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新思路
2015-09-19罗明勇
罗明勇
自高中新课改以来,关于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议论就一直没有停歇过。多年实践已证明,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核心目标的学科课程体系,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影响正被逐渐弱化,社会日益增加的信息科技发展需求与落后的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矛盾在快速扩大,信息科技领域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无法满足创新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有学者提出,要将信息技术素养替代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这既有利于建设适应不同学段学生学习的信息技术学科基础体系,促进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又有利于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多年来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实践及教育信息化工作,笔者深刻感受到现代信息科技对信息技术课程带来的冲击。
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诉求,也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基本素养,应作为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渗透到基础教育的各个学科,在实施策略上可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整合来实现。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信息素养可以作为培养的目标之一,但不宜长期作为核心目标。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为课程的核心价值,并辅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将有助于高中技术领域课程目标的统筹,有助于培养与信息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础性人才,有助于高中阶段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提出了以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思路。
指导思想
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为宗旨,树立不拘一格培养人才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选择,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学生多元需求。
在技术领域下,应构建具有包容性的,促进学生认知与实践、设计与创作的课程体系,以适应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对基础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促进教师、学生与课程的共同发展。
此处提到的包容性,具有双重含义,即课程内容既要体现出对学生认知及个性发展差异的包容,又要体现出对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差异的包容。只有基于这样的共同认识,才能构建出一个基础稳定、灵活拓展、面向人本发展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
建设思路
基于项目式学习理论与现有技术课程标准,打破现有课程按模块建设的思路,构建以项目为主导的课程结构。在项目设置上,构建基础型、拓展型与研究型三类项目。在课程实施上,整合资源,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选择。
1. 基础型项目
基础型项目为必修项目。重在揭示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核心原理、知识与技能,以及探寻引领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与新方法,促使学生在掌握学科基本技能与应用的基础上,对学科基本原理的理解及现代信息技术本质的认知。
内容设置上,将以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学科知识体系为背景,以信息数字化、计算机技术、网络应用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为核心,构建基础项目或内容,促使学生掌握该学科应有的基础知识、技能与方法。
基础型项目学习后进行学科基础考核。
2. 拓展型项目
拓展型项目为必选项目。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或在基础型项目学习中所获得的认知、技能或体验基础上,为发展学生在技术领域中某一方面的志趣或特长、提升其技术素养与创新实践能力而构建的学习项目。
内容设置上,根据国家课程标准所涉及的课程,设置项目方向。根据各方向特点,设置具有简单综合度的系列项目,供学生选学。
在操作上,学生需要选择项目方向,并在项目方向下任选项目进行学习。
3. 研究型项目
研究型项目为选学项目,供学生学习与研究。
项目来源一是教师提供实用型、具有较高综合度或较强专业性的项目方向,供学生选择研究题目,并进行创造性实践。二是来自于高校实验室中的部分项目。三是由学生提出设想,学校营造条件、搭建研究平台的项目。
此类型项目适合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学生学习。
(1)学生具有一定的学科基础,并在基础型项目学习中表现出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与探究精神,且学科基础测试良好。
(2)学生已具有学科专长,学科基础测试合格。
(3)学生的学科基础测试优秀。
实施办法
在内容建设方面,将按国家设置的4学分修习规定,根据前面设置的项目类型,提供若干可覆盖现有课标内容的项目,并增设与信息科技有关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应用内容;在课程修习方面,将根据学科基础及学生志趣发展,提供必选、限选与任选三种方式;在课程实施上,力图通过项目学习方式,展开系列教学活动。在达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基于项目的纵深学习机会,从而促进学生对学科内容的深层认知,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及其自身个性发展。
1. 课时及学分安排
基础型项目修习时长为36课时,记为2学分,为学生必修内容,即所开设的系列项目均为学生必选项目。
拓展型项目修习时长为36课时,记为2学分,为学生选修内容。拓展类型项目将根据信息技术学科发展领域,分别设置若干项目,学生至少应在两个领域下分别选择某一个或多个项目修习,即所开设的系列项目为限选项目。
研究型项目修习时长设置为弹性时长,将为学生在学科内的个性发展提供平台。此类型项目为学生任选项目,对参与此类型项目、确实学有成效的学生,根据课时修习量及项目考核情况,对考核合格的学生,将按每学分18课时的修习量计算其所获学分数。
2. 课程实施说明
课程建设:对比课标内容,在课程的内容建设层面,主要有以下主要变化。
此课程建设思路已包括通用技术课程中与信息技术交叉的部分内容。在操作层面,可在学校信息技术学科教研组的统筹下,由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专长,牵头负责建设符合课程建设思路的项目课程,并形成可操作的项目内容方案;在教研组统筹下,最终形成相应的项目课程。
修习时间说明:课程总体修习时长与课标要求的时长一致。
学生选课安排:在保持现有课时不变情况下,可根据师资及学校场地情况,安排两个或多个班级在同一时间选修多个不同的项目,充分实现学生的选学操作。
建议与思考
首先,结合社会发展背景,技术对社会的发展与革新已起到决定性作用,在开放性环境中,现已步入了以个体为单元的创新时代。技术课程既应满足学生个性发展,更应加强技术课程的泛在学习与综合实践。
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就应有个性发展空间,在有限的时空资源与人力资源条件下,自然就有对资源整合的诉求。据此,提出如下技术课程延伸改革的建议,即打破技术领域课程的学科概念,打破学科概念下的课程认识观。以人本发展为导向,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为中心,统筹各课程模块与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课时,开设满足学生志趣发展的项目,促使学生在技术领域中的学习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还能进行综合实践。同时,统筹安排技术领域课程的师资,促使教师结合自身专业特长与发展期望,展开项目研究,促进其专业发展。希望学校及相关主管部门能就课程建设的创新实践给予资助或鼓励。
其次,建议提出鼓励或激励措施,通过项目促使技术与艺术在专业上进行创造性融合,构建具有吸引力的项目课程,更好地促使学生创作。
再次,建设激励机制,构建系列微型项目学习或促进学生认知的资源(可以来源于教师,也可以来源于学生的创作),并以软件平台方式呈现,以营造良好的数字资源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学习与分享。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