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2015-09-11张红雨
张红雨
摘 要: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只有让学生端正思想,明白学有所用,才能调动其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挖潜化学教材中蕴涵的思想品德教育,使教育教学真正融为一体。例理结合,从多层面阐述化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化学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现代教育存在着重视科学知识教育,忽视或无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致使一些学生人文精神失落,价值观念淡薄,道德水平下降,乃至走上犯罪道路。中学化学教材史涉及的史实,展示了化学知识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体现了化学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思想和思路,高尚的人格和品格。以史明理,以史为鉴,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对于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将起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素质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素质,为学生其他素质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和思想保证,故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化学教师面临的新课题。
一、渗透思想教育的途径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
课堂教学是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在课前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既要弄清教材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又要注意挖掘教材内在的教育因素,授课时力求做到: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思想教育于一体。如,结合化学实验渗透实践第一的观点,结合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进行物质决定意识的教育,做到学习化学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2.在课内、课外的习题中渗透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接触一定量的习题,这也是向学生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好时机,因此,在编选习题时,要注意选择科学性和思想性较强、具有教育意义的好题。如,在学习化学变化实质时可编题:有人说,他发功能使铝分子变成铜分子和金分子,其中违反科学之处有哪些?使学生在交流讨论、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了深刻的科学思想教育。
3.在日常生活交往中渗透
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及学生的日常接触中,时刻关爱学生,及时表扬学生中遵守纪律、勤奋学习、乐于助人、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事迹,赞赏学生中能够认真观察、尊重实验事实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介绍学生中好的学习方法及策略,抓住时机及时引导,加强学生自我教育。
二、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首先,结合教材有关内容,介绍我国古代的化学成就。如,举世闻名的黑火药、造纸术、湿法炼金、烧制陶瓷的发明,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文明,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其次,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成果。如,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晶体,主要化工产品:如,电石、煤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合成氨、化肥、染料、纯碱的产量居世界第二位,硫酸、碱的产量居世界第三位,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在各个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2.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规律的揭示和反映,都贯穿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物质变化过程中包含着量变和质变。如,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氧气与臭氧因构成分子的原子数目不同,引起质变;由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递变而引起质变,金属元素变成了非金属元素或稀有气体元素;碳在氧气中燃烧由于两者质量比不同而引起质变,产生不同的生产物等等,可在讲解中向学生渗透量变与质变的规律。
3.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的教育
在化学教学中,要特别指出科学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受到科学方法的教育。如,学习纯碱时,突出侯德榜那种一丝不苟、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献身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勇于探索的严谨学风和科学的态度。
三、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体会
在化学教学中重视把政治思想教育纳入的教学目标中,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分解到每章各节,甚至每个知识点,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教学内容同步进行,做到经常性、系统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内在推动力,使他们产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长久的积极性,以乐观积极的情绪投入学习,帮助其振奋精神,坚定意志,增强克服学习中遇到各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激发其探求未知的新问题,发挥创造性的想象,展开创造性的热情,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发挥。
总之,初中化学教材中具有内涵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知识能力的结合,还要找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精神的最佳结合点,增强教育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只要大家用心、热心,并有计划地在教学中进行自然渗透,定能使化学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水乳交融,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开发心智的同时,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使教育教学真正融为一体,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谦.教育评价与统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05.
[2]夏正盛.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张锡生.现代职业道德与通用能力[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