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生课堂”,徐闻课改的且行且思

2015-09-15龙建刚李少杰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徐闻实验班学校

龙建刚 李少杰

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徐闻县,有一群教育人,他们传承传统课堂,却又乐于超然传统课堂,更乐于把现代课堂和传统课堂融合对接;他们把400多年前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在徐闻创办的“贵生书院”的理念发掘出来,与大数据时代下的教育改革相整合,开发出了“贵生课堂”,成为中国县域教改的一大样本。

缘起:多重煎熬的突围

课堂是教育实践最根本的路径与平台。离开了课堂,一切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主张,都只能是镜花水月,无所依从。徐闻教育曾经有过令人唏嘘的迷失,但多重煎熬下,他们重拾改革者的勇气与智慧,牢牢抓住课堂这一关键,大胆实验,追求创新,山重水复处迎来了徐闻教育豁然开朗的海天一色。

1. 直面惨淡的现实

作为经济后发地区,经济社会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徐闻教育的发展。但在一段时期,徐闻教育自身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令人无法回避: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缺乏活力,上课时学生玩手机聊天睡大觉的比比皆是;学生流失率居高不下,个别初中学校流失率将近20%;2012年高考,徐闻在湛江下辖十县(市、区)中位列倒数第一,中考也是倒数之列。严峻的形势下,徐闻教育人痛定思痛,直面现实下开始追问:徐闻教育的问题在哪里?突围的方向和出路又在哪里?

2. 对接历史的传承

明朝万历年间,汤显祖被贬为徐闻添注典史后,发现“其地轻生,不知礼义”,便与知县创办了贵生书院。他以书院为平台,主张一切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生命,追求个性解放,推行礼仪,用教育手段践行“天地之性人为贵”的“贵生”思想。临别徐闻时,他还赋诗拷问:“天地孰为贵,乾坤只此生。海波终日鼓,谁悉贵生情?”徐闻贵生书院由此得名,徐闻民风由此开始追求个性解放,崇尚真性情,徐闻社会尊师重教的风气日渐盛行。

3. 穷则思变的选择

经多次取经、调查研究,长时间酝酿,徐闻结合教育教学的实际,智慧对接汤显祖的“贵生”思想,选择从改变课堂入手,从教学模式寻找突破,发动起覆盖全县中小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全力打造以人为本的“贵生课堂”。

2013年5月13日,徐闻县众多教育工作者相聚下桥中学、下桥二中、下桥中心小学,听课、参观校园及教学设施设备、多媒体教学平台操作体验、教学模式经验交流,并在下桥中学召开了“贵生课堂”动员会。这次会议正式吹响了徐闻课改的集结号,启动了徐闻课改的“破冰之旅”。

内涵:多维解读的思考

“贵生课堂”是什么样的课堂?

“贵生课堂”是以“贵生思想”为核心的理念课堂。“安心、自由、开放”和“尊重、平等、包容”是“贵生思想”的核心内容。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的教育。课堂属于老师,课堂也属于学生;课堂是师生对话的平台、沟通的桥梁,是师生生命共同诗意栖居的家园。

1. “贵生课堂”的两重境界

自在境界,让课堂在安心、自由、开放中经营。这种境界是由课堂体验获得的,没有体验就没有教育。“贵生课堂”上老师少讲精讲,占用时间尽量少于学生占有的时间,以启发引导为主,让学生多参与、多展示,在课堂上提供给师生最充分的自由生长空间。安心才能乐业,自由才会自信,开放才有眼界。

无类境界,让师生在尊重、平等、包容中成长。这追求的是以“贵生”思维全面引领课堂行为的无类境界。“贵生课堂”的这种境界完全由课堂积极性态度决定,要求课堂应该提供给每一位学生和老师有尊严的体面的大爱的生存空间。

2. “贵生课堂”的三大主张

徐闻县的“贵生课堂”提出了三个明确的主张:一是每节课老师必须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二是每节课必须提供给每位学生同等表现的展示机会;三是每节课老师讲的时间不能过半。为了落实这三大主张,徐闻“贵生课堂”努力追求在两个节点上的突破。一是在课堂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上求突破,二是在课堂转型上求突破,即转变老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它们从根本上翻转过来。为此,徐闻“贵生课堂”推广的课堂形式是“分小组围坐合作学习”的形式,在课室四周增设黑板,提供更多平台给学生自由表现发挥,要求老师们使用多媒体平台上课。同时,要求老师们要学会赏识肯定学生,正确引导和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3. “贵生课堂”的数种元素

