造力强。

所以,我们今后应该从更高的层面研究提高创新力的问题,具体到引智,就是把重点从技术项目的引进转到创新环境的引进上来,在这个领域,也要借鉴世界上一切成功的经验,这样引智工作才能走向新阶段。

猜你喜欢

创新力智力大国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吐槽大国
多想记住你的脸
大陆:以创新力引领技术变革
大国气象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创新力不足导致国产手机再遇寒冬
欢乐智力谷
2009最具创新力公司TOP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