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 走 贵 州

2015-09-13李卫兵编辑罗婧奇

中国三峡 2015年1期
关键词:会址苗寨遵义会议

文/李卫兵、向 红 编辑/罗婧奇

黄果树大瀑布。 摄影/李卫兵

贵州,我的第二故乡。与贵州结缘,源于跟随支援祖国三线建设、建设乌江渡水电站的父母,迁徙到贵州大山深处安家落户。贵州之美,在于连天的绿色,淳朴的民风,乡野的景致,还有奔流不息的江河,连绵无际的山峦,多姿多彩的生活。两亿多年前大自然的造化运动,让贵州高原从无边大海中隆起,拼就了今日中国的西南版图。

几十年过去,进入中年的我时常思念在贵州生活的岁月,尤其是童年在父母身边度过的悠然时光。回看那片青山绿土,是否还和记忆中一个模样?只觉缤纷更甚。

重温烽火:遵义会议会址

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到达遵义,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召开了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此后,遵义会议载入史册。会址大门临街,大门正中高悬巨匾,是毛泽东于1964年题写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苍劲有力,这是唯一一处由毛泽东题字的全国革命纪念地。旧址位于遵义市老城红旗路(原子尹路)80号,老地名叫琵琶桥。

会址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二层楼房,为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建筑,原是黔军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是遵义城20世纪30年代最宏伟的建筑。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部分。主楼楼层四周有回廊,楼房的檐下柱间有10个券拱支撑,保留了我国古建筑“彻上明造”(楼房内无天花板,宽敞明亮)的结构风格。当年会议就在楼房主客厅的二楼上举行,室内按当年会议室原貌进行布置。室内正中放着一张深红色的长方形大木桌,桌子四周摆着一圈藤椅,桌下还放着一个八角形的炭火盆。天花板正中,悬挂着一盏圆形瓷罩的“洋油”灯。东壁挂着一架木框镜面的自鸣钟,还有两个壁柜;两壁是一排明亮的玻璃窗。

“遵义会议辅助陈列室”紧挨遵义会议会址,这里原是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现展出的200多件陈列品中,有1935年1月遵义会议期间《红星报》对遵义县革命委员会成立盛况的报道,还有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参观遵义会议会址的照片和题词。这些文物留存着历史的记忆,似乎能一下子让人穿越时空,重温那段烽火岁月。

自然奇迹:黄果树大瀑布

黄果树大瀑布风景区内共分布着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大小18个瀑布,集中分布在450平方公里区域内的贵州北盘江支流打邦河、白水河、灞陵河和王二河上,是名列吉尼斯世界记录的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除了大瀑布外,还有众多的瀑布可以观赏,譬如瀑布群中瀑顶最宽的陡坡塘瀑布,滩面最长的螺丝滩瀑布,落差最大的滴水滩瀑布,形态最美的银练坠滩瀑布等。

黄果树大瀑布是贵州第一胜景,亚洲第一大瀑布,实际高度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宽101米,主瀑顶宽83.3米,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从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观赏的瀑布。一进入景区便可听见“哗哗”如钟鼓般轰鸣交响的声音从远处飘来,渐近渐响,最后铺面涌来,盖过了人喧嘈杂,仿佛天地间只存在一片喧嚣的水声。远望过去,河水从断崖顶端凌空飞流而下,倾入崖下的犀牛潭中。瀑布激起的水珠飞溅百米多高,如云漫雾绕,蔚为壮观。三百年前,明朝的旅行家徐霞客曾经此般盛赞,“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乃黄果树瀑布的生动写照。

瀑布形态因季节而有变化,冬天水小时,它妩媚秀丽,轻轻下泻;到了夏秋,水量大增,那撼天动地的磅礴气势让人慨叹。此行正赶上连续几天的暴雨之后,水量特别大,水质变得浑黄。巨大的飞瀑,飞溅的水花,高达数十米,雾气腾腾。近处观瀑,如临万马奔腾之阵,水拍击石,犹似雷劈山崩。因水雾特别大,犀牛潭前的那一级小瀑布分不出来了,瀑布后的水帘洞窗的影子都看不到了,更无法进洞观赏了。

世外田园:西江千户苗寨

牧归的老农。 摄影/向红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组成。这个苗族聚居村寨被誉为“苗族民族文化艺术馆”。“千户苗寨”是居住户数众多之意,“西江”是地名,却又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地理位置概念,“西江”是苗语的谐音,直译就是“鬼讨”,意译是“鬼讨的地方”,意指当年苗族人迁徙到此地时的艰辛与困苦。

