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油基金布局海外

2015-09-17姚尧

中国经济信息 2015年16期
关键词:页岩油气基金

姚尧

在美元走强的背景下,2015年7月30日,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收于每桶58.52美元。9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53.31美元。预计今年,国际油价仍将维持低位徘徊。

油价持续低迷,使美国和加拿大的众多页岩油井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亟待资金入场才能维持生产,加上美国健全的法律环境等因素,让打算“抄底”石油资产的资本嗅到了一丝机会的气味。特别是对于在高油价周期只能“望油兴叹”中小石油企业而言,似乎机会来了。但具体投资到哪些油气资产收益更高,采取哪种投资方式和防范哪些投资风险?仍将困扰这些企业。

基金纷纷出海

中小企业投资海外石油资产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是到海外建立公司;第二是收购当地的油气企业;第三就是纯资本石油基金。

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特别是2014年国际油价走低之后,在全球的石油投资中,石油基金渐渐成为并购投资的主力军,而被投资的对象多为缺乏资金的美国和加拿大页岩油气资源。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小企业只需极少资金就可以大显身手,中国企业也已经进入其中,以石油基金的形式投资。

据中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战略研究所研究员罗佐县介绍,美国页岩油气革命后,全球油气交易的中心转向了北美。2014年,美国非常规油气(包括页岩气)资产并购活动较2013年翻倍增长,全年交易金额高达681亿美元。数以万计的各类企业成为美国油气交易主体。

在此形势下,中国的石油基金纷纷出海。北京石油交易所分析师于鹏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中墨能源基金、中非发展基金、中俄投资基金等都涉足油气领域,中加基金(投资于加拿大油气资产)和延长KKR全球资源基金等则倾向于投资美国石油资产。

特别是一些中国民资油企,已经着手进入美国和加拿大的页岩油气市场。于鹏说,2013年,海默科技和美国卡里索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合作收购美国一个页岩油项目14%的权益投资额为2750万美元。实现了中国民资进入北美市场零的突破。

晨开美洲能源基金(简称,晨开基金)也是在这波大潮中进入美国油气市场的。据该基金负责人梁洪涛介绍,他们曾经对国内的油气资产进行过投资调研,发现除了行业垄断等不利因素外,国内具有较高回报率的油气资产多数都在“两桶油”手中,其他小油田投资价值有限。此后,他们又对美国和加拿大等地的石油资源进行了调查。因为美国土地是私有的,土地所有者可以任意将手中的油气资产进行分割出售,这就使得无论是数十万美元还是数十亿美元,都可以投资这里的油气资产。

除了对资金规模要求低和土地私有化程度高的优势外,美国的各种配套资源,包括人才资源也相对充足。瑞生国际律师事务所油气业务负责人张清彦表示,在美国可以聘请到很多曾经在大公司工作的地质专家,他们可以帮助中小企业确定石油资源富集的区块,大大节省前期的投资开采成本。此外,美国成熟的市场和健全的法治也有利于石油基金的投资。

青睐财务投资

在美国和加拿大,石油基金更多采取的是财务性投资,这种以获取中短期财务价值为目的的投资方式,在产权市场十分发达的美国,既有其合理性,同时又存在一定风险,因为在矿产资源多次转手后,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最终的投资结果。

晨开基金也选择了这种投资方式,他们依靠当地的中小石油公司,从他们的项目中选择投资回报高的项目,对于当地石油公司的股份却从不觊觎,这就是财务性的投资。以晨开基金在美国投资的第二口油井为例,他们的勘探和开采成本约为60万美元,预计最高产量约为一天300桶。在2015年7月正式投产以来,实际产量已经达到每天约100桶,根据经验,产量将继续增长。

据了解,该项目一共由10口油井构成,作为投资者之一,晨开基金投资额共占这一项目的10%,他们最初的投资金额将在600万美元以上,这样的资金规模完全在他们的承受范围。他们所组建的项目团队是由地质学家、地理学家、工程师、会计师和职业投资管理人等组成,技术方面基本是在美国通过外包的方式招揽人才。

在具体项目的开发过程中,美国公司一般是先绘制价格相对低廉的二维图纸,结合地质学家的具体实地勘察和研究,在确定了项目具备开发价值之后再签订土地租约,最后是寻找纯投资人,晨开基金会在这时进入项目,这样不但可以保障投资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可以将投资的风险降到最低。

于鹏说:“一般油田的开发黄金时间也就10年-20年,到时候私募基金会退出合伙人石油公司。而油田的寿命也就在20年-50年。所以说私募退出的时候,油田一般就处于低产期,或是中高含水期了。”

据了解,自2000年开始,我国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同时开始涉足油气领域。私募基金的规模一般都在1亿元人民币左右。而分析私募基金的资金来源,于鹏说:“他们中既有自然人以合伙人形式投入自有资金的,也有和国营企业合股的,还有自然人、国有企业、外国主权基金、境外风险基金入股的。”一些有境外产油国主权基金支持的私募基金在未来有可能在海外油气投资领域大放异彩。

收益风险并存

任何投资都是在风险和利益间的游走,投资海外的能源基金也是一样的。

总体而言,美国在矿权开放方面的法律和体制是十分完善的,这也是其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据于鹏介绍,首先,石油公司与不动产业主的合作主要是以地块租赁模式为主。这套体制在19世纪末美国西部石油开发潮期间就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固定模式。这都有赖于美国完善的物权法。

其次,美国从法律上保障了天然气和石油管道的公平接入权利。这使得美国油气开发商在输送段的基本需求得到保障。美国当年启动反垄断法案,将洛克菲勒财团强行分解的时候,就注意到洛克菲勒石油财团占有全美90%的石油管线,从而在输送端占据垄断地位。

但风险也是一样存在的。风险之一就是在产权交易十分频繁、市场化程度高的美国,一个区块的勘探和开采权可能数次易主,当油田尚未产生效益时也许还好,一旦油田进入高产阶段就可能出现问题。

如果卖方是该油气资源的原始获取人,即首次从政府手中购得该区块的租赁权,风险相对较小。但如果卖方并非原始获取人,就要掌握该地块的全部转手信息,以保证每一次转手都是符合当地法律和规定,且手续齐全。

还有一种风险是因为石油资源在任何国家都是战略资源。“任何国家为了保护这种资源,都会设置一套法律体系和行政审批体系。即使是进入发达国家的油气市场,也要对能源开发限制壁垒保持足够的警惕,因为任何国家对能源市场都视为战略资源领域。”于鹏说。

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例,如果双方签订的是产量分成合同,且该资源国有自己的国家石油公司,则该公司也拥有同意权。因此,如果转让该资源,不但要获得政府的同意,也要获得国家石油公司的同意,否则也将被视为违法。

另外一种风险来自于对当地环保以及税收政策复杂性的低估。在油气资源转手过程中,就算其卖家曾发生违反当地的环保和税费规定的行为,产权的交易仍然是可以继续进行的。一旦买方入手相关资产后,买方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最终可能会影响买方油田的作业和资产价值。

对于国际油价的变化也是必须考虑在内的风险之一。于鹏认为,目前油价相对较低,对全球的页岩油和页岩气开发形成了巨大压力。因此全球范围内非传统油气的开发风险敞口扩大,要统筹考虑投资的风险。

1endprint

猜你喜欢

页岩油气基金
平凉,油气双破2万吨
“峰中”提前 油气转舵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我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初步估计为31万亿m3
页岩气是什么?
页岩气是怎么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