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研究院所的定位与内涵建设研究*
--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5-09-21邱开金邱旭光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03
邱开金,邱旭光(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03)
高职教育研究院所的定位与内涵建设研究*
--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邱开金,邱旭光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03)
高职院校教育研究院所作为学术组织和一定行政功能相交合的部门,其职能如何定位、内涵建设如何推进等问题很值得研究.以服务为宗旨,服务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服务教学与教改、服务教师专业化的成长、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高职教育研究院所坚守的"根"之在和"本"之源.其内涵建设万变不离其中.
职业教育研究;定位;路径;绩效
高职院校成立的教育研究院所,其职能如何定位、功能如何发挥、自身的内涵建设如何推进?这一系列问题都是不可回避的.有"教"就有"研","教"与"研"相生相伴,这是由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以下简称"高职所")通过实践感悟到,高职教育研究院所功能虽然多样化,但"服务宗旨"的定位乃是其职能的"根"与"本".在服务中"研",在服务中"教",动力和灵感才会用之不竭.
一、服务学院:以"有为"获"有位"
高职所当好学校重大教育教学改革战略决策及推行的先行者和推动器,是由高职所工作性质所决定的.自2011年开始,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强力推行高校治理结构转型,将学术委员会纳入现代化高校结构,党、政、工、学术委员会"四驾马车联动",高职所与学术委员会秘书处合署办公,高职所学术研究与参与学术治理的职能明显增强.高职所看准"天气"很重要,只有及时、正确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吃透"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精髓,才能在服务学校中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以"有为"获得"有位".正是得益于此,近年,高职所参与了"学校章程"、学校十二五规划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学校特色发展与转型、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创新等系列重大文件的起草、修订、论证等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以下仅以"教育服务型高校研究"和"创业型高校研究"为例借此说明.
(一)教育服务型高校研究
职业教育必须落地社会,必须与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这是学院提出教育服务型高校建设的理念基础.由于这种理念触动着高等教育体制建设和高校分类最敏感的神经,如何从政策上找到支撑、从理论上阐述教育服务型高校的内生机理和机制,高职所配合学校从教育理念、教育流程和教育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近年来,由高职所撰写或指导他人撰写,并在国内各类期刊公开发表"教育服务型高校"研究成果14篇,分别从理念、体制、教学、师资建设、思政、校企合作、后勤保障以及实践等角度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的研究.2010年学院举办全国"教育服务型高校--中国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特色之路"论坛,高职所将系列学术成果整理并在学报发表,在教育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11年高职所以招标方式进行教育服务型高校项目课题研究,立项7个项目,研究主要从"体制建设比较"、"人才培养"、"路径探索"、"教育模式"等角度进行,成果汇编为《教育服务型高校建设研究与实践》文集出版,系统地整理、提炼了学校教育改革的成果.其中高职所参与研究的《教育服务型高校:地方高校的理性定位》一文发表后,被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全文转载.
(二)创业型高校建设研究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战略也在不断地调整.2012年国家强力推行创新发展,高校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学校的建设也备受关注.学校作为浙江省"创业型大学建设"试点学校,在此背景下,高职所将创业型大学建设实践与创业教育研究融为一体,实验与研究相结合,同步开展相关研究.
为配合学校的发展与转型,全面推动和服务"创业型大学建设",高职所整理编印了三项成果,分别为《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论文集》、《创新创业学生成果汇编》、《创新创业案例汇编》,共约80万字.2014年,由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的"中英创业型高校论坛"在学院成功举行,高职所全程参与论坛的主题设计.根据论坛嘉宾在创业型高校方面的研究成果,整理编辑《中英创业型高校论坛嘉宾创业教育论文选编》;依据学院创业教育的研究,整理出《创业型高校相关概念汇编》;根据中英学者在论坛上的对话和实践交流成果,整理编辑了"中英'创业型城市与创业型大学'论坛集萃"共10篇文章公开发表.围绕创业型大学建设研究取得了系列成果,如由高职所撰写的《被称"第三本教育护照"的创业教育掀起盖头来》在《中国教育报》发表,被省教育厅《职业技术教育通讯》转载;《以服务为导向的创业型高职发展路径的探索》被人大复印资料索引;《中英学者对话:创业改变世界》发表后被新华网、求实理论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青年网、中国企业网等众多网站转载,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启示:高职所在高职院校师生心目中是一个学术的高地,是学校的学术代表,而决不是摆设的"花瓶".高职所要不负重望,积极主动地切实做好为学校发展服务,只能在有所为的前提下才可能有其位,才能赢得信任.
