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意识形态建设的强势推进

2015-09-17周扬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十八大意识形态中国共产党

周扬

[摘要]十八大以来,面对经济全球化、部分党员干部信仰缺失、新的历史使命任务等方面对意识形态建设的挑战。我党通过不断深化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与实践、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有效筑牢了抵御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入侵的思想防线,为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理论自信和行动自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十八大;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

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1]同时,恩格斯还指出:“在它没有被认识的时候构成我们称之为意识形态观点的那种东西——又对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并且能在某种限度内改变经济基础。”[2]由此可见,意识形态建设受到经济基础和社会现实的影响,同时意识形态建设对经济建设和社会现实又会起到反作用。十八大以来,我党科学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深刻剖析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不断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化也同样进入深水区,全面分析十八大以来我党强势推进意识形态建设的具体表现、原因、重大意义,对于更好的推进意识形态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强势推进意识形态建设的具体表现

意识形态建设与国家发展和党的事业息息相关,需要不断创新才能与时俱进。我党在推进意识形态建设上始终遵循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同时十分注重用意识形态建设引领社会建设。十八大以来,基于意识形态斗争所面临的复杂环境和意识形态建设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党在总结意识形态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深化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工作。

(一)不断深化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与实践

我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不断学习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3]。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处于开放、多元、交织的国际环境,各种信仰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相互并存,要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我国建设和发展,就必须夯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其中关键的就是党员干部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断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同。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不能代表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4]党员干部从群众中来,同时作为领导者,必须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习主席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5]。只有党员干部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才会更有成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直不能丢,丢了就丧失了根。”[6]十八大以来,面对改革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我党及各级组织通过党校学习、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进一步夯实了党员干部的理论基础。其次,科研机构立足于我国现实情况,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科学观、历史观等纳入党的创新理论中来,相继出版了以《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与此同时,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活动等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际运用,进一步夯实了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认同和实践基础,也增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行动自觉。

(二)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意识形态建设不能离开人,也不能脱离人们存在的现实生活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基础”[7],“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项成果,同时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一项工作,只有不断深化才能夯实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新中国的建立,我国确立了以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奠定了政治前提、物质基础和文化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探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以“三个倡导”为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断和战略任务。“三个倡导”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是结合社会发展的最新概括,是在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和诉求的基础上,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提出来的。十八大以来,我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工作当作意识形态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推进,一方面,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另一方面,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使意识形态建设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真正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最根本的体现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马克思主义观。

(三)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是一种传承的意识形态,它游离于物质之外,但不会脱离于物质,同时也会随着物质的改变而改变。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精神生产伴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9]。精神生产就是意识形态的生产,文化建设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一个外在体现部分,对于经济建设的反作用不可忽视,正如毛泽东所说:“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10]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意识形态斗争环境,强势推进意识形态建设就必须推进文化建设,正如列宁所说“如果出征民族的文化高于被征服民族,出征民族就迫使被征服民族接受自己的文化,反之,被征服者就会迫使征服者接受自己的文化。”[11]面对意识形态斗争的尖锐性和复杂性,加强文化建设对于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革命性意义。十八大以来,我党站在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站在实现中国梦的高度,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理论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同时又赋予中华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并在宣传思想工作上下功夫,加强文化强国建设的力度,通过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塑造国家形象,进一步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了“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12],有利推动了意识形态建设,不断增强了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动性。

二、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强势推进意识形态建设的原因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非无产阶级意识形态随之而来。正如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所说“对外开放,资本主义那一套腐朽的东西就会钻进来的”[13]。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仍然面临严峻挑战,社会现实使我国不得不加强意识形态建设。

(一)日趋复杂的意识形态入侵方式促使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加强

全球化的产生使意识形态传播,更具广泛性、多样性。美国政治理论家亨廷顿指出:“对一个传统社会的稳定来说,构成主要威胁的,并非来自外国军队的侵略,而是来自外国观念的侵入,印刷品比军队和坦克推进的更快、更深入。”[14]十八大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入侵更加频繁多样。比如通过对我国历史人物、人民英雄的抹黑、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等,其目的就是使“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用同样的方式去听、去看、去思考,将他们的意愿、思想、情绪、欲望统统纳入同样的模式。”[15]这使得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文化思潮,特别是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践行构成了严重威胁。拜金主义、个人英雄主义、宪政思想、资产阶级新自由主义等思潮不断涌入,崇洋媚外思想严重,致使一部分辨别能力弱的人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失去自信,更有甚者用西方国家的标准来解读、审视我国意识形态的传播,给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带来严峻挑战。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通过网络进行意识形态传播和渗透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意识形态斗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隐蔽,现实条件要求我党不得不在意识形态建设上下功夫。

(二)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促使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加强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16]只有党员干部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党的理论才能得到广泛传播,改革才能顺利进行。然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部分党员干部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逐渐失去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信仰迷失、精神迷茫”[17],“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18]。少数党员干部丑化自身形象的行为使得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受到严峻挑战。列宁曾经说过“宁要好梨一个,不要烂梨一筐。宁要两三个积极肯干和忠心耿耿的人,不要十个暮气沉沉的人。”[19] 面对改革形势下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培植党员干部的精神家园、纯洁党员干部的思想,必须不断强势推进意识形态建设。

