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大学教学学术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2015-09-21熊岚

高教探索 2015年9期
关键词:院系教与学学术

熊岚

摘要: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教学学术项目的创立与发展,是美国大学教学学术发展的典型范例。解析这一项目的运行机制,为剖析我国大学教学学术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为践行教学学术提供了有益经验及启示:新型教学与研究组织的创建,鼓励跨学科对话以引领教学改革及研究;支持性教学文化的培育,营造赋予教学革新与研究高价值的环境与氛围 ;教学学术成果的“走向公开”,使其发展超越个体教室和经验、院系和机构的局限。

关键词: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教学学术项目;运行机制;启示

1990 年,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博耶(Boyer,E.L.)在其工作报告《学术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 中针对美国研究型大学不重视本科生教学,对学术内涵的狭隘理解及不科学的教师评聘机制,建议给予“学术”更广阔含义,倡导“ 教学学术”。此后经过舒尔曼等学者的发展和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推动,发展成全国性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及改革运动,并扩展至欧美其他国家,例如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对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的教学学术项目,自1998年启动,迄今已有17年历史。这一项目是大学专业的教职员们通过主动积极地致力于当地的、国家的和国际的高等教育改革的学者共同体。在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大学内部一系列保障制度与支持体系的建构,达成了其应负使命与愿景。解析这一项目的运行机制,有助于为探索我国大学教学学术发展的有效路径,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启示。

一、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教学学术项目的运行机制

(一)教学学术项目的组织架构

教学学术项目是在大学本科生副教务长办公室总的引领、支持和经费资助下运行的。办公室领导成员由副教务长、1名副教务长助理(专长:课程发展与评估)、2名高级助理(专长:课程政策与程序、课程发展与评估)和1名助理组成。其肩负使命是对支持本科生杰出的学术经验的项目与方案负有责任,为各阶段和不同背景学生提供建议、测试和丰富资源,也负责审查支持和改善本科生教与学的许多项目。大学创新教与学中心是联接大学本科生副教务长办公室与大学信息服务中心的合作与伙伴关系组织,中心由1名主管、15名专业人员、2名支持员工和3名兼职人员等多样化成员构成,教学学术项目的日常管理与指导附属于此中心,中心为大学优秀教与学提供广泛支持和丰富资源。该项目还得到教学学术顾问委员会的具体指导,该委员会由不同院系、不同学科和职级的10名成员组成,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都具有教学专长和享有盛誉,如运用技术搭建平台与支持探究性实践的方法研究、信息素养教学的关键理论与指导设计、互动与基于任务的教室研究、音乐基础网络的设计等。

图1教学学术项目组织架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项目的组织管理结构从格局、运作和职权三方面特征分析,应属于扁平型的组织结构,层级相对较少,各层级职责和权限划分明确,信息沟通与交流渠道畅通。各层级间关系更倾向于合作与伙伴型关系,而不是上下级领导与被领导、控制与被控制关系。因此,这更有助于各层级组织成员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动积极参与,发挥各自优势与专长,协调一致地致力于项目使命与目标的达成,即帮助所有学生培养有意义的终身学习理念;鼓励教师使用有目的的、基于证据的方法对教与学进行探究并给予持续认可与奖励;为教师实施传统的和虚拟的教室研究提供所需资源;鼓励教师系统地分析学生学习相关证据和结合现有文献,通过与其他本学科或跨学科教职员工之间的合作,致力于教学学术的主体知识的建构并以适当的、长期的和富有创新的方式,交流与传播研究成果。

(二)教学学术项目的资源保障

1.布鲁明顿分校评估与研究办公室:通过提供研究、基于数据分析的决策和持续改革,支持所有教职工、项目、校园提案和学生体验。这个办公室通过提供有助于识别潜在的更深入调查研究领域的校园水平数据,与撰写湾视图联盟(Bay View Alliance——美国高等教育改善教与学的联盟)资助申请书的教职员携手合作,同时协助个体教职员评估教室里新的教学方法运用的有效性。

2.教与学门户:可以找到大学所有与教学学术有关的事项,包括工作坊、教与学新闻、特色档案、新的故事、案例展示、播客、咨询教学顾问等。

3.精选的图书馆资源:提供丰富的有关教学学术的资源和书籍;建立了支持相关文件的电子存储网站;指定图书管理员作为教学学术项目的主要联系人,为教职员工深入纵览教学学术文献提供协助。

