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价值观与泉州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

2015-09-17星梅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辩证统一核心价值观

星梅

[摘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地方文化精神中汲取丰富营养,成为涵养其价值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源泉。地方人文精神的建设和发展也应自觉的接受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进一步丰富自身内涵,彰显时代价值,为本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本文就核心价值观与泉州人文精神二者融合创新发展的价值关系做一个辩证思考,以期达到取得价值共识的目的。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泉州人文精神; 价值关系;辩证统一

闽南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已经成为泉州人文精神的文化基因,植根于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泉州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从中汲取丰富营养,成为其价值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源泉。泉州人文精神的建设和发展也应自觉地接受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进一步丰富自身内涵,彰显时代价值,为泉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本文就核心价值观与泉州人文精神二者融合创新发展的价值关系做一个辩证思考,以期达到取得价值共识的目的。

一、从价值关系上把握核心价值观与泉州人文精神的统一

(一)从价值内容上看,体现出社会主义特性和人类性的有机统一

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础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概括表达了当代人类的价值共识和对于优秀价值传统的继承。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通过其“社会主义性”去整合人类性和民族性。当代中国,价值共识的实质是促进核心价值观和多元价值观的辨证统一,使差异性的价值观为核心价值观的建构提供资源支撑,使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形态引领多样性的价值观,实现尊重差异性前提下的主导地位的确立。一方面,泉州人文精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提供了资源支撑与背景衬托,泉州人文精神中体现出爱拼敢赢,重义轻利,重乡崇祖、开放兼容等价值内涵,蕴涵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思想,这些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提供资源支撑。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本质体现,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和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这些要求为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尤其是为塑造良好社会风尚指明了大方向。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使社会成员摆脱在价值目标上的无序性、自发性的状态,引领社会主义社会多样化文化形态的健康发展,实现主导性与差异性的辨证统一。

(二)从价值主体上看,体现出国家、社会、公民三位一体的系统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公民层面的价值取向,规定着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它的最显著特征就是体现国家、社会与个体的内在统一。它通过塑造国家形象、彰显制度精神来获得人们的认同,并用以引导、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凝聚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向着共同的目标迈进。 正如习近平同志在北大会见青年学子时指出的那样: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相应的,核心价值观为地方人文精神的构建提供了基本思路,决定着地方精神文明建设内容和调整的基本方向。核心价值观看似抽象的共性话语,与具体的制度构架无涉,实际上并非如此。作为特定社会经济形态的观念表达,尽管其尽量使用全民性的话语,但其利益导向却明白无误。如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也指出了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1],与人们生产生活和现实利益密切相关的具体政策措施,要注重经济行为和价值导向有机统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实现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良性互动。泉州人文精神因为历史上及现实发展中的局限性,开放进取,爱拼敢赢,务实重商这些特点多集中于公民个人精神方面的体现,较少的涉及到国家利益和社会责任层面,造成对国家和社会的政治责任等意识在人文精神中体现不足,这些要求都成为泉州人文精神今后培养中应该吸纳融合的可取之处。

(三)从价值基础上看,体现出现实性和理想性的历史统一

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文化的成果,一方面,要看到其源于生活并对于现实有规范、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不仅要立足于“现实”还要着眼于“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健康生活方式和社会新风尚构建的先导性,表明我们党有信心也有能力用核心理念引领多元多样的思想文化,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求共识。从更深的层次看,还涉及到自觉性在核心价值观形成中的作用问题。这种文化自觉,最根本的就是工人阶级政党及其先进理论对于文化建设的引领 。进一步看,社会主义属于新生事物,其价值和生命力主要不是“积淀”在现存的事物上,而是通过不断开拓未来的发展加以展现。因此,必然要注重个人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理想性和现实性、公共性与个体性,需要在充分尊重每个人的生活理想及其精神需求的基础上,来凝练和提升当代中国人的共同生活理想。泉州人文精神根植于地方生活实践,可以成为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着力点,成为培养和引领群众意识形态的抓手。泉州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多元历史文化名城,是建立在始终保持着开放兼容的心态基础上,不断接纳异质文化形成的。“爱拼才会赢”作为泉州人的精神气质,已被全社会所公认。应该充分利用泉州人文精神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优势,构建核心价值观在文化主导上的优势。

二、在实践要求上把握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一)从发展方向上,坚持目标牵引与问题导向的统一

