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保护孩子远离性骚扰

2015-09-12Megan

为了孩子(3~7岁) 2015年9期
关键词:案例身体儿童

编者按:

Parents for Megan's Law and the Crime Victims Center是位于纽约的一家非盈利机构,Megan是一位律师,专注于普及和教育家长如何保护孩子远离性骚扰,以及为儿童性骚扰受害的家庭提供法律援助。

本期,我们特意编译了Megan基于诸多案例的总结性的文章,讲到了儿童性骚扰防范的方方面面。希望律师的这些言简意赅的建议,能够对我们保护好自己的孩子有所帮助。

“儿童性骚扰”这件事情其实从来都离我们不远,但它常常被无意中变成了一个盲点。

所以,平时我们就要尽量帮孩子编织一个严密的防护网,以最大限度地阻挡危险。以下一些要点供你参考。

7条父母和孩子应该共同学会的规则

1.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熟人,但是每个人都应该只扮演他们的职能角色(也就是说,要有界限)。

比如,你孩子的钢琴老师应该教孩子学钢琴,但不应该课后单独留孩子在琴房;他可以因为你弹得好为你鼓掌、在你演奏会结束后给你拥抱,但不应该坐在你的琴凳上抱着你让你弹。身为父母,没有必要教导孩子去怀疑每一个人,这样的教导方式会让孩子不知所措,以致完全不敢相信任何人。父母要做的是,告诉孩子信任身边的人,但也明白“界限”是人与人之间必要的东西。

2. 教育孩子保护自己的身体(夏日背心和裤衩所覆盖的部分都是不能碰的)。

人的身体是属于自己的。你身体里的隐私部位包括你穿小背心和夏天的小裤衩时所覆盖的部位。这些部分,没有任何人有权利看、或者摸,除非是两种情况:爸爸妈妈或者监护人为你洗澡时,医生为你检查身体时。

绘本推荐:《不要随便摸我》、《不要随便亲我》、《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

3. 无条件地相信孩子的感觉(即使是孩子的错觉,也要先相信,随后再一起去判断)。

身体是孩子的,情绪是孩子的内心。当他们说他们不舒服,一般情况下不会是没事找事给你惹麻烦,请停下来关注一下你的孩子,可能他们已经受伤了。

4. 把内在的想法表达出来(学会say no,不光鼓励孩子,也鼓励父母自己做到这一点)。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如果一个不太熟悉的亲戚抱着他不停地亲,孩子已经厌烦了甚至哇哇大哭,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一个考虑他人情绪特别多的父母,你可能会沉默。其实,你不应该沉默。因为你的沉默只照顾了那个亲戚的情绪,却置自己孩子的情绪于不顾。你应该坚定但和善地说:请不要亲我的孩子,他不喜欢被这样亲。

更严重的影响是,如果你是一个一直沉默的父母,你的孩子在遭遇性骚扰时,就很大可能也会保持沉默。而有调查表明,高达90%的儿童性骚扰,就发生在和孩子相熟的人身上。处理过不下百起儿童性骚扰案例的Megan说:“父母其实很天真——他们总是担心陌生人,却很少担心自己的表弟、邻居也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试想一下:如果孩子从小耳濡目染,自己觉得不舒服的事情却因为“碍于面子选择不抗议”,就更容易受到伤害。

5. 问过再做,保持警觉。

有人给你糖,不要直接吃,先问下父母;有人要载你回家,不要直接上车,先问下父母;这些“check first rule”在西方国家很重视,这基于孩子和父母之间深厚的信任。父母对于孩子的合理要求,要充分给予信任和空间,孩子对于和父母之间的check first rule就不会排斥。在孩子小的时候,让孩子保持比较高的警觉性是没有错的,这样,孩子长大了即使不“凡事跟父母来‘check”也会先想一想可能的危险,并作出自我保护的判断。

6. 任何“秘密”都可以和父母说。

在很多案例中,性骚扰犯者在性骚扰结束后会给孩子一根棒棒糖说: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哦。孩子就全心全意地保守了这个秘密,即使她身体和内心都很不舒服。

所以从小应该教育孩子,你和父母之间是最亲密无间的关系,你可以分享所有秘密给爸妈,快乐的、悲伤的、委屈的,等等,爸妈给你的爱和支持是无条件的。

链接:近日媒体报道了一则新闻:某小学几个孩子自发组织了在一个同学家夜宿的派对,有一个女生后来对妈妈说,同学爸爸在半夜她起来上厕所的时候性骚扰了她。小女生很信任妈妈,所以把当时的情况和妈妈和盘托出。于是妈妈起诉了那位48岁的父亲……试想一下,如果那个女孩不是一个什么都和妈妈分享的孩子,妈妈对那一晚发生的事就会一无所知。

7. 大声呼救,懂得在安全空间保护自己

这样的教育要在点滴之间:全家人外出活动时,父母就要把“安全教育”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告诉孩子,不要走看起来不敞亮、不安全的小道;晚上不要单独行动;在人群中走散了,要去往敞亮、人多的地方,向警察、店员、带着孩子的妇女等这样的“安全人群”求助;如果有人侵犯到你,不要过于礼让,要勇敢说“不”;如果没有人注意到你的困境,一定要大声喊出来!

哪些人,父母应该多加警觉?

基于过往案例,Megan总结了7个儿童性骚扰的警戒雷区,应该让孩子远离——

1. 非家人,但一直想和你孩子在一起,甚至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比你自己都长。

2. 非常喜欢、创造很多机会单独跟你孩子在一起。

3. 总是很坚持要和孩子拥抱、接触、亲吻、搔痒等亲密行为,即使孩子抗拒他还要这么做。

4. 对和性有关的话题格外感兴趣,喜欢和你的孩子讨论这些相关话题,甚至给孩子看相关视频。

5. 给孩子买很多礼物,或者很贵重的礼物,但没有什么原因。

6. 在孩子洗澡的时候、上厕所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走进孩子的洗手间、洗浴室。

7. 过往案例显示,儿童性骚扰的疑犯往往和他们的同龄成年人并不合群,性格多少有些乖张孤僻。孩子其实很敏感,他们对这样的成年人往往发自内心不太喜欢,这时候请不要强迫孩子和他们接近。

孩子有哪些反常行为时,可能是受到了性骚扰?

要做细心的父母,观察孩子的每一个举动——

1. 对某些地方、某些人特别害怕、特别抵触。

2. 特别不愿意脱衣服。

3. 睡不踏实、总是做恶梦。

4. 忽然爆发的坏脾气、焦虑或者恐惧。

5. 持续哭泣。

6. 不许任何人碰。

7. 没有生病,却总是茶饭不思,甚至咀嚼困难。

8. 对性行为和性知识有超乎年龄或者超过父母和学校所教育的认知。

9. 忽然对身体某些部位(尤其隐私)知道了很多新词汇。

10. 有了一些反常的生理反应:比如,很久不尿床忽然又开始尿床了;从不咬手指忽然就开始不停吮吸大拇指;一直好好走路忽然开始故意趴开双脚走路(这来自Megan接触过的一个案例,7岁小女孩被性骚扰之后就不敢并腿走路)。

11. 隐私部位觉得搔痒、甚至流血。

猜你喜欢

案例身体儿童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身体力“形”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