(三)新的奋斗目标促使我党必须加强意识形态建设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结束后对中国梦做了精确阐释,他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要实现这个梦想,需要党的坚强领导,需要每一个人团结起来共同努力,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要坚守共同的理想信念,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21]。要凝聚这个力量,必须通过不断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发挥意识形态的凝聚作用。正如美国学者利昂·P·巴拉达特所说“现代意识形态召唤着人们加入集体的行动。每一种意识形态的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明确方法不尽相同,但都诉诸群众动员和集体行动来完成其追求的目标”[2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需要全民族共同努力。只有不断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才能不断凝聚全国各民族的力量,确保中国梦的顺利实现。

三、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强势推进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意义

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意识形态斗争更加尖锐复杂,面对各种非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挑战,强势推进意识形态建设对于更好的发挥意识形态推动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意义深远。

(一)筑牢抵御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入侵的思想防线

“统一的意识形态是统一的国家的保障。意识形态是社会的支撑框架,是国家的灵魂。道德、信仰和法律构成了社会形态稳定的三角结构。关切意识形态的安全,犹如关切社会的精神与灵魂安全。”[23]强势推进意识形态建设,目的就是要筑牢思想防线,确保意识形态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最主要包括指导思想的安全、政治信仰的安全和道德秩序的安全等内容。”[24]这些内容的核心就是要坚持自己的指导思想,树牢思想防线。党的十八以来,意识形态斗争更加激烈,特别是互联网这个舆论阵地也成为渗透反渗透的主战场。一些西方国家企图利用网络发声,企图把西方价值观无障碍地渗透到中国。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不动摇,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25]。邓小平反复强调“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26]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才能够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取得胜利。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时候,强势推进意识形态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能够进一步筑牢我党抵御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防线。

(二)为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国梦的提出是意识形态建设的一个风向标。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正如列宁所说:“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生气勃勃的人民创造力泉源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27],“千百万创造者的智慧却会创造出一种比最伟大的天才预见还要高明得多的东西。”[28]习主席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也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要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29]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一文中曾经指出:“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30]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和人民站在一起,同时意识形态能够发挥的作用之一就是统一思想,只有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国的改革才能够顺利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才能顺利进行。

(三)为推动经济建设更好更快发展提供积极作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也会给经济基础起到积极作用。恩格斯说过“物质存在方式虽然是始因,但是这并不排斥思想领域也反过来对物质存在方式起作用,然而是第二性的作用。”[31]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人们的精神生活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消极、腐朽思想不断滋长、蔓延,这客观反映出意识形态建设在为经济建设提供积极反作用上做得不足。“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32]中心工作和极端重要的工作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依赖,这一重要论述最新定位了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切工作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同时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只有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经济建设才能发展好,同时也只有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才能够把意识形态工作做得更好。邓小平同志说过“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绝不能干扰它,冲击它。”[33]其他一切任务就包括意识形态工作。1996年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讲话上指出“我们要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促进社会全面进步,需要宣传思想工作提供有力的保证。”[34]宣传思想工作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一部分充分体现出意识形态工作在经济建设中的巨大作用,进一步说明正确定位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但就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总体而言,习近平总书记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提出来,为我们正确把握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方向。

意识形态是旗帜,是党的核心理论,是我党对意识形态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是党和人民理论自觉的集中体现,面对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环境,强势推进意识形态建设,体现了我党的理论自信和行动自觉,同时也充分证明意识形态建设能够为党和国家发展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政治保障。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12:87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2012:611.

[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编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23.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11.

[5]中办国办印发《意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N].人民日报,2015-1-20(1).

[6]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编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9.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525.

[8]同上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9:51.

[10]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663-664.

[11]列宁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680.

[1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编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162.

[13]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1983:409.

[14](英)塞缪尔·P.亨廷顿(王冠华,刘为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141.

[15]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46-247.

[16]总政治部宣传部.党的十八大基本思想基本观点基本要求[M].解放军出版社,2013:56.

[17]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编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15.

[18]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编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415.

[19]列宁全集(第44卷)[M].人民出版社,1990:308.

[20]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编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36.

[2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编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40.

[22](美)利昂·P.巴拉达特(张慧芝,张露璐译).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3.

[23]夏保成.国家安全论[M].长春出版社,1999:179.

[24]刘慧.国家安全调查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74.

[25]列宁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299.

[26]邓小平文选(2)[M].人民出版社,1993:190.

[27]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文献(1917年11月17日)-列宁全集(第33卷)[M].人民出版社,1985:57.

[28]列宁全集(第33卷)[M]人民出版社,1985:281.

[29]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编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365,367,368.

[3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320.

[3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2012:598.

[32]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8-21(1).

[33]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250.

[34]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2006:496.

猜你喜欢

十八大意识形态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基于党的十八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研究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企业发展探讨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观点
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大众化研究综述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