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吉林省辉南县为例

2015-09-16卞纪兰陶传冰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4期
关键词:辉南县投资规模技术水平

卞纪兰,陶传冰

(1.东北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2.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吉林省辉南县为例

卞纪兰1,2,陶传冰2

(1.东北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2.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

为考察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吉林省辉南县为例,利用实地访谈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投资规模、从业人数、技术水平、生产形式等因素对食用菌产量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投资规模、技术水平对食用菌产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业人数、生产方式对食用菌产量具有微弱的正影响效应。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应通过技术水平、改善生产形式等多条途径提高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水平。

食用菌产业;影响因素;投资规模;技术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全面的提高与改善,百姓的生活目标已从20世纪60年代的“吃饱”提升到了90年代的“吃好”,再到现在的“吃健康”,由此,厨房餐桌也正式进入了“绿色餐桌”时代。其中,食用菌以其鲜美的口感,丰富的营养,以及出色的保健作用在餐桌上大放光彩,成为餐饮美食的重要食材。食用菌不仅具有重要的营养和保健作用,而且其经济价值不容忽视,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食用菌的栽培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与完善,生产与消费的同步发展带动了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的脚步。截至2014年,我国食用菌的总产量超过3 000万吨,产值达2 000亿元,居世界之首。食用菌产业已成为我国种植业中的一项重要产业,为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现阶段,仍存在一些与快速的产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因此本文以吉林省辉南县为例,对食用菌产业的产量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能对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1 文献回顾与分析框架

1.1文献回顾

安树立、尚雪华通过研究指出食用菌的众多优点使其成为了理想的健康食品,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相当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各种问题制约着食用菌产业在农村的发展。国内诸多学者通过相关研究指出,从业人员素质过低、缺乏专业指导人才、规模经济不效益、生产设备落后等因素是导致食用菌产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因此,国家及地方政府应首先致力于培养专业人才;其次,引入深加工企业,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最后,应着力提高生产设备水平。金群力、吕竹青从栽培技术方面考察了国内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研究指出可通过研发替代原料栽培技术来提升技术水平;蒋磊、张俊飚通过研究指出食用菌资源拥有一定的产业规模和完整业链条,是一种独特的主题农业旅游资源,具有广阔的旅游开发价值空间。

1.2分析框架

食用菌产业在发展上主要受技术水平、投资规模、生产形式、从业人员数量等因素的影响,如果技术水平落后、规模经济效益差、生产形式落后、从业人数过少等都会限制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水平及发展速度。

2 变量选取及数据水平

2.1样本选择与变量选取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重点地区,食用菌菌种多种多样,产量较大,在国内食用菌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辉南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长白山脉与松辽平原交汇处,是进出长白山的重要门户,地理位置优越,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县森林面积11.9万公顷,覆盖率52.4%。依靠天然的资源优势,早在20世纪90年代,辉南县就开始尝试食用菌产业化发展,到现在已经取得了较大成果,辉南县在发展食用菌产业中主要以棚膜栽培和露地栽培技术为主,现食用菌产业已发展为当地特色产业中两大传统优势产业之一,2013年,全县食用菌种植面积31.3万平方米,实现产量2 061.4吨,产值2 951.96万元。基于辉南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规模,本文选择以辉南县为研究对象,经过实地访谈,本研究共计获得有效调查样本43个。

结合本次研究目的及调研所得数据,本文选取的主要变量包括食用菌产业发展概况、从业人数、技术水平、生产形式、投资规模,主要研究从业、技术水平、生产形式、投资规模四变量对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其中,主要以食用菌产量水平表示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水平,用投资额来表示投资规模,用从业人数所获资质情况来表示从业人员技术水准,用设备水平及生产模式来表示生产形式概况。

表1 辉南县食用菌产量简表(单位:吨)

2.2数量水平

2.2.1各类产品产量水平

经过对43个调查样本的统计,2014年上半年,食用菌总产量1 580.2吨,如表1所示,其中木耳产量122.2吨,平菇产量258吨,香菇产量175吨,榆黄蘑产量2.5吨,滑子蘑产量772.5吨,元蘑产量250吨。其中,木耳产量占比7.73%,平菇产量占比16.33%,香菇产量占比11.07%,榆黄蘑产量占比0.16%,滑子蘑产量占比48.89%,元蘑产量占比15.82%。

2.2.2投资规模

全部样本总投资规模1 009.8万元,如表2所示,其中木耳投资467.2万元,平菇投资45.6万元,香菇210万元,榆黄蘑2.5万元,滑子蘑229.5万元,元蘑55 万元。木耳投资占总投资规模的46.27%,平菇投资占总投资规模的4.52%,香菇投资占总投资规模的20.80%,榆黄蘑投资占总投资规模的0.25%,滑子蘑投资占总投资规模的22.72%,元蘑投资占总投资规模的5.44%。其中木耳综合投资规模最大,其次为滑子蘑和香菇,前者分别为后两者投资规模的2倍之多。

表2 辉南县食用菌投资规模简表(单位:万元)

