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学生一片自由学习的天空
2015-09-15博华
博华
作为一名教师,工作生活在学校这个原本文化气息浓厚的氛围里,每日与书本打着交道,生活中弥漫着书籍散发出的精神芬芳,心中有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精神愉悦。作为一位酷爱读书的人,学校这个环境,教师这份职业,确实满足了我读书的精神需求。现在学校这个供人们读书求学,涵养人性的地方却出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最近时常听到同事们抱怨学生懒惰,越来越不喜欢读书学习,尤其是不喜欢读课外书籍,导致他们知识面狭窄,有些十分简单的常识性问题,竟然在课堂上一问三不知。虽然学生们每天按照学校制定的作息时间背着略显沉重的书包到校、离校,但在学校里自觉读书,钻研学问,探究问题的风气却一点也不浓厚。回到家中,他们更是把书包一放,坐在电脑或电视前尽情地将自己这宝贵的业余时间消耗掉。面对这一现象,教师和家长们显得很是无奈,只能顺其自然。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读书的环境有了空前的改善,不少家庭甚至为孩子建立了专门的书房或学习场所,但孩子们的读书热情却空前地低迷。过去中国人想读书,却因条件限制,无书可读;现在读书条件好了,有书可读了,人们却不想读书,这其中的原因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
书籍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重要阶梯。我们人类进步发展到今天,书籍发挥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正因为如此,读书一直被人们视为是一件高雅和神圣的事情。当下的社会,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人们对金钱看得越来越重要,甚至有了一种崇拜感,这导致整个社会的功利心越来越重,让社会也自然用一种极端世俗的功利心态来看待读书。虽然“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但人们却把这句话简单解读为求学可以为自己未来谋到一份好的职业,或拥有一个好的前程。这与那句人人耳熟能详的古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于是读书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的神圣性在人们的心中逐步消退。此种世俗之风也波及到了校园,并且深深影响到了学生那幼小的心灵。现在学生们在校学习生活十分单调,甚至乏味,究其原因就是一种功利的心态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在学习的过程中,哪些课程对他们的升学影响大,就去多下一些功夫,哪些课程影响小,就少下一点功夫。学校也为了自己的办学声誉,极力去迎合学生和家长们的这种功利心态,结果学生们的学习也就自然围着考试,尤其是围着关乎自己命运的升学考试这个中心开展。学生的学习是为了考入理想的学校,为将来取得一份理想的工作打基础。因此各种急功近利,提高考试分数的措施便围绕着学生的学习一哄而起,并且将学生们的学习活动严格限制在与考试有关的课本上来。读课本,讲课本,天天围着课本转,课本以外的书籍不给学生接触的机会,学生们的思维被限定在教科书的范围之内,久而久之,学生原本活跃的思维便渐渐失去了灵性。更有甚者有些家长害怕自己的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在孩子放学后还变着法儿让他们进各种社会上办的良莠不齐,却名目诱人的培训班,去进一步强化学校里已经学过的课本知识。孩子们的大脑变成了一个知识容器,不系统的知识点潮水般涌入他们的大脑,形不成知识体系,长此以往孩子们只能是身心疲惫,对原本快乐的学习生活变得十分厌倦,直至丧失兴趣。家长、社会、学校全都逼着学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然而通过考试这个独木桥的人毕竟还是一部分人。如果仅用考试这一把尺子选拔人才的现状得不到根本改观的话,学生厌学,不自觉读书的现状是不会有所改观的。
学校是一个精神牧场,它为渴求思想和智慧的人在精神上提供全面的营养。因此面对性格各异,条件各异的学生群体要用多元的方法和手段尽量提供适合每一个人发展的最佳途径。要做到这一步,就必须解放学生的大脑,放松他们的手脚,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空间,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而不是强迫下,按照兴趣去接触自己喜欢接触,喜欢认知的东西,在接触和认知的过程中,培养兴趣,形成动力,养成习惯。在习惯的基础上,最终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才有可能顺利实现他们心中目标,进而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翻开人类文明进步的史册,有很多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他们没有很高的学历,也没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但却取得了令很多高学历者汗颜的成绩。他们的成功无不是因为浓厚的兴趣,良好的习惯赋予他们持续不断的进步动力,支撑他们一路进步,并最终获得事业的成功。“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教育充满智慧,让生活充满人性的光辉。”这些口号我们天天在喊,可就是落实不到行动上来。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了,我们的教育事业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国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可是至今连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没有从我们的校园里走出来,这足以说明我们的教育存在着不小的问题。教育培养人不能像工厂的流水线制造产品那样用一个标准去要求和衡量。给学生的精神和思想松绑,让他们在学校这个宽松的精神牧场里,自由地觅食,什么可口吃什么,在身体和思想最佳发育期里得到最好的精神营养,何愁将来他们没有用武之地呢?
