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乡村旅游循环经济运行模式研究*

2015-09-22朱岚涛

关键词:生态旅游生态旅游

朱岚涛,刘 颖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学院,浙江 宁波315000)

在逆城市化浪潮的趋势下,乡村旅游为都市游客逃离城市,亲近自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生态平台和乡村休闲度假的良好环境,满足了都市游客对本土化、生态化、休闲化乡村的理想追求。而循环经济在乡村旅游中的广泛应用,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化和生态化发展提供了新的理念支撑和理论范式。当前旅游循环经济的研究已经较为系统,而循环经济在乡村生态旅游中应用研究,依然是一个新的课题和研究的重要方向。旅游循环经济和乡村生态旅游循环经济有着很大区别,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应用到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良和调适。当前国内关于乡村旅游循环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低碳乡村旅游、循环经济理念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应用以及循环经济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1-3]。从整体来看,关于乡村生态旅游循环经济运行体系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不成体系,尤其是在乡村生态旅游经济的内涵以及乡村循环经济的组成要素、发展层次、发展模式、保障措施等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系统化。

一、乡村旅游循环经济内涵

旅游产业循环经济相比,乡村旅游资源较为宽泛,部分乡村旅游景区是开放式的,没有明确的边界,田园就是风景,村落就是景观,社区也是景区,景区与社区具有统一性和密不可分性。乡村生态旅游循环经济就按照遵循生态学的规律,合理利用乡村自然资源、充分考虑乡村环境的承载力,将经济系统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乡村经济活动的产业生态化、乡村旅游社区生活的文明化、乡村生产企业的循环化和乡村游客行为的低碳化与节约化[4]。低碳经济是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形态。乡村旅游循环经济是通过在前期减少资源消耗,在中端减少废物产生,在末端促进废弃物的再利用,形成物质闭环型经济模式,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在环境保护的初衷与理念上,两者是相同的,在产业经济发展的形态上,乡村生态旅游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一种实践形式,也是有效路径。绿色经济是在传统产业经济基础上,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绿色消费是一种新的消费理念,强调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等五个方面。乡村生态旅游在发展过程中,按照循环经济理念的要求,在不破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基础上,降低环境污染,减少一次性消费,促进产品多次消费与多次利用。乡村生态旅游循环经济顺应着绿色经济和绿色消费的发展趋势,与其一脉相承。旅游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是生态学和循环经济学,思想基础是环境伦理观。相对传统经济而言,乡村旅游循环经济是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废物高效再生为特征,是旨在保护乡村环境、维持乡村生态平衡,其本质是生态经济。

二、浙江乡村旅游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当前浙江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污染严重。全省八大水系、运河和主要湖(库)主体水域中,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一、二、三类水标准的占74.3%;符合四类标准的占22.6%;其余为五类或劣于五类水质,大部分平原河网地区的江河污染仍在发展,城市饮用水普遍受到威胁[5]。在农业土壤方面,据统计全省农村农药使用量已达6.34万吨,平均每亩耕地达26 509g,且每年以2.8%的速度递增。农业生产中氮磷钾化肥加复合肥年总投入合计446.45万吨(按标量计算),平均每亩耕地达186.6kg,且每年以3.2%左右的速度递增,化学纯氮投入平均每亩耕地已达22.5kg[6]。循环经济的实质是改变传统乡村旅游方式,把对生态资源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按照生态规律来安排农业生产,设计旅游产品,组织旅游活动,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实行循环经济可以减少农业生产活动对土地、水、空间、林地等方面污染,整体上推进乡村生态环境改善与质量提升,促进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2001年10月浙江省正式出台了《浙江省绿色饭店标准》(DB33),大大降低了能源、一次性客房用品、洗涤用水和洗涤剂的消耗,其中综合节能降耗率提高了20%~30%。减少乡村煤炭和柴薪等传统资源的使用,加大循环经济技术在乡村建筑、乡村饭店、乡村宾馆方面的运用,在供热、空调、照明、电器、用水等方面节能减排,可以有效降低使用比例或者替代常规能源,可以有效促使人们摒弃传统的消费观念,注重健康的饮食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减少生活垃圾,实现乡村旅游区的生态化发展。

三、浙江乡村旅游循环经济的运行系统

乡村生态旅游循环经济系统由目标系统、要素系统、层次系统、理念系统、理论系统、动力系统以及保障系统构成(如图1所示 )。乡村生态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是追求乡村生态效益、生态质量和生态文明三维体系目标;在主体、客体、媒介要素体系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了面向景区、社区、产业、社会四个不同层面的发展结构模式;在“6R”创新理念指导下,以清洁生产理论、循环经济理论、旅游产业理论为基础,在资源、游客、企业和社会需要的强大驱动下,以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相关规范为保障产生强大社会效益,进而良好运转。