4.项目被试保护委员会:使大学基于教室的教学学术研究符合基本伦理;能对参与教学学术项目被试的隐私和权利进行保护;相关议题研究和程序需得到该委员会批准与许可。

5.注册办公室:给研究者及时提供学生人口统计学数据,包括平均绩点、招生人数和留级人数。基于对学生隐私保护,需通过注册办公室指导人员电子邮箱的信息注册,发送研究人员请求信息以便得到需要信息。

6.STEM/SBE教与学研究指南:由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创建的图书馆创立,为STEM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和 SBE (Social,Behavioral and Economic Sciences)教与学研究提供了更广泛资源的通道,包括精选的教育文献数据库、出版教学学科研究的期刊、精选书籍和在线资源。它旨在为正在从事和即将从事将教学作为研究即参与教学学术的教职员工提供支持与帮助。

(三)教学学术项目的合作与共享

1.教学学术重要事件

大学从项目建立到2014年春季学期组织的重要教学学术活动近170项。所有活动都得到负责本科生教育的副教务长办公室赞助,对所有教师、职员、学生和公众开放。重要活动的主题具有内在一致性,都关涉教学改革及研究、教学创新的探索与实践等。主持与参与活动的人员来自布鲁明顿大学和美国其他著名大学,如伊利诺斯州立大学、雪城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乔治敦大学、华盛顿大学、梅里马克学院等,他们的专业涵盖了语言学、历史学、医学、商学、法学、心理与脑科学、图书馆与信息科学等,职级和岗位包括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专职教师或学校管理人员、图书管理员等,人员来源与构成具有多元化特征。

2.教学学术资助项目

(1)教学学术资助项目的申请

教学学术项目研究包括教室研究、应用研究、对现存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影响及专注于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等。所有全职的布鲁明顿分校教职员都有申请资格。申请书内容主要包含项目题目、摘要、说明(研究目标、研究应用结果、对本科生和研究生教与学及评估的重要性和影响、工作结果、研究方法、项目成果的评价方式、结果的传播方式和反思性的教学实践)、预算叙述、研究计划和大事年表、简短的个人简历及院系主管推荐信。大学对项目提供分阶段性水平的经费资助,资助经费额度从2,000美元到12,000美元不等,研究时间1~3年。其目的在于支持教职员领导的,通过深入的、情境化的和基于证据的研究以更好地理解和改善教学的努力。项目涉及教与学有关新知识的获得、基于先前的和正在进行的研究对现存知识的学术地应用、阐释和反思等,可采用质性的、量化的或二者混合的方法。

(2)教学学术资助项目评议

教职员评议委员会主要参照和依据格拉塞克等人在《学术水平评估》一书中提出的清晰的目标、充分的准备、恰当的方法、重要的结果、工作的分享和反思性的批判等六条评价标准,对资助项目申请的学术质量与对促进教与学的贡献予以评价。

除了达到项目申请不同阶段所需完成目标和结果,还需提交叙述性总结和开支报告给本科生教育副教务长办公室。获资助项目人必须参加两次有其他获资助项目人和教育顾问参加的会议,参与以下与教学学术有关的活动之一:引导与研究话题有关的兴趣小组;指导与支持新的研究者的研讨会;在教学学术系列活动开展时对项目所做工作进行陈述(Presentation);参加教学学术的海报(Poster)报告会。所有资助项目需要系统的效果调查、结果解释,以及校园内外以各种方式在教职员中公开传播、分享与交流研究结果。

如表2所示,2013年大学首次在春秋季两学期都予以教学学术项目资助。本年资助经费总额为58,000美元,代表了来自不同院系的41名研究者的21项研究。资助经费、参与人数和专业院系都较往年呈明显增长趋势。申请获得成功的资助项目的逐年增加表明:从2011年起的分阶段教学学术项目资助对大学校园学术性的教与学研究产生了积极影响。教学学术资助项目主持人分属于大学不同院系,如应用健康学和运动机能学、公共健康、医学、护理和药物科学、心理和脑科学、咨询与教育心理学、生物学、信息科学、学习科学、西班牙和葡萄牙语、斯拉夫语、文学及美术学等。项目研究广泛涉及大学相关专业或学科,强调相同学科和跨学科专业同行之间的合作研究。

