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体书店复兴?

2015-09-16雅倩

出版人 2015年4期
关键词:书店实体

雅倩

无论实体书店的“复兴时代”是否真的已经来临,无论我们的生活发生怎样的改变,对于书籍的那份热爱,对于书店的眷恋是不会改变的。

在经历过2011年实体书店接连关张的“低潮期”后,近两年来,我们似乎又欣喜地看到了书店行业新的成长与进步。除了像三联韬奋书店这样的老牌民营书店摸索自身的发展与转型之外,很多由年轻团队打造和经营的新型书店陆续诞生。加之,国民对阅读与书店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以及各种政策上的扶持利好,实体书店似乎迎来了“复兴时代”。

城市公共空间的新形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如今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实体书店对于我们,对于一座城市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也许,我们只是抱着去寻一本好书的愿望出发,最终却在书店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收获一场心仪作家的读书分享会,甚至是一次奇妙的夜游、夜读体验。在书店这个独特的城市公共空间中,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自由。而这,也正是实体书店的魅力所在,是网络书店永远无法替代的。

每家能够生存下来的独立书店都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北京的单向街如今已经改名为单空间,从一家书店转型成了一家科技公司,旗下有微在和单读两个品牌。可以说是在书店这个空间之外,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成立于1996年的南京先锋书店,一直坚持以“大地上的异乡者”为座右铭,为读者打造融合建筑元素、宗教情结、人文关怀的公共空间。如今,先锋不但在南京市内拥有多家分店,并且已经把书店开到了无锡惠山古镇、黄山黟县碧山村。位于南京五台山,由地下停车场改造成的先锋书店总店,更是入选了由英国BBC评选出的2013年度“全球十大最美书店”。

对于独立书店来说,选择连锁无疑是需要经过谨慎思考和科学运营的。其实,独立书店很难复制,哪怕是自己复制自己。而目前,独立书店不但面临网络书店的挑战,就连纸质阅读的方式都逐步被数字阅读取代的时候,独立书店必须从自身出发,在运营模式上有更多新的探索和创新。

“复合式经营”,这个说起来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却并不是卖卖咖啡和创意产品那般简单。有时候,吸引我们的正是书店本身这个空间,这个由书籍所构成的小世界中,我们除了读书还能做什么?答案或许出乎你的意料:听一场小型爵士音乐会、参加一对新人的婚礼、做一个被书香萦绕的梦……而这些并不是我的异想天开,如果你有机会去合肥保罗的口袋书店、大连回声书店、深圳旧天堂书店,你就可以享受一场书店音乐会;而如果你是一个背包客,绍兴的新青年书店、广州的1200bookshop则都能够让你在书籍的怀抱中度过温暖的一夜。

而所谓公共空间,是公众进行休闲和娱乐的场所,是人们日常交往的平台,它同时是邻里近距离接触的媒介,也是人们接受社会教育的中心。各个阶层与不同身份的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在这里,人们可以品评与己甚远的国家大事,也可以就身边的人或事畅所欲言。

在近现代的中国,茶馆、私人园林、乃至咖啡馆都曾经是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而反观当下,实体书店,特别是其中的独立书店则更多地承担了城市公共空间的职能。

如果仍旧以“卖书的场所”来定义如今的实体书店,那么与网上书店相比,实体书店的确无法显现其独特的优势。所以能够把读者从价格更加低廉的网上书店吸引回实体书店的方法就是,提供网上书店这一“虚拟”主体无法提供的个性服务以及体验经济。

体验经济被称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阶段之后人类的第四个经济生活发展阶段,或称为服务经济的延伸。从工业到农业、计算机业、因特网、旅游业、餐饮业、娱乐业(影视、主题公园)等等,各行各业都在上演着体验或体验经济。如今,以体验为主的独立书店也应运而生。

