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为媒,门当户对
2015-09-23张欣
张欣
2015年8月24日,演员在北京国话剧场排练舞台剧《战马》
中国国家话剧院把国家下拨的人才培养经费,全部用在了舞台剧《战马》(中文版)上,还撬动了5000万元的社会资源。
2015年9月4日,与英国国家剧院历时两年联手打造的这部“英国文化的新象征、英国伟大的国宝级作品”的中文版,开始了首轮为期5年的亚洲巡演。
中英“国字头”剧院合作一出戏,《战马》(中文版)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作为非营利性机构,英国国家剧院每年的票房收入有1亿英镑之多,“这可以为我们国家艺术院团的管理提供很好的思路。”中国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西欧处处长郑浩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更大的背景是,后工业化时代首提“创意产业”的英国,努力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蜕变升级的中国,都将“创意”视为潜能无限的发展动力。
战马昂头嘶鸣、于亚洲肆意驰骋的夏末秋初之际,以“创意中国”为主题的中国文化季在泰晤士河畔开幕。
更早些,4部中国剧目登上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舞台——2014年,这场创立于二战硝烟还未散去的“糟糕”年代,却把被战争撕裂的欧洲文明“缝合”起来的艺术盛宴,吸引了超过41.5万名观众,票房收入超过315万英镑(约合2882万元人民币)。
此外,上海时装周将参加伦敦秋季时装周,深圳工业设计协会将在伦敦百分百设计展举办中国馆活动,文化部将与国家文化发展国际战略研究院合作,举办“中英创意产业及文化贸易论坛”……
以上种种,都是中英人文交流的“杯中酒”。
英国博物馆的深圳连锁店
来自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以下简称V&A)的资深策展人路易莎·蒙高妮,从2014年10月起被“借调”到深圳3年,担任蛇口V&A展厅的主策展人,并负责蛇口设计博物馆与伦敦V&A博物馆合作项目的管理及联络。
“早在19世纪,招商局集团(其前身轮船招商局)就开了送中国儿童赴美留学之先河,他们深度介入了中国现代化的整个过程。”蒙高妮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这是V&A选择招商局集团作为合作伙伴,在蛇口“开分店”的原因。
而在2013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上,V&A将山寨的苹果牌验钞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牌、还有为了通过工厂安检而去掉了金属骨架的胸罩,搬上了名为“价值工厂”的展台。
在蒙高妮看来,这些介于工业与后工业,生产与文化、商业与公共生活之间的物品,指向了塑造作为“设计之都”、“创意之城”的深圳今日面貌的隐形力量,“而蛇口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摇篮。”
这个被作为“中国首个大型设计博物馆”而打造的蛇口“分店”,是V&A对外品牌输出的一次大胆尝试。“勇气源于中国政府面向未来,作出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重大战略转移,对设计教育、设计推广以及创意中心的投资力度越来越大。”蒙高妮说。
中英博物馆交流合作已有30余年。1973年9月28日至1974年1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举行,为期4个月,共吸引77万余人参观,包括时任英国首相爱德华·希思。
2010年,故宫博物院“借出”清朝黄袍给V&A在伦敦举办展览,V&A还推出过中国古代书画展。
2012年,英国在中国举办“最大的英国艺术节”——“艺述英国(UK NOW)”,这已被纳入中英人文交流机制的大盘子。
其中最大的中英合作展览名为“瓷之韵”,于当年6月22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揭幕。展览精选的是大英博物馆、V&A馆藏的148件(套)精美瓷器,包括中国明代外销瓷器、早期欧洲瓷器等。
“两国间的交流,不应仅仅满足于以‘展品互借为载体的文化推介。”在郑浩看来,博物馆的交流向更深、更广发展,可以“照出两国人文交流路径‘由表及里的影子”。
瓷器和书画的“走出去”与“请进来”,显然已不够“解渴”。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机构对机构更有深度的合作,越发迫切。
郑浩举例说,“三年磨一剑”的《战马》中文版,带给中国艺术院团的绝不仅仅是“做了一部戏”,而是从用人机制到演出技术、营销观念的全面转变。“用在博物馆上,道理相通。”
“我国博物馆呈飞速增长,2008年,不到三天就增加一座;2011年,一年新增395座;到2012年,总数已达3589座。”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际博物馆协会支委会委员安来顺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2015年3月底,文化部举办“中英博物馆高级管理人才工作坊”,邀请了30个城市的50名中方专家与会,却有30名“不速之客”自费来听。
现场,既有关于数字博物馆、公众战略制定、展品投保、民办博物馆运行和管理机制的讨论,也有来自深圳宝安的劳务工博物馆负责人请教哪个英文译名更地道。
“在英国,‘劳工同‘工党共用一词,所以我们称‘人类博物馆,或者可以用‘移民?”英国曼彻斯特艺术画廊、惠特沃斯和曼彻斯特博物馆总监周柏格斯,这样给出建议。
“文化隔阂”如何“破壁”
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中英人文交流的现实有些“骨感”。
2013年11月的一个伦敦华语电影节上,赵薇导演的《致青春》在伦敦西区的奥登影院上映。这部国内首日票房4620万元的大热影片,在这里的第一场只有27名观众,且都是中国面孔。
英国电影制作人加里库尔茨认为,目前中国电影难以打开西方市场,原因在于文化隔阂。
“虽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文化‘走出去不能靠硬闯,要合作共赢。”郑浩说,“妥协在所难免,要接地气。”