“‘贵生课堂是人性课堂,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快乐中接受知识和技能,在尊严中得到公民应该拥有的核心价值观”。对于课改,徐闻县教育局局长朱堪智和副局长潘建义有着深刻的思考,他们认为“贵生课堂”要让学生获取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学生毕业后对生活充满自信,能以积极心态去迎接将来的生活,“贵生课堂”的使命是为“成就每个学生精彩的人生奠基”。因此,“贵生课堂”是理想课堂,也是理念课堂,除了两重境界和三大主张外,她还被徐闻县“贵生课堂”的专家团队赋予数种内涵元素。

课堂目标:“贵生课堂”学生观认为,人人都是优秀生,人人优秀各不同。所以,学生只有差别,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差生”。“贵生课堂”的目标:为成就每个学生各自精彩的人生奠基。

课堂生态:合作、友好、平等、分享和快乐是“贵生课堂”的生态环境。在这种课堂环境里,没有尊卑,没有边缘人,互敬互爱,老师和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同等体面和开心的课堂生活。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同等的学习权。团队精神会让每一个学生变得心胸宽广。

课堂文化:以合作交往为中心的团队精神和以肯定为基点的积极心理作为课堂文化核心,打造充满激情、进取、尊重、包容和共进的课堂文化。

课堂转型:老师教学方式由重“传授”向重“引导”转变,由课堂主角向课堂导演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由重“接受”向重“发现”转变,由“独学”向“合作”转变。

课堂脉络:导疑生疑,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又带着疑问离开课堂。课堂永远处于不平衡状态。老师在课堂上要学会“倾听”,倾听学生述疑,只有这样老师才能充分了解学生学习中的疑点、难点、关键点、兴趣点等学习基点,全面、准确、迅速地掌握学情,教而有的放矢,雪中送炭,不浪费学生学习时间,使教学具有更强的差异性、层次性、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形式:合作是“贵生课堂”的文化核心。实验班改变传统课堂排坐形式,分小组坐,组建合作小组,倡导学习同盟,这样做能够很好地达到合作的目的,在课堂上学生机会平等的问题也得到解决。在课堂另三面墙设黑板,提供更多舞台给学生展示。老师走下讲台,参与到学生中去,和学生发生交往互动,教学相长。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评价、倾听、激励,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群体智慧,既节省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又能成倍提高课堂效率。课堂形式是开放的,只要能实验“贵生”理念和主张的都可以进行尝试和实践。

课堂组织:组织课堂教学过程就是要在“学生人人有事做”七个字上狠下功夫。通过预习探究、分享表达和反馈拓展来组织整个教学流程。整个组织教学过程以“合作”和“练习”作为红线贯穿始终,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进去。

课堂评价:把评价当作发动机,通过课堂评价让每一位学生都产生新的动力和增强学习的信心。承认学生间有差异,消除“差生”定位,进行个性化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反对否定性评价。

建构:多措并举的努力

课改动员会后,“贵生课堂”犹如一缕阳光照亮了徐闻各间学校的课堂,又仿佛一颗生命的种子在徐闻的课堂上开始悄然萌生。全县大部分中小学都以大有可为的姿态引领教师认真地学习“贵生课堂”,精心引导教师们结合学校实际,有意识地在课堂上科学地实践“贵生课堂”。

1. 赛课——搅活一池春水的石子

“贵生课堂”无疑是徐闻教育史上一次深层次的课改实践,改革就意味着新旧的冲突,就意味着观念的碰撞。要想在全县取得“贵生课堂”建设的进展,中小学校长的支持与推动至关重要。怎么样让这些校长们了解、理解、支持“贵生课堂”?徐闻县教育局的答案非常简洁:赛课。让这些中小学校的正副校长们都按照“贵生课堂”的要求比试一番,个个都到讲台上试试身手,并且一个都不能少!在一番酝酿之后,徐闻县中小学校长“贵生课堂”教学比赛活动,从2013年11月19日开始,到12月27日结束,历时一个多月,遍及全县15个乡镇,22所小学,25所中学,160名中小学正副校长参加比赛。一石激起千层浪,校长们纷纷带头钻研、思考、实践“贵生课堂”,为徐闻的本土教改传递了正能量,营造了积极的氛围。

