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健康促进服务体系的构建

2015-09-19

湖北体育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运动体育活动

杨 栋

1 体育健康促进概念的界定

健康促进是指健康教育以及能促使行为与环境改变的政策、法规、组织的结合体,它是影响、教育人们健康的一切活动的全部过程。健康知识的传播、不健康行为的干预和行政手段的结合是健康促进的核心,政策、法规和组织等行政手段的强有力支持则是健康促进的根本保证。体育健康促进是健康促进的一项重要内容,具体是指以改善不同人群的健康状态为目的,以体育干预为手段,养成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促使人们形成有益健康的体育意识;完善体育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过程。换句话说,体育健康促进是利用体育手段来优化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过程;通过体育健康的宣传教育,使人们形成符合健康要求的体育意识;通过对运动不足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干预,科学选择和开展针对不同人群特点的体育活动[1],在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和氛围支持下,结合生活、工作和学习环节,将体育锻炼融入到生活细节中,达到增进健康、控制疾病发病率的目的。

2 普通高校体育健康促进服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2.1 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党的十六大把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素质并列为民族的“三大素质”,并提出要“明显提高国民健康素质”的建设目标。大学生群体作为我国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素质,然而在健康素质上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心理问题凸显,身体素质也出现了连年下滑的趋势。随着健康促进工作的不断深入,体育应发挥其应有的意义,倡导、动员人人参与,构建体育健康促进体系,为人们形成体育行为,全面提高和改善健康状态提供系统保证[2]。此外,在体育健康促进的实施中,不仅应加强体育健康促进的宣传教育,而且要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身体练习环境,创造适宜的运动氛围,这些都将有助于培养身心健全的高素质人才,进一步推进“国家健康”战略的顺利实施。

2.2 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普通高校体育职能

体育健康促进服务体系的构建为普通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个系统模式,这种探索性研究将使高校体育职能得到更好地发挥,可以为体育健康促进工作提供方法上的指导,因此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同时,体系中三级指标的建立也使得体育健康促进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2.3 有助于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服务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卫生工作的重点也由以病人为中心转移到以普通人群的健康促进为中心,将疾病控制的重点放在了对各种慢性病的多种致病因素的综合干预措施上,尤其是对缺少适当体育活动的生活方式给予了特别关注,由过去单独的“治”转变为“防治”结合,充分发挥“一级防御”的重要职能。我国制定的《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年)》中,明确提出了“通过倡导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控制疾病的发生率”的呼吁。构建体育健康促进服务体系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体育、卫生系统的健康促进理念;有助于保证长期、系统地开展体育健康促进的措施;有助于打破部门和行业间的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参与,动员全社会共同为提高人民的健康素质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助于成本最优、效益最大地建设人类健康社会。

3 普通高校体育健康促进服务体系的构建

3.1 研究的基本框架与核心内容

高校体育健康促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要完善体育锻炼设施、培育良好的锻炼氛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运动支持性环境;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体育健康教育,培养他们的锻炼动机、掌握基本运动技能;个人要认识到体育健康促进对自身的重要意义,将体育融入到生活中,形成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同时学校要在组织、资金、人才上给予体育健康促进提供保障,以便更好地达成体育健康促进目标。

图1 体育健康促进服务体系基本框架

3.2 体育健康促进目标体系的构建

高校体育健康促进目标体系是体育健康促进服务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主要由培育锻炼支持性环境、加强体育健康教育、形成体育生活方式三部分构成。

3.2.1 培育锻炼支持性环境

已有研究表明,锻炼环境是影响运动坚持性的一个重要外在因素。舒适的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锻炼动机,对锻炼行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1)体育设施保障

图2 体育健康促进目标体系

①开放的体育场馆。我国学者霍兴彦在一项针对我国青少年体育参与制约因素的研究中,指出青少年所希望达到的13个选项中,“希望有充足、方便的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方便体育活动”的选择率位于城市学校和乡镇学校的第一位[3],可见青少年对运动场地、器材的渴望之情。除了体育场馆、设施缺乏以外,有的场馆限时开放,对于课程安排较多的学生来说可能就错过了锻炼时间,另外有的场地如网球、羽毛球等实行有偿使用,这对那些家庭条件较差但又想进场锻炼的学生来说只能望而却步了。

②完善的体育设施。随着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兴的体育项目,如攀岩、轮滑、滑板等,这对于喜爱新生事物的大学生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诱惑力与感召力,但遗憾的是,很多高校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而无法给学生提供这些运动设施,使他们的锻炼热情受到很大打击。

2)活动组织开展

①活动组织常态化。体育竞赛是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加强心灵沟通与交流的有效手段。作为学生的上级管理部门的学校和院系应经常组织各种赛事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同时要根据学生和学校的特点,遴选一到两项深受学生喜爱的传统体育赛事,每年定期举办一次,使比赛常态化。这对提高学生锻炼积极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②活动组织网络化。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特别是QQ、飞信、微信等网络平台为信息的交流提供了极大便利。人们可以通过它们发布赛事信息,同时可以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使比赛组织更加完备。