(一)目标系统

乡村生态旅游循环经济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乡村经济增长与乡村环境压力的分离,减少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过度消耗和依赖性,减少乡村旅游环境压力和景观压力,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水平,提高乡村景观质量和乡村生活质量,通过乡村生产方式的生态化改造、乡村旅游方式低碳化改进、乡村旅游设施仿生态化设计、乡村生态教育广泛化开展,使乡村旅游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二)理念系统

乡村生态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坚持“6R”原则,即再思考、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修复、再整合原则(如图2所示)。“6R”原则颠覆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或边污染边治理的思考模式,树立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全新思考模式,系统地解决乡村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支撑、技术支撑和法理支撑。在前期,有效控制乡村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过程的土地占有、资源消耗、基础设施投入;在中期,尽可能减少包括能源、土地、水、生物等资源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在后期,尽量减少污染排放、废弃物的产生,减少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压力,使资源使用效益、经济产出效益最大化。注重末端的综合利用和治理,运用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模式将 “废物”尽可能资源化。从景区内部系统整合角度,要把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闲置资源和“错置”资源进行重组,实现功能性整合,把乡村生态旅游作为循环经济农业中的一个环节,使旅游业与乡村农业、乡村林业、乡村畜牧业形成一个完整区域循环经济链[7]。

(三)要素系统

主体要素是乡村旅游循环经济的执行主体,即有意识和思想的人的群体,主要包括政府决策者、社区居民、游客、企业经营者、管理者、民间社会团体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等。客体要素是循环经济的实践对象,即没有意识和思想的物质对象群体或者空间载体,主要包括乡村旅游资源、乡村旅游景区、乡村旅游企业、乡村旅游饭店、旅游宾馆、旅行社以及旅游城镇和乡村旅游社会。介体要素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物质媒介,是连接主体和客体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和纽带。理念与学术的研究为其提供理论与思想基础,科技手段和技术方法的创新,诸如循环经济的分析方法、运行体系,先进的规划理念和方法、旅游资源利用和保护技术、绿色建筑技术、环保技术、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以及生态修复技术为其提供科技保障;良好的法律环境、公平的竞争环境、创新的产业与产权制度等组成了乡村旅游循环经济的文化空间与制度环境。

(四)动力系统

资源驱动力是由资源需要保护内在需求而产生的动力。乡村生态和文化旅游资源本身的脆弱性要求保护其完整性和稳定性,并自然生发一种内在保护驱动力,自然地保护其生态系统,对生态系统进行自我恢复。经济诱导力是由企业追求利润和经济价值而产生的内在驱动力。企业的目的是赢利,乡村旅游循环经济的实施能够给企业带来巨额利润,乡村旅游景区或者企业必然要实施循环经济战略。以杭州的蓝天生态园区为例,2002年投资60万元建成1.2万 m2蚯蚓养殖塑料大棚(蚓反应器),通过蚓反应器提高猪粪利用附加值,年利用鲜猪粪2 000吨,农作物秸秆220吨,产蚯蚓活体39吨,蚓粪有机肥产量975吨,年创经济效益60.5万元。这一方式不仅解决了猪粪处理难的问题,还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8]。市场拉动力是游客自发产生的一种推动乡村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外在动力,旅游需求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乡村旅游的产生完全由游客需求推动,而乡村生态旅游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也由游客需求推动。游客需求直接推进了乡村生态旅游、乡村生态度假、农业旅游的产生和发展。政府推动力是由政府需求而产生的外在推动力。寻找替代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新思路和新模式是各地政府思考的共同命题,循环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变传统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政府要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制定相关鼓励政策来支撑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诸如浙江省先后制定了《浙江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组织实施了《浙江省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991”行动计划》;在循环经济农业方面率先在全国颁布《浙江省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促进办法》,专门制定《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先后出台《关于印发浙江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行动方案的通知》《关于促进商品有机肥生产与应用的意见》。这些政策导向以及政策扶植是浙江乡村旅游循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外在动力因素。