比如,把国内最流行的综艺晚会搬到欧洲,多半是不灵的;再比如,一次次登上国际舞台后,中国杂技的创作理念也在转变,即在“美”与“情”的前提下去追求技巧的“新”与“难”。
“所以要对话,要合作,实质性的。”郑浩说,对话也是一种技术,在对话和合作中消除中西文化误解,突破文化隔阂,打开创意思维的疆界。
事实上,发展文化产业,让两国的文化产品通过或官或民、或商业或公益的渠道走出去,都需要有一个基础。刘延东副总理曾多次强调,中英人文交流的主体是民众——缺乏民意基础的文化消费绝不可能实现。
有强大制作能力的英国电影界,对爆炸式发展的中国电影市场青睐有加。英国电影产业在全球电影总票房中占比7%,每年为英国经济所作的贡献高达42亿英镑。伦敦投资局的研究表明,每向电影业投资一英镑,最多可使英国经济受益2.5英镑。
中国内容、国际表达,或将成为中英电影交流的一种新尝试。制作过《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诺丁山》等影片的英国著名制片人邓肯·肯沃西,打算把冯小刚的《天下无贼》翻拍成英文电影。
一种最好的跨文化交流状态或可期待:以人类共通的理解为基础,又不失对民族艺术形式的自信。
门当户对
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SIDA)秘书长封昌红和Cyril Ebersweiler,英国创投基金SOSventures旗下的硬件加速孵化项目、也是全球第一家硬件孵化器Haxlr8r的创始人,共享一种名为“深圳”的信仰。
这座居民平均年龄30岁的新兴之城,已被称为“硬件的好莱坞”,成为中国最火热的“创客之城”。
直接把办公室设在曾因山寨手机而闻名的电子市场深圳华强北,Cyril Ebersweiler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这里能够让创客们很快找到原材料,这是美国和欧洲、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不可能实现的。”
他相信,中国变得很酷只是时间问题。
封昌红和SIDA帮助深圳抢占国际制高点的行动,大规模始于2008年。
2010年12月6日,英国首都伦敦,一名参观者在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A博物馆)的“紫禁城皇室服饰展”媒体预展上观赏展品
作为国内首个加入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的行业组织,SIDA发起成立了全国工业设计产业创新联盟;携手香港设计中心发起成立深港设计中心并纳入“深港创新圈”;并先后与香港、台湾、以色列、印度、新加坡、赫尔辛基、斯德哥尔摩、哥本哈根等地设计中心签署了设计合作协议。
2011年,“深圳设计”首次代表中国,组团参加设计界最高规格的英国伦敦百分百设计展。
“刚开始对方并不认可中国设计,认为都是模仿和抄袭,根本没有自己的创意。但是,后来我们用许多事实和获奖作品说服了他们,终于打破了这块坚冰。”封昌红说。
到2014年,深圳获得了34个德国的iF奖和17个红点奖,这是全球工业设计界最有名的4项评奖中的两项。2013年一共是49个,2012年是34个。
破冰的故事也有了续集:深圳与苏格兰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在深圳宝安和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建设运营“国际创意产业孵化中心”。
2015年5月,深圳-爱丁堡国际创意产业孵化中心在宝安F518时尚创意园落户。而中国的小微企业“带上创意,去爱丁堡做个创业旅者”的愿望,也将在9月成行。
深圳在这头,拥有6000家工业设计机构,在职工业设计师及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2013年,深圳工业设计产值达42亿元,创造经济价值逾千亿元。
爱丁堡在那头,背后站着ATM机、马桶、青霉素、核磁共振仪、彩色摄影以及克隆羊多莉等“苏格兰创意”。
“这是一次门当户对的结合。”英国驻广州总领事卢墨雪如是说。
深圳与爱丁堡的创意联姻,更大程度上反映了中英两国在对“绿色经济”——以创意为媒的文化产业的重视。
2015年上半年在中国举行的“英国文化季”以“新世代”为主题,旨在向新一代的观众、以新一代的艺术传播方式、推介新一代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
而下半年以“创意中国”为主题的“中国文化季”,将通过戏剧、音乐、舞蹈、设计、时尚、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向英国公众介绍当代中国的文化创造。
在郑浩看来,这种“不谋而合”,体现了中英两国对文化产业具有高增值性、高融合性、高成长性、低资源消耗和低排放等特征的共同认知,符合后工业化的英国和正处于工业化后期的中国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发展思路。
英国的创意经济规模在全球仅次于美国,根据2014年公布的官方数据,英国的创意产业每年对其国家经济贡献高达714亿英镑,相当于平均每小时就有800万英镑入账。
如今,从创意经济占国家GDP总量的比例来衡量,英国拥有欧盟最大的创意产业;从绝对数量上看,英国是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最成功的国家。
在中国,文化产业对国家经济体量的贡献虽不如英国亮眼——2012年中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18071亿元,占GDP 3.48%,但以文化大开放改写“文化逆差”,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已是绝对方向。
“中英两国都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都珍视传统文化,也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创新、创意对推动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优化经济结构有着重要意义。”文化部外联局党委书记、副局长蒲通表示。
门当户对的结合,这句话再贴切不过。
(本刊记者王斯璇、张瑜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