比如,在大陆比较早实验这一形态的书店是北京的时尚廊,这是一家集图书、杂志、音像、设计品、生活杂货、咖啡、轻食简餐、微醺酒馆、讲座沙龙、艺品、小型展览等为一体的概念书店。自2008年6月开业至今,一直在多元经营上进行探索,时尚廊长期坚持“让阅读变成时尚”的理念,把阅读融入生活。

如今,越来越多的书店开始把自身定位为城市中的公共空间,或是文化地标,而当书店这一“场所”不再拘泥于售卖书籍这一项功能时,书店也就拥有了更多的可能。

小而美书店的温度

我理想中的实体书店,它应该开在街角或是社区中,面积不用很大,有一两个亲切的店员,有小孩子可以玩耍的空间,窗台、桌角配些小绿植,至于书籍的品类,依据店主自己的喜好就好。这样的书店,就像是你的邻居,你的朋友。其实,比如,在台湾导演侯季然的纪录片《书店里的影像诗》中的40家书店,大多是如此。

这部影片记录了我国台湾独立书店的生命样貌,长120分钟,每3分钟表现一家书店,共40家。也正是这40家小书店,为我们展现出了书店的另一种可能。虽然,独立书店往往凭借“个性”吸引读者,但这些书店尝试的方向,以及不同于传统的经营思路,同样也是值得大陆书店借鉴的。

当阅读已经不再是一件刻意而为的事情时,书籍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就从导师变成了朋友和伙伴。那么,做书店是不是也要变得更加贴近生活,更加有趣一些?

位于台湾宜兰县员林乡的小间书菜就是很有特色的一家。仅从名字上看,这是一家和“菜”有关的书店。而这家书店,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读者可以“以书换菜”。小间书菜的主人江映德、彭显惠夫妻俩,原本的职业是计算机工程师与设计工作,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生活环境,两人于2013年2月辞掉原本的工作,举家迁往宜兰当农夫。由于家附近没有书店,所以他俩便有了开书店的计划,之后就有了这间由谷仓改造成的书店。至于“以书换菜”则是借鉴了台湾农村生活中常见的以物易物的生活习惯,这问小书店拉进了他们与当地农人的距离。在这里,只需带着二手书来,就可以交换当地的大米或蔬菜。

其实,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有的人选择开书店,本身就是选择生活的另一种可能。如果,可以认真地做下去,可以像最初那样充满热情地坚持,你就会变成你的书店。所谓书店的生存之道,也就变成了人生的生存之道。所以,就像侯季然导演说过的:“拍完才知开书店是辛苦、一点也不浪漫的行业,也庆幸这些书店为连锁店满街的台岛保留了文化的多样性。”

如今,大陆也出现了越来越多如此小而美的书店。比如,位于北京朝阳9剧场的下沉广场中的斑马书店。如果不是特意来访,你也许就会错过这家小书店。书店的主人Penny是在中国传媒大学就读的研究生,书店是她和男友两人一起经营。准确地说,店主应该还包括他们养的两只猫“三花”与“小白”。

Penny与男友都是电影专业,店里的书籍自然少不了电影与戏剧主题,除此之外,主要是设计、旅游、美食等文艺书,兼有儿童绘本。因为紧临北京朝阳9剧场,所以经常会有演员或者导演以及文艺圈各类“大小咖”光顾,书店也常常能够获得原作者的签名本。店内有三、五张桌子供读者小憩、阅读、喝咖啡,书店每周还会放放电影。斑马书店虽然规模不大,不过经历过搬迁风波,如今能够栖身于此,店主也颇感幸运。所以,他们一直在努力把书店做得更好。

