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洋啄木鸟”诺扬

2015-09-23吴星铎万晓璋肖玉婷

国际人才交流 2015年10期
关键词:绿卡啄木鸟雷锋

文/吴星铎 万晓璋 肖玉婷

诺扬·罗拿,张新伟(vivi)摄影

他有一个绰号——“洋啄木鸟”。两访诺扬·罗拿(Noyan Mustafa Rona),对他这个绰号印象尤深。

第一次采访在北京的外国专家大厦,当咖啡厅服务员给他倒水的时候,他笑着对服务员说:“你这样直接倒开水不对,我给提一个建议,你先往杯子里倒一些热水,给杯子预热,这样可以等下让热水更保温,原来不预热的杯子装水可能5分钟后就凉了,但这样可以坚持10分钟保温。”

第二次是在上海浦东,他的办公室。他讲:“我前不久在上海政协会议上做了报告,对上海经济发展、交通、食品安全等方面提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最近我正在酝酿一个新的建议,旨在给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帮助,保护中国传统工艺,以及保证小生意人的生存空间。在我看来,中国的高速发展,在这方面牺牲了很多。”

“洋啄木鸟”这些年来“啄”出了不少问题,也“啄”出了诸多建议,他用行动证明着“观察其实已经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目前担任土耳其担保银行上海代表处总代表的诺扬,除了是“洋啄木鸟”之外,也是乐于助人的“洋雷锋”,他的家庭是“最美家庭”,他还有一段精彩的“绿卡故事”,要知道这些故事细节,且听诺扬用他溜到好似中国人一样的中文,细细道来。

超强纠错的“洋啄木鸟”

“如果我做银行代表,我肯定还会在中国待一定时间,然而如果我继续做外交官,我那时候还有两年,两年后我肯定要回去的。下次再出来的话,我就不一定能来中国,也许土耳其会让我去澳大利亚或者巴基斯坦。”面对着继续做外交官,还是接受土耳其担保银行的邀请出任上海代表处总代表,诺扬选择了后者。

1982年,诺扬作为土耳其第一批公派留学生来到了中国,1988年,他被派往土耳其驻中国大使馆工作,以外交官的身份在上海、北京生活。30多年间,他的足迹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他怀念滨海之城威海咸咸的海风,也喜欢底蕴深厚的北京。他曾出任过土耳其驻上海总领事馆副领事,当时土耳其担保银行看重上海的经济地位,所以在上海设立了一个代表处,诺扬作为领事提供了很多帮助,后来土耳其担保银行问诺扬能不能去任职时,诺扬很爽快地接受了邀请。他说:“我一旦离开这里的环境,就会丢掉这里的语言。我不想离开,中国很吸引我。”

在上海的日子里,诺扬开启了超强纠错的“洋啄木鸟”模式,他还加入过一个寻访团,专门挑错:“酒店女服务员的鞋穿太大啦!”“红绿灯变得太快啦!”“出租车后边玻璃不能贴广告!”“你这个番禺路的路牌翻译错了!”……

诺扬说观察、挑错是他的一种生活方式,他觉得很自然。

正是因为他这样细致的观察、挑错,街道居委会还有他常去的酒店都会经常邀请他去参加活动,希望他提出意见。酒店培训部的主任甚至邀请他为餐饮部的服务生进行培训。第一次开讲的时候,参加培训的共计100多人,诺扬讲了四五个小时。很多细节问题,酒店服务人员都没有意识到不妥之处。比如我们就餐时常听见服务员说的“请稍等”。稍等没问题,可是你希望我等多久呢?5分钟?10分钟?还是20分钟?外国人就会这样想。所以诺扬建议服务员改说“我马上回来”而不是“请稍等”。“如果你跟我说你马上回来而不是请稍等,我就不会那么着急了,因为说请稍等就永远不知道要等多久,这其实就是一个心理上的作用。”

出租车行业也需要注意很多细节。诺扬曾建议上海的出租车车后玻璃不要整块贴广告,后来他的意见得到了采纳。在商业方面,他建议“在上海的工商局就可以续营业执照”,而不是到北京的工商管理局办理,该建议一年后便得到了采纳。

据诺扬回忆,“洋啄木鸟”这个绰号源于2002年上海长宁区的一个区级会议。会上诺扬提出了很多建议,就像啄木鸟一样,笃笃笃,敲出了很多社会上的问题。

洋雷锋:扶不扶?一定扶!

获得“最美家庭”荣誉的诺扬(中)

除了“洋啄木鸟”之外,诺扬还有个绰号,叫“洋雷锋”。

2001年,诺扬在社区居委会的帮助下一下子资助了10个贫困学生。后来他又在《东方早报》上看到安徽的一个人没有钱做手术,他就主动捐钱。这事得到了《东方早报》记者的报道,又为他赢来了桂林的一位素不相识的书法家的一副字:“精神文明洋雷锋”。

土耳其担保银行举办庆祝诺扬(左五)来华30 周年招待会

诺扬也遇到过春晚小品“扶不扶”的情况。有一次,他在过马路时,看到一位老人跌倒。当时人行道上的绿灯眼看着就要切换成红灯了,而老太太还没有穿过人行横道。诺扬没有犹豫,立马过去把她扶起来,护着她,先拦停车辆,再送老人过了马路。他说:“我怕来往的车辆看不到她,我站在那里最起码车会停下来。”

扶与不扶,其实只是一念之差,然而却可能是一条生命的距离。“这不是见义勇为,这是应该的。”诺扬的概念里,并没有“见义勇为”这种说法,“一个人在路上跌倒或者倒下了,每一个人都应该把他扶起来,反而你不扶他时,别人才会指责你,所以这是应该做的。”

