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研究

2015-09-22景晓娟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互动教学课堂效率小学数学

景晓娟

【摘 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改革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倡导互动式教学模式,教育的目的重在唤醒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因此,教师要善于创造条件、把握关键,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以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互动教学;课堂效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由此可见,师生互动是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定位,也是教师课堂教学新的价值取向。只有在教学活动中实现真正有效的互动交往,才能促进教学相长,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时时闪现生命的灵性,形成良好的态度价值观。

一、数学课堂教学要求必须进行互动式教学

就数学课堂教学的本质而言,这是老师与学生的沟通过程,是老师与学生合作的过程。如果在课堂上,老师不与学生互动,那么课堂教学也就失去其应有的意义,更不会产生相应的效果。师生互动是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过程,老师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学习数学知识,二者的目的相同,只有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互动,才能将老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法统一起来,才能实现教学目标。而目前部分老师之所以未充分落实课堂互动,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老师的教学目的与学生的学习目的不一致,可能有些老师只是抱着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而不是真正从内心出发想帮助学生学习好数学,故不主动与学生进行互动,而是被动地等待学生来求教;其二是学生的学习目的与老师的教学目的不一致,小学生尚处于活泼好动、不识愁滋味的阶段,不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不知道学习的作用,仅仅把学习当做父母布置的任务,因而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只是混个时间,不跟着老师的教学步骤走,遇到困难时不主动与老师交流,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无法有效地开展起来。针对这些现象,必须强化老师和学生对师生互动的认识,提高其重视度,保证双方有效的合作。

二、课堂互动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而一旦失去这个动力,很多小学生就会放弃数学。为了保证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必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其成为老师与学生互动的动力。比如在“认识圆”这节数学课中,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圆、圆的画法。在教学生认识圆的时候,老师可以举一些学生都知道而且都感兴趣的例子,比如问学生太阳是什么形状、篮球是什么形状、乒乓球是什么形状等,这些物体都是学生所熟知的,而且很多小学生都热爱篮球、乒乓球这些活动,学生在听到这些字眼时就会很感兴趣,从而配合老师的提问,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在做完引导之后,还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找例子,让他们举例说明哪些物体是圆形,这样又可以进一步加深小学生对圆的认识。

三、进行独立思考,学生内心新旧知识参与互动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不仅仅要掌握公式、定理、法则及概念等,最重要的是理解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要在参加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这一系列的活动都离不开思维,离不开人的独立思考。只有通过独立思考,才能产生个人见解,才能主动地参与交流,才能激起新的思考;只有善于独立思考,才能深入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才能掌握数学知识结构内在的联系与规律,才能形成各种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

如《小数大小比较》教学片段。先教学例5,由于学生接触货币比较多,要比较6.35元和6.41元,学生马上就能想到6.35元是6元3角5分,6.41元是6元4角1分,3角5分小于4角1分,所以6.35元小于6.41元。再教学例6,比较两个纯小数的大小,让学生从米尺上看出0.08米大于0.069米,并说明道理。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得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教师只是稍加引导,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在学生独立思考、自求解答的过程中完成的。

四、设计合作学习,拓宽互动途径

合作学习是课堂互动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拓宽了生生互动的途径。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师要尽量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个性不同进行异质分组,组内每一位成员都要有自己的职责,扮演不同的角色,并让小组成员定期交换分工。小组学习时,要让每一位组员在小组内部充分发表意见,小组向全班汇报学习成果时,要鼓励小组成员积极补充。小组讨论时,教师要深入各组内,参与学生学习,从中发现学生思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相互交流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个体间发生互动,了解他人学习方式,模仿他人行为,增进彼此感情,提供互相借鉴的机会。

五、设计有效提问,激活学生思维,提高互动的效率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只要有技能,而提出问题需要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的提问要有思考价值,能够巩固已学知识、启发思维活动,引起对所学内容更深层次的思考。

六、课堂互动可以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长期以来,很多小学生不喜欢数学,对数学不感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数学本身的抽象性以及逻辑性让这门知识极具难度,再加上数学老师教学能力的问题,致使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不深刻,最后丧失学习数学的动力;其二,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未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未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导致学生不知道数学的具体作用,因而不愿意学习数学。对于此,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强大作用。就拿小学生买作业本为例,老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题目:小红身上有1张5角钱、3张2角钱、4张1角钱,她要去商店买一个价值9角钱的作业本,问:小红应该怎么付钱?这道题的答案有多种,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发表不同的看法,而且这道题目是学生生活中会经常碰到的实际问题,学生回答的兴趣极高。

七、掌握倾听艺术,将有效互动引向深处

在课堂教学中,倾听似乎是学生的事,教师娓娓道来,学生细细倾听。事实上,倾听别人发言、理解别人的意图是与人交往的前提。学生天生具有探究精神和创造精神,倾听学生的想法,精心呵护他们心灵的成长和智慧的萌发,他们就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和提高。教师的倾听,不仅仅要倾听学生的言语表达,更重要的是要善于观察学生脸上的表情、了解他们言语背后的情绪,从而判断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思维的方向是否准确,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妥当,并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互动的有效性。

八、运用课堂评价。推进教学互动

不同于以往的“教师专利”的评价体系,新课程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方式也应多样化,充分调动不同的评价主体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如同伴互评、班组评价、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甚至学生评价教师等。通过正确合理的课堂评价,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升华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总之,有效的师生互动能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积极思维,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要真正体现它的有效性,教师不仅要在理念上重视它,更要在实践中处理好互动形式与实质的关系,形成互动的师生关系是走向和谐的课堂教学的需要,更是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还要进一步思考与探索,“动”出学生的思维,“动”出学生激情,“动”出学生的创造,让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问答互动真正有效。

猜你喜欢

互动教学课堂效率小学数学
互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