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青岛河
2015-09-17孙基亮
孙基亮
它非“浩浩荡荡”,仅是“潺潺涓涓”,人们曾叫它“掖县路大沟”,虽然在《水利志》中鲜有记载,它却鲜活地流淌在老青岛人的记忆里;它就是消失的河流——青岛河,从“小渔村”时代开始,陪伴了青岛人数百年的蹉跎岁月。
一条河,一夺村庄,一段钩沉
青岛河是一条季节性河流,发源于青岛山,水流下来后就存如今的青岛39中汇聚。河水沿着登州路、龙江路经过大学路一直流入青岛湾,全长不到2.5公里。
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在青岛还是片蛮荒之地时,这条无名小河就在涓涓流淌着,只不过它不与青岛人的记忆发生关系,而我们只能将它追溯到明朝永乐年间(1403年至1424年)。
明朝永乐初年,青岛地区就有村落了,其中就包括青岛山下的青岛村(后被称为上青岛村),那是如今青岛市区内最早有人居住的地方,是青岛的起源。如此说来,流经青岛村的青岛河哺育了我们的先辈,见证了青岛的荣辱、变迁的历史,是青岛的母亲河。
明朝万历六年(1578年),青岛口(今小青岛)开放,至清末时,青岛地区已是渔商聚集之地,但是关于河流却鲜有记载。但在一张1897年前后的青岛村老照片中,适逢枯水期,看不到流水,但可以清楚地看到河道和木桥,青岛河的存在毋庸置疑。
在1898年德国人绘制的鸟瞰式地形图中,一条河流始于青岛山,蜿蜒曲折由西向东再向北,其流程清晰可见。据记载,1897年德国占领了青岛,拆除上青岛村和下青岛村,在半山腰建筑起富丽堂皇的总督府。青岛河沿山麓自北向南流,至此改为往西流,流经清廷胶澳总督衙门前(今人民会堂)的照壁,注入青岛湾,入海口位于今青岛育才中学西南角。
小河旁的杨树、诗歌、探险
青岛河分为上、中、下游三段。上游被称为掖县路大沟,上世纪70年代因建战备干道,被覆盖成平地盖了若干高楼;中游黄县路与大学路之间至今尚存不足70米的露天河床一段;下游从原红十字会一带(今青岛美术馆)至入海处。
我今年76岁,存位于青岛河上游的龙江路上生活了六十多年,存我的记忆中,从掖县路到大学路这一狭长地带,曾经是一片杨树林,河谷满眼绿色,碧草如茵,溪水潺潺……我体验过青岛河的绿荫和美景,也亲眼目睹它被填埋而逐渐消失,并根据记忆,手绘了一幅《青岛河风俗画》。画面中,住在河西的小孩,正在穿过一条石坝去上学,这个石坝形成了青岛河的第二个落差,有56米高(第一个落差位于今天的大学路小学分校处,落差高达7-8米),石坝把水截住,形成不深的湖泊,夏季河水漫过石坝形成小瀑布,周围杂草丛生,有人在此养牛、养羊、养蜜蜂。秋冬落叶,一片枯黄,河床被雪覆盖,晶莹的冰块下面,仍能看到汨汨的流水。
岛城文史专家鲁海也曾回忆说:“当时小河两侧有很多绿杨树,我们当时还成立了绿杨文学社。”据说,当时的河水很清澈,他们就在河边朗诵诗歌,谈文学创作。
我的邻居,逾古稀之年的李崙坤老人小时候经常在河底“探险”,他回忆说,当年德国人为了修大学路(奥斯珀斯街),在小河上打上拱券,铺平马路,拱券很高,里面哗哗流水,他和小伙伴们经常到拱券底下穿行玩耍。
我在大学路和黄县路交汇处看到,木栈道旁裸露的河道仅有半米宽,里面流淌着臭烘烘的污水,但百年前德租时期建造的花岗巖的栏杆和桥洞保存完好。只见石栏杆为四方花岗石交叉搭摞,上覆半圆形石条,两边桥头有四方立柱,护栏长20米,石桥涵洞宽3米,呈椭圆拱项。我认为,水流充沛的时候,河宽应该在1.5米到3米左右,从涵洞的宽度上也可以看出,预留的流量是很大的。
枯水后变成“垃圾场”
青岛河的美丽景象只持续到1975年。上世纪60年代,“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大搞地下干道工程(今龙山路地下商城),信号山也开始挖地卜干道,打眼放炮,山体被挖空,挖出的沙土,全部倾倒在青岛河里。干道洞口就在华山支路,一辆辆地排车,装满了沙土,沿着华山支路,就在我家窗底下,咯噔咯噔往下飞跑,跑到龙江路河边,一掀,沙土倒进了河谷。不光是沙土,那时全市的垃圾都往这里倒,青岛河成了全市最大的垃圾场。
实际上,青岛河的上游,存60年代就开始水枯,掖县路大沟源头处,逐渐倾倒垃圾。河谷逐渐垃圾越来越多,有年,把原来河谷里面的杨树,全部砍伐掉,那场面壮观啊,从北到南几里路的树木, 砍而光,只留卜岸边几棵。经过几年填埋,到1975年,青岛河基本被填平了,青岛河完全消失了。那美丽宁静的青岛河,永远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