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企业发展与民族团结融合起来
2015-09-18许帆婷通讯员熊厚菊
□ 本刊记者 许帆婷 李 飞 通讯员 熊厚菊
在少数民族地区担任加油站站长,既不能放松油站日常管理工作,又要维护好民族和谐团结。
新疆巴州石油公司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里生活着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等多个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4%左右。多年来,巴州石油在拓宽业务、改进服务、扩量增效的同时,努力维护民族团结和促进地方稳定,涌现出了一批民族团结先锋模范。其中,第二届“感动石化”人物穆合塔尔、坚持“民汉一家”的优秀加油站站长艾力·艾山、焉耆县“最美青工”高建海是典型的代表。
穆合塔尔:坚守在沙漠公路上的民族站长
从北京领奖回来,穆合塔尔又投入到开着小配车、为周边农户送油到田间地头的日常工作中,有时候一送就是500多公里路,来回近10个小时。
在穆合塔尔看来,“感动石化人物”的称号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鞭策。农业用油比较分散,季节性很强,给周边农户送油已成塔河桥加油站站长穆合塔尔最主要的工作。每年的3、4月和11、12月,是农户最忙的时候,穆尔塔尔几乎每天都要出去送油。即使是淡季,他也要两三天往外跑一趟。每次出去,他身上都带着一两百张维汉双语名片。
巴州石油塔河桥加油站位于轮台县沙漠公路77公里处,离最近的县城有90公里,这里春天沙尘蔽日、夏天蚊蝇肆虐、秋天鼠患成灾、冬天寒风刺骨,周边只有十几户常住居民。在这里坚守了6个春秋,穆合塔尔没有丝毫怨言。聊起自己的成长,他在言语中更多包含着的是对中国石化深深的感谢。他说,自己刚加入中国石化时,作为当时见习加油站唯一的少数民族员工,在语言和业务上都有很大的困难,当时的站长为了让他能够在站上吃饭,更换了全部的餐具,还利用闲暇教授他汉语。身边同事的包容和示范,深刻地影响着他。
塔河桥位于两县交界处,流动人口多,民族背景和文化背景也比较复杂。穆合塔尔这位中国石化的“老人”在周边居民和加油站员工中有很高的威望。2014年,穆合塔尔被当地社区授予了“十户长”的重任,负责组织周边维吾尔、回、蒙、汉四个民族的十户居民共同学习民族政策和法律文件,团结一致抵制极端宗教,维护当地民族团结。
□ 穆合塔尔的工作一丝不苟。李飞 供图
在工作中,穆合塔尔与塔河边的胡杨为伴,时间长了,也被胡杨的美和坚韧深深吸引。闲暇时光,穆合塔尔喜欢雕刻胡杨。送油途中捡来的胡杨废枝到了他的手中,经过去皮、削刻、打磨、喷漆,俨然就成了一件艺术品。正是靠他如胡杨般坚韧的性格和一股子倔劲,塔河桥加油站作为新疆巴州石油分公司唯一全员维吾尔族的站点,销量从他来之前的每年1000多吨达到目前的3800吨。
艾力·艾山:为各民族客户贴心服务
每当看见油品配送车颠簸地驶入库尔楚园艺场,农户们都直腰起身,向车里的艾力打招呼问好。
又是一年农耕时节,有六、七万亩地的库尔楚园艺场变得热闹起来,艾力一边搭手帮农户干活儿,一边介绍着中国石化的油品优惠政策。在地里,落日的余晖把他的身影拉得老长。
“真正的客户服务,是想客户所想”。库尔楚加油站地处国道314线库尔楚收费站北侧高速路旁,四面戈壁,由于前方高速路设置了计重收费站,加上经济政策的变化,油品销售较为被动。为走出等待车辆进站的困境,艾力想了新办法,联系距油站8公里远的库尔楚园艺场,用小配车给周边的农户送油。
“以前去加油站加油,需要派出所开证明,手续十分复杂。艾力站长,你把油送到田间地头后,大家方便多了,省时又省力。”园艺场客户提力瓦尔一边给拖拉机车加油,一边和艾力聊着天。
艾力说,自己刚进中国石化时,口语交流很成问题,那时还只是加油员,在和客户说话时,往往紧张无措。后来他下定决心,把汉语恶补了一把。“他其实是个话多的人,一见我们闲着就凑过来聊天,我们就爱逗他结结巴巴说汉语。聊着聊着,他的汉语发音越来越清晰,别说聊天,读报纸都顺顺溜溜的。”站上的员工对站长现在的汉语水平竖起了大拇指。