最有特色的是一排排错落有序、层层叠叠、富有民族特色的木质吊脚楼。苗寨依山傍水,苗家人就地取材,用枫木搭建起一座座吊脚楼,并依山势向两边展开,远远看去,整个村寨就像一个巨大的金角牛头。苗家人修建吊脚楼不用绘制施工图,不用一钉一铆,完全凭着祖传技艺就可把数百根枫木柱柱相连、枋枋相接、梁梁相扣,上千栋吊脚楼相连成片,形成一个整体环形,产生单个吊脚楼所不具备的视觉效果,气势异常恢弘。

清晨,阳光渐渐穿透云雾,寨中家家户户都升起袅袅炊烟,远处望去,宛如一幅烟雨蒙蒙的田园水墨,极富诗意。傍晚,随着夜幕降临,苗寨顿时又换了一副面孔。寨子里每家木楼屋檐下都悬挂着灯,入夜齐放,橘黄色的灯光透过灯罩,柔柔地亮着,愈是夜色如墨,愈是璀璨如星,但又不夺目,透露出一种静穆的美。

水城交融:古城镇远

古城镇远,位于贵州东部的苗岭,自楚汉开疆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舞阳河以“S”形穿城而过,“九山抱一水,一水分两城”,山水城浑然一体,远观颇似太极图,又被称为“太极古城”。对于镇远来说,舞阳河就是它的灵魂。舞阳河矜持,内敛,波澜不兴,静默得简直让人觉察不到她的流动。

西江千户苗寨全景。 摄影/向红

由于水路繁忙,沿河两岸建有众多码头。吴敬梓在《儒林外史》用大量篇幅描写了镇远的奢华,说镇远是天底下最大的“歌舞池”。从盘龙大桥到祝圣桥沿河共有九个码头,这些码头都有讲究,有卸米卸布匹的商业码头,有官员出入的官码头,有专门用于朝拜祭祀出入的码头等。禹门码头位于镇远最繁华的地段,禹门亦即“龙门”,据说是专为中第的秀才举人所建的。古代科举之人从京城返回,大多从舞阳河乘船至禹门码头登岸,以示荣耀。有古诗为证:“年少初登第,皇都得意回。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在军事和商业重镇的显要位置专门建造一个供秀才举人出入的码头,足见地处偏僻的古镇对文化的追求抑或对功名的重视。

付家大院老房子。 摄影/向红

镇远古巷道狭长幽深,其结构错综复杂,有石牌坊巷、四方井巷、复兴巷、仁寿巷、冲子巷、米码头巷、紫宝阁巷、陈家井巷等。这些交叉衔连、互相达通的巷子,组成了镇远古城生生相息的血脉。古井遍布全程,形状各异,有圆有方。有的形如猪槽,有清澈见底的自然浅井,也有深达余丈的吊井。古井春夏秋冬盛泽不涸,且水质极佳,甘冽爽口。穿行于古民居的巷道中,见识了镇远民居建筑中的“歪门邪道”和“旁门左道”,这里深宅大院的大门不与巷道平行,也不正对堂屋,而是有意地将门的朝向旋转一个角度,斜斜地对着街道。听说,这“歪”与“斜”是遵从风水先生的说法:“以南为尊”是一种富贵之相,又能“财不露白”。大院都是高高的封火墙,一旦失火,也不至于殃及四邻。

镇东头的祝圣桥久负盛名。全桥用青石建造而成,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的建设期也够长,用了二百五十年,直到清朝雍正年间才建成,所以它的桥墩是明朝的,桥面却是清朝的。被舞阳河一分为二的镇远古城,在祝圣桥修成之前,只能靠着渡船渡河,直到祝圣桥建成,方才有了通途。

入夜,沿河的建筑亮灯了,光影顺着老建筑的脉络散射出穿越千年的影像。人们坐在五光十色的游船上,欣赏民族歌舞,感受晚风吹拂,心里滋生一番怀古情愫,感受古代商贾和科考举人“九江归路远,万里客船还”那匆匆夜归的心情。

猜你喜欢

会址苗寨遵义会议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掠影
亚布力企业家论坛永久会址:雪山中的洁白丝绸
西江千户苗寨
谢雱绥宁少数民族村落油画写生作品选
朱德在遵义会议前后
西江苗寨
“八闽巾帼心向党·万村千居唱起来”古田会址展演兴起“大学习”热潮
苗寨小记
遵义会议前后的周恩来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