二、服务教学:"研"与"教"并重
高职教育作为"另一类型"的教育,其职业文化的全面渗透,就业导向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是典型的特征体现.职业文化主势下,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就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但是,就教育内在因素看,职业文化全面渗透到专业、课程课堂及实践,需要从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创新、评价体系等多维度重构;从外部因素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建设,"政产学研市"联动的体制,"学园城"生态圈的环境等,都是教学绕不过的问题.对此,高职所分主题开展系列研究,秉承服务教学之理念,研与教并重,工作接"地气".
(一)校企一体化教育模式研究
校企一体化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和高职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高职所结合学院实践对校企一体化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其主要工作路径和内容是:
首先,综合总结我院教师在这方面的部分研究,编选了《校企一体化教育流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集》,以此为基础出版论文集《高职院校校企一体化教育流程的研究与实践》.其次,高职所针对校企一体化进行专题研究,发表系列相关研究成果.如,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系列文章《不能硬将"校企"强扭为"一体"》、《职业教育如何才能服务好农业科技创新》、《高职人才培养的"三个样式"》、《产教如何才能水乳交融》、《专业群可以这么建》和《破解千校一面的利器》、《高职教育的"本色"》等等,《光明日报》发表《职业教育如何让人民满意》,全面总结了学院校企一体化建设的成果,被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中国校长网、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专题网等以及众多高职院校网站转载,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在国内引起较大反响,提升了学院的影响力.
2012年高职所牵头研究的《高职产教结合与校企一体化的研究与实践》荣获学院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基于校企合作一体化的高职教育流程研究》荣获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首届优秀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高职所重点参与的《高职产教结合与校企一体化研究与实践》课题获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4年度重点课题立项.
(二)探索校企合作途径,服务社会发展
高职所基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主动开展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研究.构建"五位一体"联动机制,("五位"指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科研、市场)形成合作的长效机制.学校、企业、社会以市场契约化为纽带,形成内在的融合,学校通过园区化建设,使学校的教学平台与企业的生产性平台共为一体,实现"产"与"教"过程的融合、学校与企业共同发展,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完善责权利的分配机制,通过利益互赢、责任共担、契约化管理确保校企深度合作.校企合作中行业企业指导是教育服务的基础.行业企业指导高职人才培养,意义在于把脉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匹配、教育过程设计、教学质量评估、学生就业创业帮扶等.教育服务理念下的行业企业指导,既表现为学校专业教育化水平切实得到增强,而行业企业技术人才在合作中又得到新知识新技术的研修和提高;在合作的平台上,行业企业能适时将高校优质资源推引进行业企业,使之共享并得到实惠,师生在服务过程中学以致用,训练技术、研究课题,可谓相得益彰.多年来,主动争取行业企业的引导,学校收益颇丰.
教育服务与区域文化相融合,在社会服务中实现教育效益最大化.文化服务是高校社会服务最具代表性的特质服务,引领先进文化就是高校的根本职责.高职所充分利用校内资源,配合学院刘基文化研究所、永嘉耕读文化研究所、温州传统工艺美术研究所等机构,合力开展区域文化的研究.联合刘基文化研究所开设"刘基文化"选修课,将文化研究与高职教育相融合,以提升学生人文精神.积极推进基于"刘基文化"的人文教育与文化创新一体化建设,在学院学报开辟"刘基文化研究"专栏,成为"刘基文化研究"学术主阵地.同时以刘基文化研究为载体,推进区域诚信文化研究,文化育才,在高等教育创新实践中塑造文化品牌.