再如,浙江宁波的香樟树书天堂。我初次拜访香樟树,正值晚饭时间,这家开在社区门口的小书店就像一个小型幼儿园。店主英子姐正在厨房为女儿准备晚餐,年轻的爸爸妈妈们相互聊着育儿心经,孩子们则在书架旁翻阅着自己喜欢的书。在每个书架的底部,英子都细心放满了绘本、儿童书,孩子们只要伸手就能够拿到,坐在书架旁的小板凳就可以读书。关于书友会的主题,往往是英子姐自己谋划的,书店本身也就是店主性情品格的直接体现,所以,英子的书友会也自热会吸引到不少与书店气味相投的朋友。英子说,活动总会有一些常客,不过,每次根据主题不同也会有新朋友的到来。畅聊,在这里变得轻松和简单。

像这样有温度的小书店,还有厦门的琥珀书店,福州的小光年书房,上海的乐开书店,杭州的有问书房,济南的很像书店,天津的荒岛书店……几乎我所到过的城市,都能遇到它们。而我相信,也正是这些书店的温度,才真正温暖了城市里的夜归人。

不过,在市场竞争中,小书店也总有天然的劣势。在一些人看来,这些店主也许选择的是一种悠闲、安逸的生活方式,远离城市的喧嚣,一心只埋头与书本打交道。然而,开书店过程中的艰辛却鲜有人知晓。有时候,一家小书店需要的并不多,一个能够负担得起的栖居地,一份真诚的肯定就足矣。

实体书店的未来路

没有人能够预言未来实体书店的路究竟该如何走,不过,在此我们不妨多畅想一些可能性。

当城市被无数楼盘分割成许多相对独立的生活区之后,社区书店也就成为满足业主们的文化交流需求难得的场所。以北京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近70家社区书店,不过,尽管这些书店抓住了这一空白市场,但又受限于经营模式单一、房租成本高昂、人力成本快速增长等因素,经营状况却并不乐观。

当然,让人振奋的案例也是有的,比如位于北京朝阳区万科青青家园的读易洞,可以说已成为社区书店的一个成功典范。创办于2006年的读易洞,以家庭经营为主,如今已经从最初的店主“自家书房”发展成为拥有“阅读邻居”定期读书沙龙活动在内的社区文化交流空间。2013年9月,“阅读邻居”获评“北京十大阅读示范社区”。

另外一种可能的方向就是二十四小时书店。去年,在三联韬奋书店示范效应的带动下,全国就新增了20多家二十四小时书店。在这样的风潮中,我本人并不鼓励每家书店都去进行全天候营业的尝试。书店因位置、因特色而异,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安排经营时间。

其实,对于实体书店路在何方这个老话题,还是要靠每家书店自身的开拓与思考。无论做何种形式的书店,首先都要明确自身的定位,一家书店要熟悉自己所在的城市和读者,要清楚自己究竟想做一家怎样的书店。一家书店不可能满足所有读者的要求,也不可能让每一个来到书店的顾客都喜爱和满意。所以,对于一家书店而言,如果能成功吸引到目标顾客,并且能够让这些人产生消费,其市场和口碑也就不是问题。当然,这并不是鼓励书店一味去迎合市场,而是要提醒,在开书店前或者说在开书店的过程中,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究竟要成为一家怎样的书店。

书店本身就是具有个性和主张的,每家书店也都体现了店主或创始人的风格。有温度与人文气息的书店会得到很多读书、爱书人的喜爱,因为这些书店为大家提供了一种亲切的购书与交流的方式。

谈到书店,总是与阅读分不开。如今,民众读书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在纸质图书之外,通过电子书阅读器、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来阅读的人越来越多,“书”已经从纸质这单一的载体发展出了更多的形式。

而实体书店,无疑是让大家更多地回归纸质阅读与深度阅读。无论实体书店的“复兴时代”是否真的已经来临,作为一名曾经的书店人,如今的书店观察者,我都对实体书店拥有信心。因为,无论我们的生活发生怎样的改变,对于书籍的那份热爱,对于书店的眷恋是不会改变的。

(本文作者为《中国独立书店漫游指南》编者)

猜你喜欢

书店实体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实体书店步入复兴期?
2017实体经济领军者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最美书店
实体书店遇冷 路在何方?
在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