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知故犯

2015-09-12

为了孩子(3~7岁) 2015年9期
关键词:隔离法波波计时

波波5岁多了,能说会道、非常机灵,但让父母感到头疼烦恼的是波波经常光说不做、明知故犯。每次当他求妈妈一件事的时候,就向妈妈保证以后电脑游戏只玩一局,输赢都不打第二局,妈妈答应了他。可是一打开电脑,波波就不守诺言,玩完一局再完一局,即使妈妈催促多遍也不停止游戏,如果妈妈强行把他抱过来,他边挣扎边说妈妈不许“剥夺儿童的游戏权利”。妈妈说波波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当制定规则的时候他都同意,但是执行的时候依然我行我素;批评他的时候承认错误很快,但是改正错误很慢。妈妈说,孩子这么小就感觉教育他力不从心,以后可怎么办呢?

案例分析:

逆反期孩子最执拗、最让人抓狂的行为就是明知故犯、光说不做、不服管教、软硬不吃、调皮捣蛋、任性淘气……我们试着“软硬兼施”,他还“软硬不吃”!

如何智慧拆招:

应对明知故犯的方法有很多,理论研究和实践都证明,避免“非软即硬”的单一方式,采取“不软不硬”、“柔中带刚“的方法比较有效!有一招最管用,叫“计时隔离”。所以我们这里重点介绍这项绝招。

名词解释:计时隔离

就是让孩子暂时离开造成不良行为的情境,按照规定的时间老老实实地站在或坐在一个家长能看见他但他又不能做任何事情的寂寞环境中。这是一种“不软不硬”的态度,既不哄劝、讨好孩子,也不打不骂、不吓唬孩子,但对他却具有一定的威慑力——因为“隔离”会使他“损失惨重”,比如失去家人的关注,也失去了操作玩具、做游戏以及参加各种有趣活动的自由……他只能无聊地站着或者坐着,而孩子是最怕无聊的,因为无聊的时候很无趣。所以为了避免这些损失,孩子必须逐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他才能恢复自己应有的自由与权利,也才会得到家长的关注与鼓励。

使用前提:孩子与家长已经就某一规则达成共识,如果孩子违反了规则,他知道家长将对他实行计时隔离。

短期目标:立即阻止孩子当前的不适宜行为。

长期目标:帮孩子学会遵守规则、自我负责。

适用情形:特别适合孩子出尔反尔、乱发脾气、有攻击行为等明显违反已知规则的情形。

不适用情形:孩子有心情好、苦恼、恐惧、焦虑、胆怯等情绪问题,以及其他安全感问题。

最佳地点:在家里选择一个安静的角落(即隔离角),并具有三个基本条件:明亮(光线充足不会引起孩子害怕)、安全(为了确保孩子不会出现任何伤害行为,是家长在10秒内可以迅速到达的地方)、无聊(没有任何好玩的东西、没有人可以讲话)。最多只能放一把椅子(即隔离椅),让孩子坐在家长的视线内,要求他在一定时间内不许离开。

不宜地点:绝对不可以使用阴暗的壁橱、衣柜、地下室、车库,也不可把孩子反锁在房间里。

隔离时间:隔离时间以孩子年龄为准,原则上是“1岁1分钟”,比如一个5岁的孩子需要隔离5分钟。在实施隔离的时候,可以准备一个定时器,让孩子知道结束时间,绝不能随便拖延时间。如果家长随意延长时间,就会伤害孩子对家长的信任。以定时器为监督物而不是人,可以维护亲子关系,减少孩子对家长的埋怨与逆反心理,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负责,增强自律。

操作要点:

◎说到做到,速度要快

需要实施计时隔离的时候,必然是孩子已经明显违反规则的时候,所以父母最多只警告一次:“如果再不关闭游戏,按照约定,就该计时隔离了。”切忌“光打雷不下雨”,如果只是警告却不操作,不但隔离法宣告失败,而且还难以培养孩子对规则与权威的敬畏感。

◎态度要温和而坚定

计时隔离没有皮肉之苦、没有语言暴力,主要是营造冷静与反思的氛围,家长的态度与情绪始终不软不硬、温和而坚定,实施这种方法还可以帮助家长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理性地管教孩子。

切忌:先骂了孩子、打了孩子,又把孩子带向隔离角,这样会降低规则本身对孩子的威慑力,反而使孩子把对家长的怨气转移到约定规则上,从而降低孩子尊重规则的意识。

◎初次实施要有心理准备

父母第一次使用计时隔离的时候,一定会遭遇孩子强烈的反抗,一旦屈从于孩子,计时隔离必然失效。所以,初次使用计时隔离法,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并坚定自己的管教信念。为此,家人还要达成一致,不要一个家长实施计时隔离,另一个家长袒护孩子,破坏计时隔离方案,这样的家庭矛盾最容易造就无理取闹的任性孩子。

