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伴中国走进国际计量界——访中国政府“友谊奖”专家、国际计量局名誉局长泰瑞·奎恩
2015-09-23李林松
文/李林松
2010年第二届国际咨询委员会议期间,奎恩(中)参观中国国内计量实验室
“获得‘友谊奖’非常荣幸、非常高兴,这说明我的工作和努力获得了认可。”文质彬彬又精神矍铄的英国专家泰瑞·奎恩(Terry Quinn),这样表达自己获得中国政府 “友谊奖”的心情。他1978年第一次来中国,之后的30多年里他十几次来到中国,始终积极协助和指导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开展与国际计量界的交流合作,帮助中国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促进中国学者与外国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亲身见证了中国计量事业的不断发展。
神秘而诱人的计量世界
话题从与李克强总理见面时想对中国计量提出什么建议开始,奎恩略作思考就说:“取决于时间长短,一个小时和一分钟,提出的建议肯定不同。”
“我年轻的时候买一辆新车,在前3个月甚至前3年的时期,我必须非常小心地驾驶它,因为汽车引擎需要时间去与车子磨合。但现在不会有这种情况了,一辆新车不再需要你在第一年小心翼翼地去驾驶,因为现在的汽车各个部件都配合得很好,材料比从前提升了很多,但如果仅仅是材料变好,而没有找到方法测量这些材料,精密仪器还是无法高效运转,而材料测量就是计量在起作用。”
国际计量局名誉局长泰瑞·奎恩
“1978年我第一次来北京时是从伦敦出发,辗转了好几个地方才抵达北京,因为当时的飞机引擎没有现在效能高,现在则是从巴黎直飞北京。计量学在提高引擎效率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你去仔细观察飞机引擎的结构、涡轮机,都是以微米为单位,以特殊的形状制造,引擎才能得以高效工作。这些公司是从哪里得到的计量数据呢?在德国是在PTB,在美国是在NIST,而在英国是在NPL。这些都是计量机构,这些机构内的计量专业人才对精确计量有着全面的知识和深刻的理解认识,这些大型实验室在计量科学研究上花了非常多的财力物力,才使人们现在可以以微米为单位进行测量。”
奎恩不断地举例子来说明计量的重要和奇妙所在。30年前日本刚刚开始制造汽车,美国汽车都是在美国本土生产的,美国发现本国产的车销量在逐渐下降,日本车销量增加,他们想了解一下为何发生这种变化。通过很多研究,他们发现美国人认为日本车质量更好。美国车拉开车门关上要“梆”的一声很用力。日本车轻轻一推就能合上,通过拉门关门的动作,感觉质量更好,车门和车身吻合度更好。而这就是因为测量得更好。可能小小的一个测量计量的改进,产品的质量就有了很大提升,又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奎恩接着又讲到了GPS:“你车上的导航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但这个系统始于美国军用系统,不是世界通用的,欧洲、中国都制造了自己的系统。GPS是怎么确定目标在地球上的位置的呢?这就需要准确的时钟,多个卫星将读到的时间换算成距离,你的GPS就会告诉你,你离哪颗卫星近,又离哪颗稍远,这样你就能知道你在地球表面的具体位置了。但这取决于所有的时钟时间一致,这需要由计量实验室提供的准确计时系统向各个导航系统提供精准的时间信息。”
在奎恩的生动讲述下,计量渐渐变得生动和具体起来,在我们眼中,计量也开始有了一种奇妙的吸引力。
来到中国,融入中国
1978年,是值得中国计量界记忆的年份,对于奎恩来说也是个值得记忆的年份。这一年,中国加入了米制公约。同年,奎恩陪同国际计量局局长第一次来到中国。当时,奎恩是国际计量局的副局长,这次中国之行使他开始认识中国计量界,也开始了他帮助中国计量界融入世界的历程。
奎恩回忆起初到中国时的情景,那时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各方面还很落后,设备老旧,并且大部分设备是苏联制造的。虽然已经有了计量院,但资源十分分散。计量院设在北京,但测试要到成都。现在和当时对比已经大不相同了,计量院在昌平有了自己的园区,设备是从世界各地购买来的,这是从前落后时期完全不可想象的。
奎恩访问中国之后,认为如果中国能参与到国际计量委员会下面的各个咨询委员会中去,将对中国的计量事业有很大帮助。而中国的加入,对国际计量委员会和它的实验室也一样有帮助。
