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初探

2015-09-22刘洁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新课程高效课堂

刘洁

【摘 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教学观念,发挥教师教学艺术,通过创设化学教学情境、引领学生探究学习、应用现代教育手段、灵活实施积极评价等策略,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仍为主要场地。改变学生的学法和改变教师的教法是新课程改革的最重要的方面。教育教学改革最终要体现在课堂,落实在课堂,教育教学的目标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实现。教师生活在课堂,学生成长在课堂,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课堂教学,不断研究课堂教学,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打造出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就是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一、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二、课堂教学有效性怎样体现

从一些老师的教学表现中,课程设计的严谨,知识过渡和衔接的自然;课题引入的新颖与巧妙;实验探究多样、深入和有序;师生的真切互动和沟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明确和深入;多媒体使用的娴熟和那种绝佳的效果等很多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下面我就简单总结一下课堂教学有效性怎样体现:

1.教学信息要简洁,每节课都要提炼出核心性的知识

这就要求教师运用简洁而规范的、易于接受且流畅有吸引力的语言,把抽象的东西讲得生动形象,把深奥的问题讲得浅显易懂。教学引入和整个教学过程都应该简洁,语言流利准确,提炼出核心性的知识、教学主线清晰。

2.教学内容要实在

实在即不花哨;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定位,一定要根据教学实际,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形式和内容统一,使教学达到实在的效果。

首先,教学要对学生的疑虑进行解答和引导。

其次,探究、讨论不要过于机械,探究、讨论关键是要共同做事、共同思考。

再者,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引入,对于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氛围,增强视听效果,转换思维模式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教师不可以滥用媒体,流于形式,把它当作了板书和实验的替代品,教师的传声筒。这样的话即使引用一些图片、视频资料,也没有真正起到提供资料,丰富想象,激活思维的辅助作用,并且还可能成为学生的负担。因此,教学设计要想实在,就一定要符合认知规律,以课本为本,把其他资料看作为辅导、辅助资料。同时教学上也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学生真正的思维锻炼,知识不要讲的过多过杂,要力求真正解决问题。

3.教学方法要高效

教学方法高效就是让学生轻松学习有用的知识。首先,要教给学生学科概念,用简洁的方式让学生很快的接受化学概念,同时应该强调和规范化学用语及符号的书写。其次,要教会学生完善、发展化学知识结构,指导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再者,要培养学生学科思维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化学情感。化学是典型的实验科学,通过化学的学习学生是可以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效教学应该是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于既要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可持续性发展,它不仅局限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充分发展,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得到协调发展。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通过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等方面的探究,通过发现探究式、自主交往式、过程活动式等方式开展有效教学,可以大幅度提高化学课堂效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

总之,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学校推行“高效课堂”势在必行,任重而道远。高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教学观念,发挥教师教学艺术,通过创设化学教学情境、引领学生探究学习、应用现代教育手段、灵活实施积极评价等策略,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新课程高效课堂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