③活动组织规范化。活动开展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水平,在经费投入、前期宣传、比赛策划、比赛安排、人员配备等方面都要努力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对活动造成的负面影响,使活动的开展能够得以顺利进行。

3)锻炼氛围营造

①体育文化氛围。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对普及体育知识,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能起到文化引领作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锻炼行为。

②体育锻炼氛围。锻炼氛围能够起到榜样作用、带动作用、激励作用和教育作用[4],是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重要因素。个体能够坚持锻炼的主要原因为个体间的交流,后者是人际关系形成的关键。周围体育锻炼氛围越浓,个体对体育锻炼的认知程度就越深,有利于积极情绪的产生,使体育锻炼者更好地坚持体育锻炼[5]。

3.2.2 加强体育健康教育

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同时也是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6]。但遗憾的是很大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在中小学阶段从未或很少接受过正规的体育教育,他们的锻炼理念、运动技能等尚处于空白状态,这就更加要求我们一定要上好体育课,并努力达到以下目标。

1)强化锻炼意识

①积极的锻炼态度。态度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它具有内隐性特征,是内在的思维活动。人们对体育的态度决定了他们对体育的亲疏。态度积极的人会主动参加各种活动,甚至在缺少场地、器材等条件下也会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利用现有条件开展适宜的体育活动。态度消极的人,即使被迫参与了体育活动,也不会主动融入活动过程中,更不能愉悦身心、获得预期效果。高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积极的体育态度,让他们真正感知体育、享受体育。

②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体育价值观是人们对体育价值的一种信念,它是人们对体育在健康促进作用中重要与否的一种基本观念,制约着人们的体育行为。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高校体育仍然处于“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这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对体育价值认识的偏差,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体育教师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自身体质健康现状以及会由此带来的潜在性危害,树立危机与忧患意识,真正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2)掌握锻炼方法

①身体素质练习方法。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我国家庭结构发生变迁,呈多元化发展趋势。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父母或祖父母对子女的溺爱和教育观念也随之变化,导致他们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意志品质的弱化和缺失[7]。在体育课上,学生尤其是女生最怕中长跑运动,有些学生800m跑下来就出现了恶心、呕吐、心慌等强烈的生理反应,这种难受的运动体验会在练习者的大脑中留下一种印记,下次一想到中长跑就会产生畏惧的感觉。其实并非学生身体不能承受这样的运动负荷,而是由于学生平时过于缺乏身体素质锻炼,使速度素质、弹跳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等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从而导致体质的整体下滑,所以我们平时就要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身体素质练习,教给他们一些具体方法,逐步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②运动项目基本技能。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使学生掌握一到两门运动技能。在教学时要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使他们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增强自我效能感,从“要我练”变为“我要练”。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进行锻炼,运动技能也会逐渐得到提高。

③掌握基本运动处方。大学是不同于中学的一个特殊阶段,大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和诉求。对于体育来说,他们希望掌握个性化的锻炼方法以满足自身的需求。有的人想减肥塑身、有的人想健身健美,这都需要掌握相应的运动处方,根据自身身体实际去选择适宜的锻炼方法。

3)提高锻炼效果

①运动技术的提高。由于我国升学制度的特殊性,很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在中学阶段体育课开设不全或被挤占的情况较为普遍,导致了他们运动技术停滞不前甚至倒退。进入大学,很大一部分学生运动技术仍然处于一穷二白的境地,所以需要我们耐心指导,尽快提高他们的运动技术。对于那些本身运动技术较好的学生,应区别对待,使他们的运动技术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②心理环境的改善。一般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个体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并与社会规范能够保持同步[8]。目前,大学生面临一系列困扰,如环境和生活条件的不适应;学习和考试的压力;人际关系或异性关系的处理;就业与择业的困惑等。由此诱发的精神紧张、情绪低落不稳定、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孤独感、失落感、忧郁、烦恼等心理障碍问题日渐增多,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和身体健康[9]。大量研究结果显示,体育是促进各类人群心理健康的有效方式。王润平的一项研究表明,体育促进对心理健康呈现运动程度和性别的显著差异。中等偏上运动量对男生有较好的心理健康效应,中等偏下运动量对女生有较好的心理健康效应,长期坚持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锻炼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10]。这对利用体育运动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③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个体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个体正是通过学习、交往、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等形式的活动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并逐渐成为有个性的、成熟的社会成员。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生理、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特殊时期,是从不成熟过渡到成熟的重要转折期,极易发生适应不良行为[11]。已有研究结果显示,体育锻炼能够提高参与者的人际交往能力、道德约束能力以及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所以我们应充分利用好大学体育这个平台,努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2.3 形成体育生活方式

1)结合学校体育

①每周2-3次的锻炼。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这对于身体各项机能处于鼎盛期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实践证明,科学的规律性体育锻炼能有效改善人体各器官功能、促进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增加健康存量,为个体身心健康均衡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而每周2-3次的体育锻炼对学生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②积极上好体育课。每周一次的体育课是学生获取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能、培养锻炼意识的主要渠道,但遗憾的是,现在有很多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有的学生选择逃课、有的即使去上课也是无精打采,毫无兴趣可言。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体育课的主导者教师来说,优美的示范动作、幽默诙谐的语言、独特的人格魅力都是吸引学生认真上课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强化自身的运动技能、增强感召力,使学生真正喜欢上体育课。