二、经验与启示

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的教学学术项目是一项包容性强、与大学研究文化保持一致的、具有广泛基础的跨学科工程。这所大学本身就是一所有着悠久教学优秀传统的高等教育机构,因此该项目建立在富有世界声望的研究型教职员工的优势与潜能基础之上,具有深厚的成长根基。项目自创立以来的顺畅运行为我国大学教学学术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与启示。

(一)新型教与学研究组织的创建,鼓励合作和跨学科对话以引领教学革新与研究

近些年来欧美发达国家的许多著名大学都相继建立了新型的教学改革及研究组织。尽管名称不一,其关键职能和作用则基本一致。这些新型教研组织的建构,既为各种经验水平的教师对教学持续的探索、探究和分享的过程提供发展平台和优良环境,积极推动循环往复的教学革新,也通过多元途径和方法激励教师在学科和跨学科间的交流、对话与合作,有效地引领教学研究与改革。

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的创新教与学中心(Center for Innova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CITL)就是现代大学新型教与学研究组织的典型代表。中心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其支持追求变革性学习经验的有效教学的使命,以及成为受大学教师和学术院系欢迎的共同体领导者、倡导者、创新教学合作者。

一方面,通过整合多领域的专长为教学发展提供全面而具体的支持途径——项目(服务性学习、教学学术项目和写作项目)、咨询(个人教学咨询、院系工作坊咨询、学生学习评估咨询等)、教学资源(新教师链接、教学手册、同行教学评议、创新教与学中心图书馆等)。中心领导下的教学学术项目的首要目的在于培养教师之间的合作努力,帮助教师的教学能突破“孤独的”和相当“隐私”活动的局限。其隐含的思想观念是:在探究性研究项目上的合作既是对教学的挑战也是教师发展的机遇。大学的探究性共同体成为项目的主要支柱,共同体成员参与学术性的教学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鼓励教学上创新和共同承受相应风险,使教师能实施致力于学科间与跨学科交流与对话的合作性项目,形成对教学学术的多元视野,还为项目结果的有效表达提供合适机会和场合。

另一方面,鼓励和帮助教师从个人对新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到超越个体经验与教室局限的前沿性教学路径的革新探索,促使教师通过主动参与教学变革和从不间断的教学反思中获得职业成长。通过在发展首创性教学方法和路径方面有杰出表现教师的典型案例的展示与分享,推荐各种富有特色的有关教学方法、策略与教学技术创新、教学学术在学科与跨学科间应用的代表性期刊、书籍和网站等,丰富资源的共享与创新型的平台设计,推动共同体中教师不断探索、采纳和应用新的教学方式与策略,践行教学学术。

(二)支持性教学文化的培育,营造赋予教学革新与研究高价值的环境与氛围

教师的教学是在大学组织环境里运行的。作为大学组织的重要构成部分,组织文化会对教师教学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1]支持性的教学文化在教师的教学改革中扮演重要作用。通过教师自身作为反思性实践者,同事、学生、院系领导等的反馈,有助于加速传达给教师“教学改革十分重要”的积极信息。那么,应如何培育呢?

一方面,院系或机构应关注将“重视教学及改革”的组织价值与信念,通过组织结构、组织行为、人员互动、政策和实践等可识别的形式外显[2],构成促进、支持和奖励教学质量提升努力的学术文化。在这种支持性的教学文化中,教师改善和精炼教学的努力可以得到认可和鼓励,进而可唤醒教师投身于教学改革的活力与热情;反过来教师对教学越来越多的关注会有助于强化现存的教师文化,有利于优良的教学研讨合作文化的生长。教师投身教学的热情及改革教学的努力与优良教学文化的生长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两者之间形成良性的循环互动关系。

另一方面,学校及院系高层管理者应对教学的高价值给予承诺和支持。学校高层管理者的强烈支持是驱使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组织文化的一个基本要素。据研究表明:“教学改革能被高层次的学校管理者高度重视以表明教学改革的重要性”[3]是十分重要的。

此外,学校管理者通过优化设计和构建科学合理的价值导向、全面的评价内容以及多元化评价主体和方法的评价制度,也能直接有效地为教师教学改革与探索提供切实保障。因为一项教师专业发展的国际调查也表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被调查教师都认为“教学在任职与晋升决定中的认可”是对教学改革有第一潜在影响力的制度实践。[4]