赛完校长赛教师。2014年1月、2014年6月、2015年4月徐闻县教育局连续组织了中小学教师“贵生课堂”教学比赛。其中2015年4月教师比赛分三个环节进行:一是上课,二是说课,三是“贵生课堂”理论知识答辩。从参赛教师的遴选到审核报名,从上报课题到抽签确定顺序,再从赛课、说课到答辩,参赛的教师都以极高的积极性、饱满的热情、紧张而欢快的心情投入其中。参赛教师们的教学主张、教学个性、教学艺术充分展示了“贵生课堂”实践下徐闻教师专业成长的收获。

2. 实验班——先行先试的改革样本

从2014年3月开始,徐闻县各中小学校都制定了“贵生课堂”的工作方案,确定每校不少于2个班作为课改实验班。“贵生课堂”实验班是推行课改的主阵地,以实验班的实践经验来带动一个学校的课改,是“贵生课堂”课改的主要经验之一。

目前,徐闻县各中小学校有400多个“贵生课堂”实验班,1600多名教师和近20000名学生参与了实验班课改活动。“贵生课堂”实验班是推行课改主要阵地,教师按照“贵生课堂”活动计划,上好每一节课,为本校教师及结对学校教师做好示范,以点带面,依托实践经验带动一个学校课改。

实验班四周置有小黑板,方便学生学习、展示。班内学生分为6个小组,每小组学生面对面坐着;课堂以学生为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上课时,“贵生课堂”要求教师讲课不超过20分钟,留有20分钟给学生思考探究。教师作为课堂组织者者和指导者,把课堂交给学生,组织他们讨论、质疑、点评。讨论后,每小组把结果展示在四周小黑板上,师生逐一点评。当然,这只是贵生课堂最基本的组织形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营造安心、自由、开放、平等、尊重、包容的课堂生态环境。

在徐闻县下桥中学旁听了一节英语课,执教老师的课堂导入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出发,问题设计精密,学生自学、小组讨论、黑板展示;教师精讲、点评,对正确的答案给予掌声鼓励,不理解的再点拨、引导,师生互动精彩。整堂课气氛活跃、节奏有序。从学生灿烂的笑容上可看出,这堂课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解决问题的乐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而对于老师,同样也有满足的体验。正如徐闻县教育局副局长、“贵生课堂”建设的主要组织者潘建义所说:“我们提倡的‘贵生课堂是以人为本的课堂,是师生共生共享的课堂。”

3. 孵化室——课堂嬗变的兴趣平台

什么是孵化室呢?

刚开始推行“贵生课堂”改革的时候,下桥二中和其他大多数学校一样,并没有在全校铺开,而是选取了几个班作为实验班。但实验班毕竟太有限,有些老师也有按实验班形式上课的强烈愿望,学生们的好奇心则更强。下桥二中的领导经常见到其他班的学生跑到实验班的窗口窥探实验班的上课情况,久久不肯离开。为了让其他非实验班的老师和学生有平台和机会,也能体验到“贵生课堂”的味道,下桥二中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了徐闻县“贵生课堂”的第一个孵化室。

孵化室由此肇始,迅速覆盖徐闻全县中小学校。

孵化室既普通又特别。说它普通,是因为学校并不需要刻意去设置,只是用已有的大课室、会议室或多媒体课室稍加变动,挂上牌子就成为了孵化室;说它特别,是因为它是共用的,谁带学生到这里都可以体验用实验班形式上课的乐趣,不影响别人,实践真正意义上自由开放的课堂。

4.结对子——合作共赢的创新路径

徐闻全县各学校在不断探索和研究符合学校教学改革实际操作模式的同时,不断加强与其他学校的交流与学习,彼此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升。校际间的互访、参观、学习和交流已经成为了徐闻学校教研的新常态,真正形成了一种“全县搞课改,校校有特色”的局面与氛围。