◎应对隔离中的反抗行为

有的孩子该隔离的时候却不去隔离角,而是到处乱跑、乱蹦乱跳,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可以抱紧孩子,一起呆在隔离角或者坐在隔离椅,强迫他执行计时隔离,但是不跟孩子说过多的话也不讲过多的道理,只是简单地说:“你必须在这里安静一会儿,定时器响了才能再玩。”到时间之后就恢复孩子的自由。如果孩子再犯,还是这样带领孩子实施隔离,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明白隔离与定时器是怎么回事了。

Tips:

孩子还有一种反抗行为,不是不去隔离角,而是呆在隔离角不走,用沉默、哭泣、不玩不动,或者干脆躺在隔离角来试探家长的反应。孩子的心理活动是复杂多样的,诸如试探家长是否放弃规则,或者等待家长讨好自己,或者激惹家长生气,或者希望家长难过起来,或者挑起家长之间的矛盾……这种“冷战”也是非常熬人的,很多家长“扛不住”了,只好顺从孩子的心意。也有的家长用“冷战”应对“冷战”,孩子不离开隔离角,就让他自己呆着,“冷战”持续的时间越长,越强化孩子的“冷战”模式,不利于孩子学习其他正面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家长善于破解孩子的抗拒心理,采取“不冷不热”的方式应对孩子,既不讨好妥协孩子,同时又关心爱护孩子。操作方法为每隔一分钟就去关心一次孩子,每次都态度平静地对他说:“你已经完成计时隔离了,现在可以自由活动了,如果你现在离开隔离角,妈妈就陪你玩一个游戏。你先想一想,一分钟后妈妈再来问你一次。”一分钟之后,妈妈再次关心和询问孩子:“想好没有,是继续呆在这里,还是与妈妈玩游戏?”这样反复操作,一直到孩子同意离开隔离角。孩子从这个反复的过程中感受到家长是认真的,自己的抗拒看来是没有用了;家长也是诚恳的,自己的抗拒是没有必要的,家长还是喜爱自己的,还不如与家长一起做游戏呢。

◎隔离之后做简短交流

隔离之前,孩子已经知道自己违反规则,只是不愿意承担违规之后的责任而已。隔离之后的讨论是必要的,可以先进行情感抚慰,抱抱孩子,并跟孩子讲道理,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以及对家长的信任。也可以让孩子复述一下规则,以及自己被计时隔离的原因,尤其是他所违背的具体行为规则。如果孩子说得正确,家长简单复述一下他的答案后,让孩子自行离去,无需与孩子再做任何不愉快的对话;如果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被隔离,或者说出了一个不正确的答案,家长不要骂他、教训他或刻意让他产生难过或对不起的感觉,而是告诉他正确答案,并让他复述出正确原因后自行离去。

Tips:

计时隔离对家长也有约定

计时隔离虽然是针对孩子明知故犯、无理取闹的教育方法,但是对家长也有很多约定,家长不能因为自己是规则的监督者,就随意更改规则。首先,不能想隔离孩子就隔离孩子,孩子必须事先已经知道违反哪一条具体规则就需要隔离,才能对孩子实施隔离。例如,如果家长与孩子商量的是玩游戏超过30分钟就要隔离,而没有说看电视超过30分钟也要隔离,那么就不能对孩子的看电视行为进行隔离。家长发现孩子出现新的问题之后,第一次不能隔离孩子,要先与孩子讨论问题出在哪里,孩子应该怎么做,孩子对违规行为需要承担什么后果与责任,以后孩子再犯的时候才能实施隔离。其次,严格遵守时间约定,不能让气愤冲昏头,随意延长时间。第三,家长的态度要平静,不能对孩子大声呵斥,更不能打骂孩子,这是尊重孩子的表现。最后,隔离之后不计前嫌、不嘲笑孩子,要对孩子履行隔离约定加以肯定与爱护,并恢复孩子的活动自由。可见,计时隔离法是有一定的契约精神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隔离法波波计时
畅游计时天地
和波波一起过生日
腕表计时2.0
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化
应力隔离法在蓝宝石压力传感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波比和波波池
24时计时法
趣谈生活中的整体法与隔离法
如何选择整体法与隔离法
波波熊和OK兔(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