奎恩与计量院的领导协商,并努力让中国的科学家能进入这些咨询委员会。 1979年,他协助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了国际电离辐射咨询委员会(CCRI)会议。这是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下设的10个咨询委员会之一。这10个咨询委员会也是国际上最高层次的计量专业组织,奎恩以此为起点,帮助中国在不同领域选拔可能被认可的专家,再逐步帮助他们进入各个咨询委员会。这项帮助中国专家进入咨询委员会的工作花费了奎恩很多时间、很多精力,主要是要和计量院领导一起不断协商,不停地选择合适人选。在他的努力之下,我国著名科学家王大珩1978年当选为国际计量委员会委员,之后我国专家们陆续加入了计量委员会所属的全部10个咨询委员会。
谈到这里,奎思感慨地说:“中国30多年的变化,你们体会得会更深。我来到中国之后,感觉到中国有种强烈的愿望,就是非常愿意开放。”奎恩和中国科学家,尤其是王大珩有比较深的交流。他们之间探讨如何与西方合作,如何让中国计量界融入世界。奎恩说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不断招到好的优秀人才加入计量科研队伍,必须吸引年轻人从事这个工作,这其中要想很多办法。
他积极建议国家计量院开展高水平的研究,并多组织学术交流活动,这样有才华的年轻人、大学毕业生才愿意来。在国外也或多或少有这样的观点,好像计量院的测量科学没有太大意思。但德国和英国的计量院承担的工作都是最有意思的,专业水平也是最高的,中国必须想一些办法,运用好的项目,好的科研活动吸引人才参加计量工作和计量队伍。
奎恩提起当年第一次来中国,还是夫人陪自己一起来的,而这次很高兴夫人又和他一起来参加颁奖活动。初到中国的时候,他的夫人也没闲着,帮助教授中国科学家英语。奎恩认为英语作为一种通用语言在国际交流中是一种很好的工具,因此夫人就替他担当起了这项工作。
中国的同事给奎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和很多中国同行都结下非常深厚的友谊。他谈起李天初院士,当初就是奎恩夫人教授李天初英语,因此他也算奎恩夫人的学生之一。两个家庭非常友好,奎恩的孩子也来到中国,与李天初的女儿非常熟悉,从私人友谊到工作合作都有很多故事。李天初院士做时间频率方面的工作,在参选工程院院士的时候,奎恩积极支持他,并为他当推荐人。
奎恩认为中国计量界在融入世界方面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在国际计量互认活动方面做得相当好,参加国际互认活动也有了很大进展。但他还有一点想对中国说的话:任何一个国家的计量院都不可能把所有事独自做完,应该有一个选择,要集中精力做最关键的事情。
计量院在6年前成立了国际咨询委员会,奎恩介绍说这个委员会成立的目的就是为计量院和管理层提供一个外部视角,可以观察计量院整体的运行状况。身在其中,看不到问题所在,需要多从外部来了解。委员会的委员们每年来中国开一次会,会议对计量院做全面考察,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运行建议,帮助中国计量界进一步融入世界,跟上世界的发展。
没有计量,就没有质量
奎恩眼下更关注未来如何强化中国计量发展,中国计量界如何在国际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这需要做很多创造性的工作。
中国计量学要发展,需要加大对高端研究的投入。计量领域高端研究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国面临资源、资金、更重要的是人才资源方面的挑战。中国要鼓励更多的高端科学家投入到计量科学研究中,他们必须保持与目前计量研究界的紧密联系,这非常关键。奎恩又格外强调需要利用资源吸引高端的计量人才来华工作,吸引高层次科学家成为高端计量科学的领军人非常重要。
计量学是一门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奎恩在国际计量局工作期间致力于落实一套世界通用的计量标准,这套标准把各个工业国家的计量机构联合到了一起。奎恩非常赞成中国应该多参加国际交流合作,国家应该鼓励科学家参加国际会议,尤其是高水平的活动和学术交流。
“没有计量,就没有质量。”奎恩说,“要不断加强计量的水平,加强与工业界的联系,只有在工业界发挥更大的作用,才能促进计量的发展。”
2009年,奎恩(左)受邀成为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