你会看到在上海江苏路的路口区做志愿者,指挥交通的诺扬;你会看到世博会倒数600天期间,作为外国志愿者的团长,带领外国志愿者们志愿服务的诺扬;你会看到上海市民巡访团“一百零八将”中唯一一个外籍“好汉”的诺扬……

这是一位热心肠的来自土耳其的“洋雷锋”。

“最美家庭”带来的自豪感

在上海生活了这么多年,诺扬早已融入了当地的生活。他积极参加社区居委会活动,和夫人蕾赞·罗拿一起去学国画、学剪纸。居委会干部提起他总是赞不绝口:“这两个老外,没把自己当‘外人’,平常日子里,夫妻俩见到我们总提醒说:‘有什么活动要叫我们的哦!’”

在诺扬的眼中,居委会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组织,特别新鲜。“居委会就像是小区的保险丝,当居民因为一些不满的事情要爆发时,他们可以向居委会反映,可以‘泄愤’,气下去了,就可以不闹了。这是一个倾诉的渠道,渠道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在诺扬一家人刚入住上海长宁区时,他看到邻居的门上挂着“文明家庭”的牌子,出于好奇,他来到居委会询问如何才能得到“文明家庭”的牌子。了解情况后,他便叮嘱家庭成员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守小区的文明准则,争取在下一次评选中获得“文明家庭”称号。也正是这个契机,诺扬及他的家庭开始了文明家庭之路。2005年,诺扬如愿以偿,家门上也挂上了“文明家庭”的牌子。

2014年5月15日,全国妇联在北京举行“最美家庭”揭晓暨五好文明家庭表彰会。诺扬因为身体原因刚在他的家乡土耳其动了手术,但他未待痊愈便急匆匆赶回中国,带病去北京参加了对他而言十分重要的一个大会。他的家庭是上海三组得奖家庭中唯一的外国家庭。所以当被问及他的获奖感受,诺扬如是说:“首先是自豪感,再者就是归属感,觉得自己做到了别人没有做到的事情,还有我觉得最骄傲的是,全国这么多人,我是唯一的一个外国人,感觉很自豪很不一样。”

关于“绿卡”的试验

《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俗称中国“绿卡”,有了此证,意味着外国人在中国居留期限不受限制,可凭护照和“绿卡”出入中国国境,不需再办签证。中国“绿卡”号称全世界最难拿的绿卡之一,而诺扬就有一张中国“绿卡”。

诺扬说:“我觉得我能拿‘绿卡’是因为我对社会的融入和对社会的关心,从而对社会的进步做出自己小小的努力和贡献。事实是‘绿卡’的确难拿,不过这样才会有人去努力,去珍惜。”

“不过,”诺扬话锋一转,说,“因为中国的发展,很多外国人会想要长时间地留在中国该怎么办?或者那些已经在中国生活了二三十年的人,工作关系都在中国,反倒回国后会不适应那里的环境,那么这些人该怎么办?我觉得应该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留在中国,让他们不用每天心惊胆战下次申请再留在中国是否可能,这样他们就能安心待在中国,更好地宣传中国,帮助中国蓬勃发展。”

在2013年8月成功拿到中国“绿卡”后,诺扬就做了几个关于中国“绿卡”的“含金量”的试验——试验的结果不尽如人意,经常碰壁。

在试验中,诺扬发现,他并没能真正享受到“绿卡”带来的权利,一些银行、酒店等机构或商家,或虽然有使用“绿卡”的规定却存在人员培训不到位等问题,或因其内部规定未按“绿卡”办法修改而不能执行。

例如,在花旗银行上海分行,诺扬拿出“绿卡”,要求开设一个银行账户,却遭到对方的一口回绝。诺扬已设想过可能会遇到对方这样的态度:“他们可能还不熟悉这个证件。”他拿出事先打印好的《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享有相关待遇的办法》,递给花旗银行窗口工作人员,提醒说:“请看第十三条。”银行工作人员翻看了后,转身进入一个办公室,但约两分钟后,她回到柜台,给诺扬的答复仍旧是“不可以”“要根据银行流程办事”等等。

去了工商银行,员工不知有中国“绿卡”;去了酒店,酒店称“绿卡”排在可用证件末尾;购买机票、火车票时被告知不确定一定能使用,还是要求使用护照……对此诺扬觉得要“抗争”到底,一定要发挥出“绿卡”该有的功效,除了拿出红头文件给他们看,同时向民政局反映这种情况,逐渐这种状况得到了改善。

在诺扬的办公室,还有一点让笔者印象深刻。就是他的书刊收藏——他显然是用图书馆的分类方法整理资料的,他能毫不费力地拿出他收藏的1923年土耳其建国那一年中华民国的报纸。曾经是土耳其外交官,而且又是历史学硕士的他,准备在不久的将来写《中国与土耳其外交史》,目前正在广泛收集资料。希望第三次采访的时候,能看到这本书。

诺扬办公室里张贴着一张书法家赠送的“精神文明洋雷锋”作品

诺扬拿着自己的上海市荣誉市民证书,张新伟(vivi)摄影

猜你喜欢

绿卡啄木鸟雷锋
聪明的啄木鸟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爱犹豫的啄木鸟
啄木鸟吃虫
美国移民局闹乌龙 3年错发近2万张绿卡
天津:实施一张绿卡管人才
写给雷锋
如何赢得绿卡
“绿卡”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