大学教师从高层管理者的观念与态度、言语与行为到制定的评价制度所能反映出的明确承诺与支持中,确认管理者对于优秀教学的华丽辞藻“不仅仅是满足各种外在成分的温和语言而是将真正地驱动奖励制度” [5]。高层管理者可以传递给教师“怎样的教学努力是有价值的?” “时间怎样分配是最有利的?”“基本的奖励依据是什么?”等积极信息,进而创造一种支持有效教学的具有感召力和传导力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会吸引教师广泛地参与教学改革的计划与实施,也增加了他们与高层管理者之间分享组织价值的机会。否则,离开了学校及院系管理者的支持与承诺,许多其他鼓励优秀教学的刺激可能都是徒劳无果的。[6]

(三)教学学术成果“走向公开”,使其发展超越个体经验和教室、院系和机构的局限

美国著名学者李·舒尔曼曾这样描绘教学与学术的联系:“一种活动被视为学术,它至少应显示出三个关键特征:它是公开的,可接受批判性评议的,并且可以被学者共同体其他成员交流和使用的。”[7]在2013年美国依隆大学召开的国际教学学术学会的学术年会上,与会的专家学者们普遍认为,“走向公开”是教学学术发展的关键特征。参与教学学术的大学教师、学术院系和大学也都一致同意这一观点。因为相关领域的同行评议保证了学术的适度严格和质量水平,可推动学术贡献于更大范围的对话;有助于给未来的教学研究奠定良好基础,维持在专业领域的学术生活;分享也给同行教室带来新鲜和有价值的信息和策略。[8]

那如何体现“走向公开”呢? 在教师个体层面上,同行间走进各自教室的课堂进行观察与反馈,准备可以公开使用的反映所教课程目标、教学方法和对学生学习状况期望的课程大纲和考试,在正式与非正式场合同事之间交流与讨论课程内容、教学、学生及其评价和学科上的新发现等,在教学与研究方面对学生和年轻同事给予指导,参与有关教与学的学术会议、工作坊、研讨会及撰写关于教与学的论文等;在院系层面上,通过教学同行评议制度、指导初任教师教学制度,院系会议上鼓励课程与教学的讨论,鼓励和需要教师准备描绘和反映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习结果和教学其他方面的教学档案袋,公开院系水平上学生对教学的评价,支持教师参加有关教与学的学术会议和工作坊;在学校或机构层面上,通过教学定期评议制度,支持初任教师指导项目,使个人遴选与晋升制度赋予教学表现和绩效高权重,鼓励运用学生和同行评价的公开政策,积极主动地支持教学发展项目,资助教与学研讨会和工作坊,鼓励教师建构教学档案袋和具体细节性的教学报告等。[9]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教学学术成果在教师共同体成员之间交流与分享,接受同行公开评议和进行批判性反思,使其超越教师个人教室范畴和个体经验局限,跨越学科、院系与学校范畴,为更多的专业人员和社会人士知晓与理解,促进教学改革和学生学习成效,从而产生更广泛、深远和持久的影响力。

(感谢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创新教与学中心教学学术项目协调人George Rehrey先生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2] Michael B.Paulsen and Kenneth A.Feldman.Taking Teaching Seriously: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Instructional Improvement.[M].Washington D.C.: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1995:19,28.

[3] Wright W.Alan and M.Carol ONeil.Teaching Improvement Practices:New Perspectives[J].To Improve the Acedamy,1994(13):26.

[4] Wright W.Alan and M.Carol ONeil.Teaching Improvement Practices: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M].Teaching Improvement Practices,Bolton,Mass.:Anker,1995:12-13.

[5] Armour.Robert A.Using Campus Culture to Foster Improved Teaching.Improve College Teaching[M].Bolton,Mass.:Anker,1995:20.

[6] Rice,Eugene R.,Ann E.Austin.Organizational Impacts on Faculty Morale and Motivation to Teach .How Administrators Can Improve Teaching[M].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0:39.

[7] [8] Shulman,L.S.Taking learning seriously[J].Change,1999,31(4):15.

[9]Theall.M.,Centra John A.Assessing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Valid Decision from Valid Evidence [J].New Direction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Jossey-Bass,2001(86):37-38.

(责任编辑陈志萍)

猜你喜欢

院系教与学学术
楷书的教与学
教与学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高师音乐院系艺术实践周实效提升策略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关于高等院校院系党政关系的思考
奇异值分解的教与学
商科院系建立咨询委员会的思考
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