(三)以教学研究为重点,助力学校教学改革
高职教育改革的创新驱动,教学是重中之重.自成立以来,围绕教学改革,高职所从理论深度和实践广度方面加强了系列研究,尤其是结合学校办学模式转型,针对"学园城联动"体制和平台的建立,致力协同育人理念、工学教学流程及组织、产教融合理论、教学质量监控及保障等分主题研究,为推动学校的教学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持.主要成果大多发表于中国教育报及相关学术期刊.
1.提炼和建构校企一体化教育流程体系
本流程的意义揭示了学校、企业、学生三主体的"粘合点"是"三力",多主体的目标诉求为"五共",产学的课程与教学为"四化",流程监控与质量评估为"四度".这一模式试行3年来,深受学校和教师、学界的好评.(如图1所示)[1]
图1 校企一体化教育流程体系
2.提炼和建构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的生态体系
针对社会与学校的人才需求与培养,产业链和专业链、课程链和技术链、能力链和人才链的内在机理,从教学与生产、生产与教学揭示并建构了基本理论体系."体系"依据"教学性生产"与"生产性教学"两大生态系统,将专业人才的协同培养与校企合作的产业发展结合起来,走出了传统的封闭式办学,改变了想当然的专业设置、唯课本教学、教室里练技术等现象.(如图2所示)[2]
图2 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的生态体系
3.提炼和建构校企一体化的质量保障体系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学质量如何保障,教学管理及评价十分重要.针对此,高职所分别建构了相关体系,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及考核提供了重要支持.(如图3所示)[3]
图3 校企一体化的质量保障体系
启示: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理当也是高职所服务的重点.教学服务,必须有行家的视野和学术境界,研究教学的本身就是服务教学,在服务中研究,在研究中服务,这是高职所工作职能的特点所在.高职所价值体现,服务好教学是标志.创新是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的永恒动力,也是教学的生机所在.高职所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者,更是验证的实践者,"研"与"教"并重,不可缺一.
三、服务教师:专业化成长"导"与"辅"相兼
高职所服务教师,最核心的是服务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师成长中,教学研究能力、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培育等都关系着教师的成长.利用高职所的平台和资源,服务好教师专业化成长,也是本职工作中的一部分.
(一)教师科研帮扶
教师工作是一种富有创造性质的劳动,开展教研也是教师职业能力必备的素质.多年来,高职所承担了系列的学校教师科研培训,特别是"高职教师的教与研"是学校新入校教师必须学习的讲座,已经成为学校教师培训的一个品牌.依据学校的要求,高职所牵头,全面负责全院教师教育综合能力的帮扶工作.高职所充分发挥校内外专家队伍资源的优势,采取科研质量帮扶、院刊提升帮扶、外联专家帮扶等多种措施和渠道,进行结对指导、分层帮扶.帮扶的内容有职称晋升规划、论文写作指导、研究方法指导等,因人而异,按需个性化定制.2012年高职所牵头与北师大职教研究院合作,成立以青年教师为对象,全面提升教师综合专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师帮扶项目组,专事学术交流和教学研究,服务于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项目启动至今,效果开始显现,仅帮扶的青年教师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成功申报省级及以上课题10余项.更多的青年教师在导师的指导下学做科研到会做科研的成长周期缩短,立足高职教育形成科研意识,掌握具体的科研方法和技术,对学校、对个人都是有益的大好事.