库尔楚园艺场共有4000多人,爱说话的艾力认识了园艺场80%的人,知道哪些是本地人,哪些是外地人,哪些家庭困难,哪些家里要购买农耕器具、生活用品。每次送油的时候,艾力都细心记下农户的需求,在下次进地里时给他们捎去。渐渐地,大家有事没事都爱找艾力聊天。
提力瓦尔是园艺场的农户,在园艺场有800亩地,有几台大马力装载机和拖拉机,以前固定在中国石油购油,现在只认准库尔楚站加油。“他比较真诚,实实在在地为大家考虑问题,所以我愿意和他合作。”提力瓦尔如今是艾力最大的固定购油客户。
日子久了,艾力已是园艺场的红人,一周送油两次,每次都能带去新的资讯,给大家宣讲各项民族政策,介绍国企员工的发展优势,鼓励园艺场职工孩子到中国石化上班。今年3月,园艺场的古尼扎尔·艾合买提进入了加油站,并当上了加油站领班。
由于销售业绩突出,艾力接连获得区地两级公司“优秀加油站站长”“市场开拓先进站长”光荣称号,“其实没什么,就是多想一点,勤快一点。”他谦虚地告诉大家销售经验时,仍忙不停的想着下一个营销策略。
□ 高建海在给员工示范使用安全设施。高洁 摄
高建海:让各族员工亲如一家
“阿姨,您看大米放在哪个位置?我直接给您搬过去。”简单的询问后,高建海猫下腰一使劲,将25公斤大米扛在肩上,径直走进维吾尔族孤寡老人肉孜古丽家中。这一天正是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肉孜节。明净的天空下,来往车辆轰鸣,扬起一阵沙尘。
焉耆1号站位于焉河公路北侧314国道旁,周边全是少数名族居民。特殊的地理位置,让站长高建海明白,邻里和睦是做好加油站管理的有力保障。高建海带领站内员工制订居民帮扶计划,有针对性地帮助社区的孤寡老人。平日里,为老人搬运重物、打扫卫生、购买生活用品等;在节假日,又为他们带去米、面、油,陪伴他们过节。
“那次可真把我急坏了,多亏了高站长。”蒙古族的罗桂珍是在高建海站上加油五六年的老客户。去年冬天,她开车到焉耆县的临县博湖的时候,由于不熟悉情况,车跑着跑着就没有油了。情急之下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高建海。“天很冷,路也很远,高站长二话没说就帮我送油来了,”罗桂珍谈起这事,仍然难掩感动的神情,“高站长就像自己家人一样,挺贴心的。”
“客户是跑出来的!”这是高建海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卓玛泉刚上市时名气小,为了提高知名度,高建海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每次参加县政府的会议,高建海都带上卓玛泉,提前进入会场,摆放在桌上。几次会议之后,卓玛泉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现在县政府里用的都是中国石化的卓玛泉。”一炮打响了卓玛泉的名声,高建海的声音里充满了喜悦。
今年5月的一天,巴州焉耆回族自治县“最美青工”荣誉证书送到中国石化新疆巴州石油焉耆1号加油站。天空碧蓝如洗,站长高建海身着一袭蓝色工装,郑重地接过烫金的证书。通过县团委、县宣传部的层层审核评比,他在50 多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以第一名成绩荣获“最美青工”称号。
“他像儿子,时常孝敬老人;也像大哥,时刻照顾我们。”一号站记账员塔依尔江·司马义谈到高建海,便会发出由衷的感慨。
焉耆1号站是一个多民族站,站里员工有3个是汉族,3个是回族,6个是维吾尔族。在高建海的带动下,这些员工相互尊重,相互体谅,亲如一家。今年的古尔邦节和中秋节正好是连休。“古尔邦节期间汉族员工自发加班,到了中秋节少数民族员工又主动值守,这让我很感动。” 高建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