③积极参加体育竞赛活动。体育竞赛是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形式之一,能促进队员之间的交流,提高运动竞技水平。但对于广大学生来说,参加规模大、层次高的竞赛活动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为了能让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享受运动的乐趣,学校各职能部门、院系以及社团组织应发挥自身的优势,组织一些对体力、竞技水平要求不高的趣味比赛、社团活动,让那些想参加竞赛的同学都能够展示自我,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

2)和社区体育相结合

①利用健身路径进行锻炼。寒暑假等节假日期间,绝大部分学生都会回到自己的居住地,由于缺乏教师的指导和监督、缺乏锻炼氛围和同伴支持,很多学生在家都是以睡懒觉、看电视、玩游戏的方式打发时间。我国学者王辉的一项研究显示[12],寒暑假期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在校时相比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说明很多学生还未真正形成体育生活方式,还未将体育融入到生活之中。所以我们应加强行为教育,建立“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锻炼方式。在社区可以利用现有的健身路径如各种健身器材、篮球场、网球场等进行锻炼。

②积极参加社区体育竞赛。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体育认知度的逐渐增加,社区体育现在也开展的越来越好,社区内部、社区之间会经常组织一些友谊赛、交流赛,不仅锻炼了人们的身体而且增强了相互沟通。大学生体力充沛、头脑灵活、富有挑战性,应主动参与社区的各种竞赛活动,这样既丰富了业余生活又展示了自我,同时也可以在比赛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以便回学校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完善和提高。

③协助社区体育活动开展。由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有些地区的社区体育尚处于起步阶段,社区并没有配备专职的体育指导员,这严重制约了社区体育的开展。而大学生思维活跃,富有朝气,敢想敢干,有的学生自身运动技术突出,又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这样就可以充当临时社区体育指导员,指导协助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

3)和家庭体育相结合

①和父母一起锻炼。大学生放假回到家,使家庭结构变得更加完整。除正常的生活、学习外,在休息时间陪父母打打球、跑跑步也是不错的选择,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还可以享受难得的天伦之乐。

②指导父母进行锻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长大后,也可以将自身所学、所悟、所感对父母进行“反哺”,如有的父母想参加锻炼但苦于不知道该怎样锻炼,这时你就应该给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教给他们一些感兴趣的运动技能和锻炼方法。

3.3 高校体育健康促进保障体系的构建

3.3.1 组织保障系统

高校体育健康促进是一个跨部门的动员过程,良好的组织管理有助于加强相关部门的协作,齐心协力促进学生的健康。高校体育健康促进开展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组织管理部门,只有建立学工、团委、院系、社团等各部门的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更好地保障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3.3.2 资金保障系统

体育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除了学校以及各部门的拨款外,组织者还应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多渠道筹措资金,如利用企业冠名、赞助、校友会捐款等,为比赛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3.3.3 人才保障系统

高校体育健康促进,人才是关键。体育赛事的组织、活动的开展都需要既有责任心又具备扎实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支持。在高校,除了利用好体育教师这一优势资源外,我们还应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培养一大批具有较高体育素养的志愿者和服务人才,为赛事和活动的开展提供策划、宣传、组织、裁判等技术支撑。

4 结语

高校体育健康促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有助于提升学生健康水平,释放精神压力,优化生活方式,提高生活满意度。体育健康促进目标体系的构建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主导作用,应充分发挥其组织、资金、人才优势,给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设施、经常性地组织开展活动、营造浓厚的体育氛围。同时也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是教授给学生体育技能,而且在体育意识的树立、锻炼方法的掌握和提高锻炼效果上下功夫。作为学生而言,自身的努力是取得体育健康促进效果的最主要的内部动因,在校时做到和学校体育相结合,放假回家时做到和社区体育、家庭体育相结合,将体育融入到生活之中,形成真正的体育生活方式。

[1] 吕东旭.体育健康促进在建设健康城市中的作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7).

[2] 杨 栋.体育与健康促进[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

[3] 霍兴彦,郇昌店,肖林鹏.我国青少年体育参与的制约因素及应对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12(3).

[4] 潘秀刚,陈善平,张中江,等.体育社团大学生锻炼行为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3).

[5] 刘微娜,周成林,孙 君.青少年户外运动动机对运动坚持性的影响:运动氛围的中介作用[J].体育科学,2011(10).

[6] 窦 健,李 兵.高校体育课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3(2).

[7] 陈玉忠.关于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若干社会学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7(6).

[8] 唐立慧,郇昌店,唐立成.我国体育健康促进研究述评[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3).

[9] 黄小波,李一玉.高校体育与健康促进相关问题及策略研究——以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为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1).

[10]王润平.中学生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1998(10).

[11]杨 栋,谭志刚,周贤江.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普通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体系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2).

[12]王 辉,张玉红.大学生寒暑假期体质健康水平变化及体育锻炼情况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2(3).

猜你喜欢

运动体育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不正经运动范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