一位教师在关于贵生课堂的感悟中写道:“前些日子我对自己的老同学说真奇妙,‘贵生课堂让我们这些以前因为工作家庭忙得无暇联系的老同学又重新紧密联系起来,我们的心为之而一样激荡着。如今的我们虽然依然忙碌,但是我们每天都关注着彼此的动态,得知哪个学校有活动,我们就尽可能调出时间去观摩、探讨,确实抽不出时间来就网传课件、教学设计和导学案来交流,或者电话切磋,每一次我都像是去参加心慕已久的盛会那样激动。”

为了促进校际间的教研教学交流,徐闻把全县各中小学分成了十个结对小组,片区内小组教师轮流到每个学校开展“贵生课堂”教研活动:骨干教师上示范课、现场点评、专题讲座、集体切磋、总结经验。徐闻还组织多次小组内的“贵生课堂”大比武活动,为课改推波助澜,营造浓厚教研氛围。教研活动全程由教育局派专家现场观摩、评课、研讨、交流、总结,并对存在问题展开探索、研究。这些教研平台,促进了教师间的相互学习,相互研讨,切实地解决了教学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丰富了教师业务知识,调动了教师课改的积极性、自觉性。并且,这十个小组的学校定期进行重新调配,这一举措把全县6000多名教师顺利带入教研教改的大潮。

结对子交流,增进了学校之间的了解,促进了教学经验的交流,特别是教研强校对乡镇学校的教研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扶助作用,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城北中心小学先后与南山、前山、迈陈、大水桥、下洋等小学形成结对子学校。作为组长学校,城北中心小学坚持“问题即课题”的原则,在每次交流活动中都预先确定一个课堂教学当中大家都觉得困惑的问题作为主题,“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大胆、积极地表现?如何做到老师少讲、学生多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们在上交流示范课时,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让活动交流真正能促进教师们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师们对“贵生课堂”的认识与理解。

收获:多元呈现的风采

徐闻“贵生课堂”建设虽还只有两年的时间,但却给徐闻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爱教、乐教、研教,学生爱学、乐学、善学;高考、中考成绩全线攀高,学生流失率辍学率大幅降低。尤值一提的是,徐闻全县中小学在实践“贵生课堂”的建设过程中,或大力培养名师,或着力转变理念,或发挥示范作用,或强调团队协作,或以生为本……切入点不尽相同,但多元的实践都在通往“贵生”的大道上摇曳多姿,让徐闻的教育生态更加风采无限。

梅溪中学:名师成长的风范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一所学校诞生一位名师,不仅意味着这名教师成为品牌,还意味着学校综合实力的提升。梅溪中学本身拥有一批颇具影响力的名师,实施“贵生课堂”以来,更是主动借力课改,以名师培养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切入点,以推动课改队伍建设。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培养“贵生课堂”的名师,吃透理论是先决条件。为此,梅溪中学开展从校长到教师为主讲的“贵生课堂大讲堂”,并且利用每周科组会时间学习“贵生课堂”理论。“反思三年成名师”,梅溪中学还在全校开展了“一周教学反思”活动,全校教师定期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通过这一反思过程,不仅帮助教师促进专业成长,同时提高了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修养,成为教师内化成长的过程。

由实验班到示范班,由示范班到全校开花,“贵生课堂”的日渐壮大为老师们提供了广阔的练武场地和展示空间。梅溪中学经常通过比赛课、公开课、示范课、新教师汇报课、同课异构等校本研修手段,让每一次活动都成为教师发展的推力。尤其是“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从校级领导、中层干部、骨干教师到新教师,层层铺开并形成机制,由此培养出了一大批教学能手。

同时,梅溪中学还在校内开展了“名师带徒”活动,做好以老带新的传、帮、带工作,从而为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做出贡献。语文科组黄奔奔老师2013年9月开始参加工作,与她结对的是语文科的科组长周凌老师。周凌老师是湛江市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周凌老师给了黄奔奔老师许多精心指导,包括如何备课、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技巧的掌握、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后辅导和课程考核等等。在周凌的指导下,黄奔奔成长迅速,个人教学风格逐渐成形。刚刚从教两年,黄奔奔在2015年5月徐闻县“中小学教师赛课活动”中获得一等奖,被徐闻县教育局聘为“徐闻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下桥中学:理念转型的风向

