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职业能力框架构建

2015-09-17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天津300384

商业会计 2015年13期
关键词:框架课程体系设置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天津300384)

近些年来,伴随着社会各单位对财务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化要求逐步提高,许多高校将财务管理专业从会计专业方向中划分出来,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因此,财务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框架的构建亦成为各界探讨的热门课题。财务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框架有不同的能力层级,本文将主要研究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所培养出的基层财务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框架的构建,在研究过程中采用CBE理论中的DACUM方法,即首先根据前人的经验总结或研究成果归纳出职业能力的专项技能后再结合实际调查最终得出DACUM表,如表1及下页表2。

一、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素质能力

本文通过对比10家独立学院与10家一二本学校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发现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多地强调 “基本”“应用型”,即掌握基本的财务管理、金融管理理论和方法,并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另外,通过对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发现,大约90%以上学生的就业单位属于中小型企业。据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中小型企业大都未设置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且其对财务管理人员的执业能力要求主要集中在银行筹资、短期生产投资等方面,故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人才专业素质能力框架的构建需体现上述原则,并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具体内容见表1。

二、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公共能力

除了需具备执业所必须的专业素质能力外,财务管理人员还应具备一些提高工作效率的公共能力。本文主要采用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调查的方法,总结出如下页表2的能力框架。首先,归纳总结出数家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及其他文献研究中有关公共能力的框架组合,其次,向独立学院在校学生以及基层财务管理人员征询并得出最终的公共能力框架。

三、对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本文针对上述职业能力框架,结合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日常教学情况,提出以下两方面的建议:

(一)专业素质能力建设方面

表2 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职业能力之公共能力框架

第一,恰当定位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突出特色发展。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应特别注意独立学院与一二本院校的区别、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区别,制定出符合独立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应定位于培养面向实业界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员,从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来看,学生既要接受财务管理方法和技能方面的严格训练,又要掌握会计学、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的大政方针、经济政策、财务法规以及国际相关法规和惯例,具备分析和解决财务问题的实际能力。

第二,根据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对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市场定位,以及对本专业毕业生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是构建该专业课程体系的科学依据。根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不仅要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且要筛选出学科中与培养应用能力直接相关的专业知识内容,形成一个以培养综合能力为主体、突出基本技能和应用性为目的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基本内容应包括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以及资本市场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应包括基本的初级、中级、高级财务管理;会计课程应包括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等。目前大多数院校均已开设财务管理、会计课程,而资本市场方面的课程却稍显“短板”,故应同时开设有关金融或证券市场的课程,如证券投资分析、金融学等,并鼓励学生考取相关证书。这样既完善了知识体系,亦拓宽了就业渠道,且更符合国际上对Fiance(财务管理)一词的定义,即经济、投资、理财三方面。另外,在设置专业理论课程之外还应开设有关本学科的职业道德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第三,注重课程设置的前瞻性,避免“知识过时”现象。以往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更新常常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学生还未走出校门所学知识早已过时的情况。鉴于此,财务管理专业进行课程设置时要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研究和预测,紧随社会发展脚步,使设置的课程体系能够与时俱进并适度超前,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第四,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面向实业界的财务管理人员,在适应市场需求方面更加强调其运用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相对于以往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中应当加大实践课程比例。根据CBE理论,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是主动获取的而非被动接受的,通过开展一些实践性课程,可提高学生参与性,培养其实务操作能力,并在实操中提高运用专业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建议在理论课学习之余开设一门有关财务管理的实训课,内容是指导学生应用所学来模拟并解决实际问题(如一些真实发生的国内外有关投资、筹资、营运资本管理的案例)。另外,为了促使学生更加注重对实践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学校应加大对实训课程的重视程度,提高学分并将其列为重点专业课开设并考核。

第五,改变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考核方式。对该专业学生的专业理论课要打破“一次性期末考试”的惯例,在学期中也要设立阶段性测试,比如“月考”,加强对学生的过程化控制,避免平时不学习,临近考试突击或抄袭的现象。

(二)公共能力建设方面

根据职业能力分析,公共能力应包括高效完成相应工作的能力、管理能力、商务洽谈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还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此,学校在开设基础课程的同时还应重视其他专业或非专业选修课的开设。这些选修课程的设置应围绕拓展学生知识面、帮助学生提高职业适应性方面来考虑。选修课的形式应创新、多样,比如人际交往能力的课程,可以设置模拟场景如与会场景、面试场景等不同场合,让学生现场模拟演练,既增加了课堂趣味性,又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猜你喜欢

框架课程体系设置
框架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WTO框架下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