表3 从业人员概况统计

2.2.3从业人员概况

所有样本中参与食用菌生产工作的总计389人,其中只有少数人获得关于食用菌生产检验技术方面的资质认证,如表3所示。究其原因在于,首先,食用菌种植大户基本都是以家庭为单位,一家之中凡是可以提供相应劳动力的无学历的成员都参与其中;其次,以生产合作社形式存在的生产共同体,入社成员本着自愿、自主、自助的原则加入合作社,其共同目标在于提高自身收入,虽然生产合作社无论是在劳动力规模、投资规模、还是种植规模上相对农户都有所增长,但是由于入社成员大都来自当地农民,因此整体上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并无实质改善;再次,虽然在食用菌生产中也不乏各种特产公司,但是经实地走访了解到,公司为降低劳动投入,依旧采取雇佣当地具有一定经验的农民来进行栽培和种植方面管理工作,因此,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与前两者相比旗鼓相当;最后,各地区存在的食用菌培育种植基地虽然是县重点扶持工程,县政府为了提高食用菌种植与培育技术,也组织相关方面的技术专家不定时前来进行现场指导与技术交流,但是因农民自身过低的文化素质与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已严重影响到此类技术交流活动实施的效果。

2.2.4生产方式

目前,辉南县食用菌产业的生产方式主要分为个体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食用菌种植基地、企业有限公司等四种形式,本文调查样本中包括种植大户16户,农业合作社11家,种植基地9个,企业有限公司7家,总计43个样本。经营者的生产类型不同,食用菌的销售方式也有所不同,具体如表4所示。

表4 辉南县食用菌经营方式简表

3 模型构建及数据处理

为充分分析各因素对食用菌产量的影响关系及影响程度,本文建立相关关系模型,设置各变量如下:因变量为食用菌产量,用字母“Y”表示,自变量为投资规模、从业人数、从业人员技术水平、生产方式,分别用字母X1、X2、X3、X4表示,模型设置如下:

式中,α,β,γ,θ为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系数。按照经济理论,在一定限度内,投资规模越大、从业人数越多、从而人员技术水平越高、生产方式越先进对产量都具有正向的影响效应。

表4 SPSS回归分析结果

通过对本文所调查的43个样本的数据处理后,根据表4的SPSS回归分析结果,投资规模与技术水平与当地食用菌产量存在正相关关系,生产方式与从业人员数量存在负相关关系,说明辉南县食用菌在产业化发展道路中,从业人数过少、生产方式落后已成为阻碍其前进的主要因素。投资规模对产量的回归系数为0.581,说明投资规模上升一个单位可引起产量上升0.581个单位,技术水平对产量的影响系数为0.215,同理技术水平上升一个层次可带来食用菌产量上升0.215,总体来说影响系数相对较小,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数据样本过小;另一方面,辉南县从业人数过少,其中已获得相关资质的人数占比几乎为零,所以,技术优势的凸显作用很难得以有效体现。从业人数对产量的影响系数为-0.129,生产方式对产量的影响系数为-0.082,说明从业人数与生产方式对食用菌的产量的负向影响的,从业人数多、生产方式落后,产量反而小,这表明随着生产方式的提高,从业人数的减少,食用菌产量相应增加。

表5 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载入分析结果后可得,线性模型结果如下:

可知,投资规模虽然与产量存在正相关性,但是影响系数0.581<0.7,影响性明显不够强,说明辉南县食用菌产业规模经济效应仍然不明显,种植规模还有待提升。技术水平与产量之间的影响系数0.215,虽然存在正的相关性,但影响性不够强,说明技术水平还并未成为可提升食用菌产量上升的主流因素。从业人数、生产方式与产量之间存在的影响系数-0.129以及-0.082,说明现有模式下的从业人员数量过多、生产方式陈旧已成为制约食用菌产量上升的阻碍因素。究其原因,辉南县食用菌从业人数技术水平总体落后,获得相关资质认证的人员数量无几,因此要想发挥技术提升所创造的产量增长还需加强技术培训与指导。

4 实证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以吉林省辉南县食用菌产业为例,考察了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实证分析表明:第一,现阶段,我国食用菌产业的投资规模还有待提升,未能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创造的效益;第二,技术水平仍然不足以应付大规模的产量上涨,仍需大幅提升,根据分析技术水平的相对落后已成为制约食用菌创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第三,生产方式相对落后,导致从业人员数量较多。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结合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以及食用菌产业形势,提出些许政策建议:首先,需要扩大投资规模,扩宽资金来源渠道。除依靠传统融资模式外,引入互联网金额概念,借助P2P、众筹等新型融资方式提高融资金额,积极扩大食用菌产业的规模经济;其次,应该提高合作社、生产基地等新型生产方式比例,在生产模式上,应尽量降低分散的单户的种植比例,建立以“公司”形式为主的生产方式可以减少公司劳动成本的支出,通过先进技术显著提高食用菌产量。

主要参考文献

[1]安树立.浅谈食用菌产业发展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8):29-30.

[2]梁敏,邹东恢.食用菌的功能性与产业开发[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4):99-101.

[3]韩苞颖.我国食用菌产业的机遇与挑战[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2(1):20-22.

[4]蒋磊,张俊飚.湖北随州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长江蔬菜,2013(6):1-6.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04.0113

F323.5

A

1673-0194(2015)04-0149-03

2015-01-13

黑龙江省科技厅攻关项目(GC12D412)。

卞纪兰(1973-),女,黑龙江大庆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猜你喜欢

辉南县投资规模技术水平
提高机械数控加工技术水平的策略
菜鸟开店(五)——确定投资规模与合伙人制度
关于辉南县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017年我国对外投资规模达1200亿美元
全国首批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辽河化肥厂
迁徙生活化小学作文教学
中国对非洲投资现状的分析及对策
陕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加速2015拟在建重点项目投资规模逾2万亿元
钢管倒棱机设备及专业技术水平简介
吉林省辉南县腰岭子金矿地质特征及浅部资源储量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