目标引领建设,问题推动发展,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行统一观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当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回应当下的社会现实诉求,是我们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都强调必须坚持目标牵引与问题导向的统一,努力指导工作实践、破解发展难题。破解发展难题,必须把握好了解情况、分析问题、研究对策三个环节,把问题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原因分析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2]。经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工作,把握问题的内在联系,达到了解全面情况的目的;分析问题,就是要坚持“两点论”,看主流、看大势,既要看到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积极方面,也要看到问题带来的不良影响,又要善于把发现的问题分分类、排排队、摆摆位,分清主流是什么,本质是什么,共性在哪里,难点在哪里,为决策提供正确而充分的依据;研究对策,就是要针对不同实际,区分具体情况,因人因事因时因地,拿出切实管用的办法,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破解发展难题。

(二)从选择路径上,结合地方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

要把主流价值取向贯彻到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成为我们每一个自觉自愿的行动指南和价值尺度,还有一个实践过程。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实际、融入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接受它,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3]构筑一种理论契合实践、传统融入现代以及主流结合大众的有效传播方式,培养一种文化实践与市场运行、思想教育与文化产品市场传播意识相结合的复合路径,势在必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可以借助文化实践衍生出来的文化产品这种载体来影响大众的思想观念和日常行为习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往生硬、灌输式的单一传播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借助表述方式的大众化、文化产品的市场化,这样才能更加深入人心,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传播路径的多样化、深入化。如奥运精神通过奥运衍生品的市场开发运行得到有效传播和深入,这种方式值得借鉴。《意见》中提到,加大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梳理和萃取中华文化中的思想精华,作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发扬光大[3]。

民间信仰的发达是泉州人文精神建设中不容忽视的因素。它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不容丢弃的大众文化资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必须正确运用民间信仰的社会功能,化解与社会主义道德相悖的东西。使之成为核心价值构建中可利用的重要文化资源。如泉港区与南安市政府在农村新文化建设中,推行“三堂建学堂”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农村地区中把民间文化培育成主流文化的一种尝试,同时也是民间文化对主流文化现实贴近的反映。将祠堂、庙堂、会堂改建成学堂,开展农村移风易俗活动,把“三堂”建设成为党的知识的培训点、各项政策的宣传点、科普知识的传播点、婚育新风的推动点、社情民意的汇集点,这种自觉性鲜明的展示了泉州人文精神中开放包容,有容乃大的特质。也使核心价值观找到了在农村生根发芽,开枝散叶的途径。

(三)从方法手段上,注重情感认同的心理基础作用

知识很难左右情感的生成,但情感却可以支配知识的可接受性。正确的道理并不必然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苏格拉底之死,孔子周游列国这些现象说明:理论的正确性与传播的广泛性并无直接关联。道理是否被接受不是理性活动所能企及的,这恰恰是感性活动,尤其是情感导致。正所谓有知识的人未必心怀善的目的,而一心向善的人未必具有知识,在这个意义上,恰恰是情感导致了认识与伦理的断裂,在“应当做什么”和“实际做什么”之间人们陷入了迷茫。要解决认识和伦理的对峙的最终办法,是要找出它们之间一种过渡和实现这种过渡的桥梁。这个桥梁在康德那里成为了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即“判断力”。康德认为,审美判断力可以用来构建社会性,因为判断力可以在情感上达成共鸣。正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如果道理的合理性不能为社会广泛接受,则不具备规范社会的能力;只看重道理的合理性却忽视道理生成的情感必然性,其道理也很难在社会领域发生作用。 十八大提出增强价值判断力就是一种审美判断力,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审美判断力在这里就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感性活动,即情感活动。为了使正确的、善的道理能为人们所普遍承认,必须重视情感的心理基础作用。可以说,没有感性活动做支撑,就难以真正达到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的目的。

台湾澎湖天后宫连续七年与泉州天后宫共同协作制作米龟,并在“乞龟”活动结束后将这些“平安米”分发给孤儿院、贫困户、孤寡老人等群体,既是对“乞龟”传统的坚持,也是用行动践行了妈祖的大爱精神。同时还满足了两岸文化交流的意义。这其中起着重要文化方法作用的就是两岸人民的心理契合因素,符合了对蕴含的美好意义想象。还有已举办八届的石狮蚶江海上泼水节,两岸同胞共度端午佳节,为泉州这座“东亚文化之都”再次添上百舸争流的内涵。两岸民众们把象征吉祥、幸福的海水,彼此追逐泼洒,以这种欢快的方式互祝吉祥,祈福求安。用传统的泼水、赛龙舟等方式把海峡两岸自古血脉相连。这些都体现了民间信仰出现了民俗化的趋势,开展移风易俗,创新民俗文化样式,形成与历史文化传统相承接、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新民俗,这也为新时期培育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

[注释]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3.

[2]刘奇葆.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3-5.

[3]同[1].

猜你喜欢

辩证统一核心价值观
平面设计中实用性与艺术性思辨
例谈散文中的借景抒情
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关系刍议
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谈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
从生命伦理视角看现代公民精神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