此外学生们被课本知识的绳索捆得太死,思想的天地变得狭窄了,从而丧失了自由精神呼吸的权利。在教师和家长严厉的目光注视下,按照教师和家长的意志不情愿地机械学习,课本以外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与他们无缘。人类创造的那些特别具有精神营养的东西,他们要么没有时间和机会接触,要么枯燥乏味的学习让他们丧失了对经典文化的兴趣,懒得去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对课外书籍的阅读量便大大地缩水。须知自由阅读是一个人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阅读量的大小,对一个人的发展与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尽管我们也为中小学生规定了许多课外的阅读书目,但这些书目据我所知学生真正系统读过的却寥寥无几。只要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学生,那些真正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并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首先得益于他们有着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在业余时间形成了良好的自由阅读习惯,使他们自身储备的知识信息量多于其他同学。这些学生在自由阅读的过程中不但获取了书本上得不到的知识,还不自觉地接受了这些经典文化所蕴含的健康向上的文化及道德观念的熏陶,提升了他们的人格修养,因此这些学生的收益是全方位的,这为他们的健康学习、快乐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这一点恰恰是我们学校教育工作中忽略了的。给学生创造机会,引导他们养成自由阅读的良好习惯,减轻功利性十足的学习造成的不应有的学习压力,培养兴趣,还学生们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精神天空,让他们实现自主发展,快乐成长,实在是当务之急。
要实现上述目标仅靠学校一己之力是做不到的,关键是考试制度和用人制度的改革。现在中国的用人制度动不动就用学历来招揽人才,这是十分有害的,它助长了人们的文凭意识,把文凭和学历的高低看得很重,并当作自己将来发展最重要的一块敲门砖。这正是中国现行考试制度的弊端之所在。我们的教育说白了就是学历教育。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培养了不少的大学生,研究生,数量相当可观,但质量却不敢恭维,甚至里面还夹杂着不少水货。人的能力不能仅看学历。比如许振超只不过是一名初中生,却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了一些大学生做不到的业绩,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文凭不过是一种学习经历,不能看得过重。只要有能力,只要搭建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学历低的人照样干出辉煌的业绩。特别是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终于花落中国,由来自山东高密农村的莫言获得,莫言没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最高学历也仅仅是小学四年级。但它却凭借超强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为自己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最终成为中国本土获得诺奖第一人,圆了几代中国人朝思夜盼的一个梦想。莫言的成功无疑给中国的现行教育制度敲了一个警钟。假如莫言当年不辍学,能顺利接受完大学教育的话,我想他那种无拘无束,天马行空的文学想象力,会大大缩水,也许对莫言的获奖带来莫大的负面影响。莫言的成功提醒我们,办教育要把能力放在首位,淡化文凭意识,这样人们就会对教育减少一分功利意识,这样我们的教育也就摆脱单纯的升学教育带来的压力。学校和教师自然也就会想方设法为学生搭建一个快乐学习的舞台,让学生感受并体验到读书的魅力和学习的快乐。
自觉读书,与书为伴,让学生心灵散发书籍带来的精神芳香,对我们的学生健康成长是一件极为有意义的事情。消除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功利心态和做法,让学生走进书海,与人类优秀的文化经典来一个亲密的接触,从中吸取古朴的智慧,发现历久弥新的思想,接受永恒的真理,这样学生们的精神视野会变得更加开阔。
本栏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