高职所还有一个重要的帮扶平台是学校学报,这是一份具有国家正式刊号的学术刊物,在内部体系中学校将学报编辑部隶属于高职所.在服务宗旨的导向下,学报定制了许多个性化栏目,如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创新、地方服务等主题研究,以此广泛发动教师开展教研的积极性,从而大面积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同时,以主题研究和撰写论文为纽带,高职所尽可能将帮扶做到让教师满意,有的哪怕只是一个研究想法,通过与教师耐心交流,梳理思路,共同策划研究路径和课题申报,实施过程及结题报告论文撰写中又加强适时指导.很多教师为此深受感动.据统计,在2011-2013年,共载文263篇,其中校内教师发表174篇,占比66.16%.在公开发表论文的校内作者中,年轻教师占绝大部分.其中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全文转载,多篇被索引.
(二)教学指导
教学是教师的中心工作,教学帮扶也是高职所服务宗旨的中心工作.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是教学既是艺术又是科学的魅力所在.高职所研究教学,首先自己要走进教学,熟悉教学.多年来,学校开展各类教学比赛、专业建设评选等工作,高职所都是主要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这类工作极为繁杂而又琐碎,但学术成分和技术要求并不低.以下仅举两例课赛指导,足见研究性教学指导的成果仍然喜人.
2013年,根据第十届杭钢集团公司青工岗位技能大赛说课比赛的要求,高职所参加和组织参赛教师的指导.由于对教材的深度分析、个性化教法设计、以及课程专业化的提炼到位,本次比赛我院参赛教师获得前6名中除第五名外的全部名次.2014年高职所负责业务指导我校参加浙江省高校(高职高专)微课教学比赛,效果显著,我院参加第二届省高校(高职高专)微课教学比赛的两位教师获得一等奖.
启示:指导教师做好一个课题,该教师职业生涯中就会知道如何去做这类课题,慢慢就会旁通怎样做课题;指导教师写好一篇研究论文,教师就会知道第一手资料如何找如何用、主题如何提炼、文路如何设计;同样,上好一节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指导教师精心设计并上好一节课,意义也非同一般.这些基础素质,对于教师将终身受用.高职所工作有定位,但在服务宗旨下,服务教师科研无巨细,只要有益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高职所都责无旁贷.
服务宗旨是高职院校教育研究所生存和发展的"根"与"本".之谓"根",是因为研究的灵感和内容来源于实践,只有将研究触角深深"扎入"到学校鲜活的教育土壤和丰富的教育创新实践中,教研之树才会长青,才能结出"正果";之谓"本",是因为高职所的研主要是"研与致用",是学校发展和治理的重大问题诊治,"研"为学校所"用"乃是为社会所用的初始.概言之,高职所服务宗旨可归为"三气诀",就是服务学校必须把准"天气",即国家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要紧扣学校的发展战略和内涵发展、服务社会的需要;服务教师要接"地气",即专业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要结合;服务教学要融通"人气",即整合优化学校资源,形成助推学校发展的合力.高职所点虽小可谓面很大,服务宗旨是理念,更是行动,高职所工作不可懈怠.
[1]贺星岳,邱开金.高职院校校企一体化教育流程的研究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
[2]邱开金,王丽英.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发韧:行业链、专业链与学业链的融通[J].职教论坛,2010(21).
[3]邱开金.高职生产性实训教学规程及质量监控[J].职教论坛,2009(2/下).
(责任编辑:贺星岳)
The Research on Positioning and Connotativ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stitute--Taking Zhejiang Industry&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QIU Kai-jin,QIU Xu-guang
(Zhejiang Industry&Trade Vocational College,Wenzhou,325003)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stitute works as an academic organization combining with administrative function.However, how to position its function and how to promote its connotative construction are worthy to be studied.It should be service-aiming,that is to say,serving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serving teaching and teaching reform,serving teachers'professional growth and serving to promote students'all-round development.These are the principle which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stitute persists in.And its connotative construction still remains essentially the same despite all apparent changes.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positioning;path;performance
G718.5
A
1672-0105(2015)01-0001-05
10.3969/j.issn.1672-0105.2015.01.001
2015-02-18
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4年度立项课题(校联会[2014]6号)《高职产教结合与校企一体化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之一
邱开金,学士,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高职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教育;邱旭光,硕士,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高职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