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人物外貌跃然纸上

2015-09-18吴应海

新作文·初中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外貌乞丐老头

吴应海

导语:

人如其面。精彩的外貌描写,往往能让人物个性特出,给读者难以磨灭的印象。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外在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情感的一种写作方法。在写人记事类文章中,外貌描写是最常见的写人方法之一。

【精彩片段】

老人消瘦憔悴,脖颈上有些很深的皱纹。腮帮上有些褐斑,那是太阳在热带海面上的反光造成的良性皮肤癌变。褐斑从他脸的两侧一直蔓延下去。他的双手常用绳索拉大鱼,留下了刻得很深的伤疤。但是这些伤疤中没有一块是新的,它们像无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一般古老。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古老,除了那双眼睛,它们像海水一般蓝,显得喜洋洋而不服输。

(《老人与海》)

品析:《老人与海》是现代美国小说作家海明威于1952年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塑造了老渔夫桑提亚哥坚强不屈的性格。上述片段对老人的外貌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描摹,从“脖颈上有些很深的皱纹”,到“他的双手常用绳索拉大鱼,留下了刻得很深的伤疤”,再到“那双眼睛,它们像海水一般蓝,显得喜洋洋而不服输”,无不告诉读者,这是一个饱经风霜、乐观坚强的老渔民。细细品读这些文字,桑提亚哥的“硬汉子”形象仿佛就浮现在我们眼前。

【技法讲解】

人物活则全文活。那如何去描写人物外貌,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令人难忘呢?

一是要写“准”。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更没有两张相同的脸蛋。外貌描写最基本的一条要求是,通过仔细观察,准确把握人物的外貌特征,然后再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借助你的文字,要能让阅读者如睹其人。

我们来看朱自清《背影》中的一个片段:“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在这几句话中,作者抓住父亲的衣着颜色来描写父亲的背景,特征鲜明,准确生动,令人难忘。

二是要写“细”。要想让外貌描写栩栩如生,个性鲜明,就必须要有选择性地抓住人物外貌的某一细微之处,比如眼睛、眉毛等,进行仔细描摹,深入展示人物特征,巧妙折射人物性格。我们来看阿累《一面》中的肖像描写:

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这个片段,抓住鲁迅“瘦”的特征,越写越细,脸色、头发、长衫、胡须等清晰可见,折射出了鲁迅先生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三是要写“活”。一方面,要把人物的外貌描写与其他人物描写结合起来,让人物描写在衬托中显得更鲜活;另一方面,要善于运用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来描写人物外貌,让语言变得更优美,人物外貌变得更生动。我们来看马克·吐温《百万英磅》中的一个片段:

他笑着接了过去,这是那种无处不在的笑容,笑里有皱,笑里带褶,一圈儿一圈儿的,就像往水池子里面扔了一块砖头;可是,只瞟了一眼钞票,他的笑容就凝固了,脸色大变,就像你在维苏威火山山麓那些平坎上看到的起起伏伏、像虫子爬似的凝固熔岩。我从来没见过谁的笑脸定格成如此这般的永恒状态。

这一片段,写伙计看到百万英磅后的不同面部特征,由于作者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非常形象地把伙计的势利表现了出来。

最后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在描写人物的外貌时,还要写得有条理。人物外貌包含的内容很多,从头到脚,都在描写之列。如果描写涉及到多个方面,最好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比如从上往下,或由下往上;也可先写主要的,再写次要的。

【满分作文】

那份不一样的真情

2014年长沙一考生

暮色沉沉,天空被细雨打湿。车站旁的快餐店,透着暖橘的灯光。店内客人三三两两,玻璃橱窗上凝结一层薄薄水雾,聚集成滴。我坐在桌边,埋头吃饭。

“吱呀”一声,吹进一阵冷风。我一抬头,玻璃门被推开了。一个老头收好伞,在门口地垫处反复蹭着脚上的泥水。老头六七十岁,戴顶布帽,黑色的袄褂被洗成了灰蓝。几个大布包压着他佝偻的背,空荡荡的裤管里支出两根干瘦的脚杆,一双黑脚套在塑料凉鞋里。

老头进门,并不直奔柜台,而是找了个没人的角落,默默地坐下。或许是来避雨的,我这样想着,便不再理睬。这时耳边传来一阵低低絮语,我淡淡地斜瞥了一眼。不知几时,老头竟站到了我身边。他花白的头发胡子,胡乱地糊了一脸;脸上像黄土高原一样,沟壑纵横。嘴巴一开一合,念念有词。倒霉!我心里闪过一丝厌恶——又碰上了乞丐。我收回目光,转过头,扔下一句硬邦邦的话:“我一分钱都没有了。”

我遇到的乞丐实在太多了,可到后来,发现他们全是假的,骗人骗得真真切切。记得曾有个长得慈祥的老太拉住我,称自己的车票钱被扒手偷走了,求我给几块钱帮她回家,我慷慨解囊。不料,接连几天我都碰到了那个老太,还是那个打扮,还是那个理由……

拉回思绪,却见老头正和服务员说着什么。他弓着腰,不断地点着头,一脸的笑容,脸上沟壑更深。“不是不给,是你不能在这儿吃……”老头卖力点头赔笑。这时我前面的一位女孩起身离开,玻璃门刚合上,老头竟然端起女孩的剩饭,狼吞虎咽起来。静静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我觉得脸越来越热。饭吃到嘴里,像是掺了沙,硌得牙疼。

曾听人说,乞丐是社会的毒瘤。前有东莞丐帮恶行揭秘,后有三里屯买花老人事件,乞丐这个特殊群体,早让我们失去了信任和同情。人们冷脸相对,也渐渐成了习惯。看着老人扒拉着快餐盒里最后几粒米饭,我感慨万千。乞丐是瘤,可也是长在城市上的肉啊!

包里还有一个面包,我鼓起勇气,扯扯老人的衣袖。“爷爷,给您!”说完,飞快地把面包塞进了他怀里。“吱呀”一声,我推开门,逃也似的离开了餐厅。这时背后又传来低低的絮语,我脑海中浮现出老人嘴巴一开一合,俨然一尊佛,吐着唤醒人们良心的梵音。

老师点评: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位老乞丐在快餐店避雨、吃剩饭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这位乞丐的同情之心,同时也揭露了因假乞丐太多人们已习惯性冷对所有乞丐的社会现象,令人深思。为了塑造老乞丐这一个物形象,作者对其展开了生动的外貌描写,比如“戴顶布帽,黑色的袄褂被洗成了灰蓝。几个大布包压着他佝偻的背,空荡荡的裤管里支出两根干瘦的脚杆,一双黑脚套在塑料凉鞋里”“他花白的头发胡子,胡乱地糊了一脸;脸上像黄土高原一样,沟壑纵横”“他弓着腰,不断地点着头,一脸的笑容,脸上沟壑更深”这些特写镜头,让人物栩栩如生,犹在眼前。endprint

猜你喜欢

外貌乞丐老头
老头与丫头
乞丐面
乞丐虎
外貌描写慎“化妆”
外貌与内在
现代乞丐
倔老头
非同寻常的乞丐
请你们,把我们的外貌还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