一场狂飙而来的课堂改革,首要的便是理念的建设。如何理解“贵生课堂”?如何把“贵生课堂”与教学质量统一起来?下桥中学是这样解读的:教学质量不仅仅是看学生考多少分,更重要的是看学生的发展变化,包括学生对学习的激情,学生潜能的开发,学生积极心里的培育和对积极性态度的坚持。校长王耀东认为抓“贵生课堂”就是抓大教学,就是抓学校的核心利益。

大教学观首先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为了改变学校落后的办学条件,给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下桥中学以教育创强为契机,以“贵生”理念为准则,开源节流自筹资金,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同时发动校友及社会热心人士积极捐资建校,让校园环境“脱胎换骨”。

大教学观的本质是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通过推进“贵生课堂”,下桥中学使教师的育人观念发生了转变,在“贵生课堂”里“人人都是优秀生,人人优秀各不同”。老师不再是单一地横向评价学生,更要纵向评价学生,让每个学生在安心、自由、开放中学习生活。老师学会了赏识和发现学生的“美”,以“美”为贵,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贵生课堂”所内含的大教学观要求学校充分释放学生个性,提供丰富平台来满足学生的多样发展。这一观念引领下的下桥中学,将学生社团活动作为“贵生课堂”选修课,一时间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小榕园文学社、田园社、书吧社、滑轮社……学生从课内转向课外,从书本转向实践。在“贵生课堂”选修课中,学生的个性得以释放,“贵生课堂”的理念得以充分诠释。

徐闻县实验小学:协作共进的风情

徐闻实验小学校长郑文彬常常说:“没有优秀的个人,只有优秀的团队。”课改伊始,实验小学便通过全校联动,组建了2个系列7个教研团队:一是学科教研团队,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综合科等教研组;二是科研工作室,包括“贵生课堂工作室”“湛江市名教师工作室”“徐闻县名教师工作室”等。学校每周安排固定时间,进行教研教改活动,多形式开展说、上、评活动,如年级组交叉听课、市名教师主持人课堂开放、跨年段跨学科听评课,就突出问题出谋划策,进行教学诊断。每学期组织青年教师进行“贵生课堂”教学展评,课后组织评课,进行个人和教研组集体反思,总结教学得失。加强教师间的专业切磋,激发思维碰撞,促成同伴互助,共享经验,共同成长,实现校内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

每一次耕耘,每一份收获,都凝聚了实验小学教师团队的汗水和智慧。2014年2月,徐闻县举行小学“贵生杯”数学说课比赛。开赛前一天,实验小学戴穆兰老师接到通知,代表学校参赛,面临巨大挑战——距离正式比赛只有24小时!刚接到任务,实验小学“贵生”团队迅速运转,全体数学备课组长全数加入研讨,邓建芳老师协助备稿,沈超老师负责课件设计,庄彩飞老师负责实时录像……稿子备好了,可是容量太大,还要结合课件展示,“贵生”团队迅速做出调整。在比赛时,戴老师以体验者角色,把自己对“贵生课堂”的教学体验、小组合作方法的领悟与大家交流、分享,以自己教学艺术特色为基石,有效地融合“安心、自由、开放、尊重、平等、包容”的“贵生”理念。当热烈的掌声响起,每一个人都露出欣慰的笑容——“贵生课堂”不仅是让学生安心自由开放的课堂,也是属于教师的幸福课堂。

实验小学的“贵生”团队建设,注重内敛外扬,在全县率先开启跨区(市)访学,多次与湛江市第八小学等学校进行课改与团队建设交流,进一步优化团队建设与管理。同时主动派出“贵生课堂”课改团队,指导兄弟学校的课改。在宣传本校“贵生课堂”课改成果的同时,也推动了其他学校“贵生课堂”课改的深入。