(五)保障体系

乡村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首先要在组织上进行保障,从省级层面到社区层面设置循环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工业、农业、林业、旅游业等循环经济办公室。乡村旅游循环经济办公室负责浙江全省乡村旅游理论研究、规划设计、标准制定和协调监督。其次政府的引导和政策支持起着关键作用,浙江省政府在新《环境保护法》的基础上,严格执行《循环经济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相关法律;进一步制定专门针对乡村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融资政策、财政补贴政策以及政府奖励政策;制定与乡村旅游循环经济有关的绿色消费制度、绿色产权制度、绿色生产制度、绿色回收制度。再次是技术保障,浙江省政府和地方市县政府要设置专项资金,进行重点组织,整合、推广和应用乡村生态旅游循环经济技术。要设立浙江旅游循环经济科技攻关项目,设立旅游企业循环经济研发中心;设立浙江循环经济科技贡献等相关专项奖,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广泛推广当前成熟的规划与设计技术、环境技术、建筑、制造与生产技术等[9]。加大政府对乡村旅游循环经济的财政补贴,设立乡村旅游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循环经济重点项目研发、技术研发和示范区试点建设、乡村旅游生态示范区规划编制、乡村旅游综合环境治理、乡村生态环境修复以及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建设和商品研发;鼓励民间资本、社会资本以及外资向循环经济乡村投入,拓展资金来源;鼓励小额贷款给乡村旅游企业,采取包括减免税收、价格补贴、低息贷款、信贷担保等经济激励手段,支持乡村循环经济发展;在价格和税收上进行优惠和补贴,对节约能源和使用新能源的乡村旅游景区、农家饭店、家庭旅馆、社区家庭给予价格上的优惠和奖励。

四、浙江乡村生态旅游循环经济的实施路径

从产业范畴而言,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一个分支,乡村旅游循环经济也是旅游业循环经济的一个子体系。乡村旅游循环经济与旅游产业循环经济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是由乡村旅游资源以及乡村旅游产业本身的特性决定的。乡村旅游企业的经营,不完全像其他旅游企业那样具有规模性,往往乡村旅游经营企业、旅游景区管理企业以及社区管理部门具有身份重叠性和管理的集中性。这种特殊性也使乡村旅游循环经济的层次具有其独特性。所以乡村生态旅游循环经济具有四个层次:乡村旅游景区循环经济体系、乡村旅游社区循环经济体系、乡村产业循环经济体系和乡村旅游社会循环经济体系[10](如图3所示)。

表1 各层次实施路径

乡村旅游循环经济运行模式是整个乡村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所在,构架是浙江乡村旅游循环经济运行体系,可以促进浙江乡村新理念的树立,保护乡村资源和环境,促进浙江农业生态化、旅游生态化和乡村生态化,促进浙江乡村旅游经济的良性运转,有利于“美丽浙江”和“循环经济省”建设以及浙江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四个不同的发展层次决定着乡村生态旅游循环经济实施路径也是有区别的。乡村景区层次倾向于景区的资源保护、技术改进和生态标准的严格执行;社区层面偏向于生态家庭和乡镇建设;产业层面倾向于循环产业经济的系统性整合,社会层面更多进行战略性指导和宏观调控(如表1所示)。

乡村旅游循环经济运行模式是整个乡村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所在,构架是浙江乡村旅游循环经济运行体系,可以促进浙江乡村新理念的树立,保护乡村资源和环境,促进浙江农业生态化、旅游生态化和乡村生态化,促进浙江乡村旅游经济的良性运转,有利“美丽浙江”和“循环经济省”建设和浙江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1]张利华.低碳旅游背景下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策略[J].生产力研究,2011(12):50-52.

[2]贾红风,李云霞.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云南乡村生态旅游开发 研究 [J].经济问题与探索,2009(5):131-133.

[3]郭伟,张雪娇,邓丽芸.我国乡村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一般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2012(8):99-101.

[4]明庆忠,李庆雷.旅游循环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20-30.

[5]钟其.当前浙江生态环境领域存在问题及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22(3):131-135.

[6]林贤青.循环经济与浙江生态省的农业发展[C].合肥: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2006:340-341.

[7]宋 松,张建新,温丽娟.基于“5R”理念的旅游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初探——以中山陵景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9,29(6):1024-1028.

[8]李樱之.蓝天生态农业园:五大功能区循环生产——关注生态文明建设[N].杭州日报,2010-07-29(C07).

[9]李庆雷,杨敏.旅游循环经济:从理论到实践[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08(1):11-16.

[10]谢朝武.旅游业循环经济发展观伦理观与产业范式[J].人文地理,2009(5):116-121.

猜你喜欢

生态旅游生态旅游
“生态养生”娱晚年
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和发展策略分析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旅游
生态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