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有效途径

2015-09-22周帅

亚太教育 2015年30期
关键词:价值观念伦理文明

文/周帅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为切实促进其身心全方面发展,应注重加强生态伦理教育。通过生态伦理教育的广泛开展,能切实将生态伦理涉及的内容贯彻落实实施,使大学生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建立起一定的意识,改变自身的认知,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目前来说,我国高等教育仍然存在着诸多方面的不足,在生态伦理教育方面普遍有所欠缺。为此,本文对如何加强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展开分析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相应看法。

一、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概述

现阶段,尽管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面临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国家开始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出台了若干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目前来说,生态伦理这一概念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它主张人类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切实遵循自然界的伦理规范,而不能出现对生态环境过多破坏等行为。生态伦理概念揭示了人类在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应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切实遵循一定的自然法则,而不能凭借自身的主观意志随心所欲。对于大学生而言,普遍缺乏生态伦理的概念和意识,因而加强生态伦理教育至关重要。在生态伦理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应从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入手,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能够肩负起应用的义务,主动做到保护生态环境,形成科学的思想观和价值观。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态伦理教育涉及到伦理、生存等方面的价值观念,可以看做是特殊的生存论教育。通过生态伦理教育,大学生还应对生存现状具有一定程度了解,把握探索自然界生命实际意义,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价值观念。

二、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开展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求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生态文明建设贯彻始终。目前来说,在工业化建设道路上,我国取得了不错的进展,生态文明更进一步[2]。然而,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背后,面临的生态危机也逐渐变得越来越严重,只有将生态伦理概念真正得以贯彻落实实施,才能使生态文明得以有效不断发展。针对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多次召开相关会议,并对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进行有效分析。在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实施过程中,应有效看待当前环境污染等方面的状况,切实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思想,并做到尊重自然,遵循自然的一切规律,而不能对大自然生态环境进行肆无忌惮的破坏。与此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应与当前的经济发展及社会文化发展进行有机结合,这样才有利于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开展进行。随着新兴科学技术的涌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也应注重技术的引入,不断加强创新,这样才能使切实满足现代化建设的相应需求。由此可见,只有通过科学的生态伦理教育,才能使生态文明价值观念真正得以落实实施,同时也有助于大学生素养的有效提高。

(二)开展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是提升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

目前来说,在素质教育环境背景下,越来越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着重于学生身心全方面发展[3]。通过生态伦理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从而使其真正得以实现全面发展,符合新时代背景下对人才建设的需求。对于现阶段而言,大学生普遍欠缺综合素养,缺乏生态伦理价值观念的认识。为此,在开展生态伦理教育的过程中,应切实着重加强环境道德的塑造,所谓环境道德即应将保护环境、热爱自然作为自身应切实肩负的责任,并将其上升到伦理道德范畴,加强大学生环境道德意识观念,从而使其得以全面发展。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只有不断完善自己,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满足新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大学生不仅应切实注重加强日常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形成一定的生态价值观念。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在这一方面普遍较为欠缺,因而学校应切实注重加强生态伦理教育,使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综合素质,切实满足当今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

(三)开展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能切实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对于大学生而言,承担着未来社会发展的重任,因而加强对其思想教育尤为关键[4]。国家和政府十分重视现阶段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并出台了若干政策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得以落实实施。在开展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单单应着重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培训,同时也应涉及到社会伦理、生态伦理等方面的内容。应切实树立大学生科学的价值观念,切实理解生态伦理背后具有的本质内涵。在开展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切实注重加强与生态伦理观念的有机结合,使大学生能够肩负起良好的使命,不仅应注重保护环境,而且应承担起自身的责任,从而真正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的贯彻落实实施。由此可见,将生态伦理价值观念进行普及和推广,并应用到思想教育,不仅使思想教育的文化内涵得以有效拓展,而且能够使高校切实做到与时俱进,满足当前现代化发展建设的迫切需求。

三、开展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科学建构生态伦理体系

为促进生态伦理教育的贯彻落实实施,应着力于加强伦理体系的开发和建设[5]。相对来说,完善的生态伦理体系应切实遵循实事求是原则,并与现阶段国情相符。目前来说,发达国家普遍致力于生态环境建设,并已经着力建设较为科学的伦理体系,在这方面我国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体系构建方面,我国仍然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为主,而没有真正形成符合自身国情的伦理体系,因而应从这方面着手,着力打造属于自身特色的生态价值观念。现阶段,高校在开展生态伦理教育的实际过程中,也应注重与我国传统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价值观念的有机结合,并与其体长的价值观念进行互通融合,在新时代背景下,将生态伦理思想价值观念发展为属于本国自身特色新内涵。

(二)完善生态伦理课堂教学

在对大学生课堂教育的过程中,应使生态伦理教学切实得以不断加强和完善。很多大学虽然开设了生态伦理教育,但大部分都作为选修课程,过多的追求形式主义,一些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也没有注重与环境伦理等一系列关联性较强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因而使生态伦理教学没有切实发挥出其应有的实效。对于我国而言,生态伦理课大部分高校也没有引起一定的重视,很多高校甚至没有开设专门课程,因而应切实针对课程方面进行改革,使其符合当前的社会需求。为此,高校应在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也应严抓生态伦理教学,并将其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分支。与此同时,应将生态伦理学列入高校必须掌握的一门必修课程。除此之外,也可以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选修课程。对于生态伦理课教学方式,高校也应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方式,不断摸索,切实加强这方面的创新,这样才能使教学工作真正得以贯彻落实实施。

(三)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对于高校而言,为有效实现生态伦理课的普及,还应从师资力量方面着手,利用师资力量促进教育工作的贯彻落实实施。目前来说,大多数高校缺乏生态伦理教育方面的专业人才,难以实现教学的顺利开展。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使高校师资队伍得到切实有效发展:第一,应注重引入专业教师人才,使教师队伍得以有效壮大。相对来说,教师在专业技能方面对大学生会产生重要作用,因而应切实加强教师人才队伍建设,使课程教育得以贯彻落实实施。第二,应加强新入职教师培训。对于刚刚走入工作岗位教师而言,其本身经验不足,因而应对其进行科学有效培训,这样才能使其更快适应当前的工作岗位。在培训的过程中,也应使其对生态伦理具有科学的认识,这样才能更好的应用于实际教学。第三,应加强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生态伦理需要各教师协调合作,共同努力,这样才能真正将这一价值观念得以贯彻落实实施。

结语

本文浅要分析探讨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自己的相应看法。目前来说,多数高校普遍缺乏生态伦理教育方面的重视,也没有设立相应的必修课程。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环境问题也逐渐更加突出,只有加强生态伦理教育,使大学生树立生态保护、热爱自然的核心价值观念,才能有利于我国真正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1]张微,董玉宽.生态文明建设下加强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思考 [J].前沿,2013,(8):100-102.

[2]李光.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对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的启示 [J].经济研究导刊,2012,(3):318-319.

[3]王晓艳,翁善波.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探析 [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5,(2):30-33,103.

猜你喜欢

价值观念伦理文明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请文明演绎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漫说文明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对不文明说“不”
文化流动视域下的城市价值观念创新:以“深圳十大观念”的生成为例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