春蕾小学:示范引领的风度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贵生课堂”里的每一所学校都不是孤立的个体,他们是结伴而行的同路人。在课改初始,徐闻县就将全县各中小学分成十个小组,各学校之间结对交流,彼此借鉴,取长补短。结对子的各间学校,每学期都举行结对学校“贵生”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讨论该学期结对子活动的具体内容、方案及要求等,并对相关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在交流活动中,春蕾小学作为结对子组长学校之一,把实践“贵生课堂”时遇到的问题作为活动的讨论主题:如何进行小组活动?如何利用小黑板进行展示?课堂上如何更好地进行评价?如何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如何更好利用导学案?然后教师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备课、开展有关的研讨课,课后学校进行有目的的讨论。同时邀请徐闻县教育局领导、贵生工作室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共同破解“贵生课堂”瓶颈。

“贵生课堂”让更多老师有了自我展示的平台,让老师之间有了更多了解、学习的机会。两年来,春蕾小组在不同的乡镇、学校举行了16次有主题的交流、研讨活动,参加的教师达450多人次,上课教师48人次,参与学生900多人次,让校与校、师与师、生与生之间有了更多有益的交流和相互合作的机会,从而打造出了一支激情勃发、敢做敢拼的“贵生”团队。

下桥中心小学:以生为本的风景

课堂教学的主体永远是学生。在“贵生课堂”推进过程中,学生对于新的课堂形式和课堂组织方式的适应与否直接关系到课改效果。如何让学生适应并喜爱“贵生课堂”成为下桥中心小学课改的突破点。

首先,“贵生课堂”是以“合作”作为课堂文化核心。下桥中心小学改变传统课堂排坐形式,分小组围坐,组建合作小组,倡导学习同盟。合作小组把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捆绑,在给表现突出的学生奖励星星的同时,也给所在小组奖励星星。个人的得失就是小组的得失,个人的荣辱就是小组的荣辱。于是,遇到问题时,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带有极大的热情积极参与其中,共同分担学习任务,共享完成任务后的快乐。每个人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本小组的荣誉负责,因此,课堂中经常出现同学之间的互相交流、同学之间的互相打气加油、同学之间的成果分享以及优生与待优生的结对帮扶等情景。

其次,“贵生课堂”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由重“接受”向重“发现”转变,由“独学”向“合作”转变,这也是“贵生课堂”的全新转型。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不善于“发现”这一现象,在教学中,下桥中心小学不但要求老师要当好导演,而且要在使用导学案上下功夫,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去发现。

通过导学案,学生的学习有了明确方向,知道哪些内容是重点学习内容,哪些内容不做重点探究等。不需要老师的讲解,每个人都享受着自学、合作带来的学习成就感。老师走下了讲台,融入到学生中,师生在课堂上合作交流,互相促进,在合作学习中创新的火花时时迸发。自主预习自然落到实处,学生的“发现”就会成为必然,有时学生们的“发现”甚至会让老师惊叹不已。

采访手记:教育需要个性与张力

课堂的呈现本身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多元的视角,有着多元的解读。徐闻教育人对于“贵生课堂”建设有一条特别值得推崇与借鉴:给理念不给模式。对于理念的诠释与实践,给予学校足够的空间。个性发挥下,张力无穷尽。其实,很多时候,对待教育的思考,关键处并不是整齐划一的标准答案,大家持论的思维过程、事实基础、切入点和价值追求,才是意义之所在。因为不同的解答与释义,往往能为大家提供全新的思考方式和理解向度。对仁智互见的问题,向度无疑要比结论更重要。因此,徐闻的“贵生课堂”改革既能获得广大师生的全情支持,又能收获精彩不断的惊喜。

教育是简单的复杂,是幸福的艰辛。尤其在今天,在目前这样的生态环境里,如果我们都能像徐闻教育人那样,上接天气,下接地气,脚踏实地不忘理想,直面现实不改初衷,那么,我们定能在各自的教育朝圣路上,走得更好,走得更坚实,自然也将离目标更近,离理想更近。

(本文图片由徐闻县教育局提供)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徐闻实验班学校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十举措扶持菠萝加工 徐闻菠萝鲜果已售6成
醉在徐闻的冬雨里
工具人也有主角光环
与天才班的人谈恋爱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超常发挥的“幸运儿”
学校推介
窒息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