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探讨
2015-09-11杜文雅
杜文雅
摘 要: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是科学知识的显现,学生在其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都会接触到。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知识面是较丰富的,所以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其生活化体验,使学生可以在生活场景中得到数学知识的积累,这样的教学方式将会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身的认可与感受,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通过对高中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开展,实现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态度的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生活化;学习策略
我国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存在着教学活动开展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脱节,使学生虽然有相对丰富的理论知识基础,但是其实际生活运用能力存在着较大不足,这也就使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难以实现质的飞跃。针对这样的情况,数学教师在对数学教学活动进行设计与开展的时候,需要着重加强与其生活化的体现,进而实现教学活动开展的高效化与全面化。
一、加强数学问题的生活化,实现对教学活动的生活化体现
就目前我国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来说,教师在对数学问题进行明确与处理的过程中,对于学生自身的关注还存在较大不足,其主要体现即对数学教学的生活化需求表现存在的差异。通过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与开拓能够实现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成绩的提高。同时,也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对自身生活经验的总结与运用,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数学教师在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实现数学问题的生活化,使学生可以提高对知识问题本身的认可与了解。
二、加强数学作业的生活化,实现学生的作业处理能力
就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来说,其活动的参与方式除了上课活动,还包括对日常数学作业的处理。因此,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对数学知识的优化设计,使得数学作业的生活化得以实现。同时,对数学作业内容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对生活实践进行注重,即提高社会实践数学问题的设计与加入,进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计算能力可以充分实现,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巩固的前提下,实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三、注重对教学活动的生活化体现,激发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其教学活动的开展往往是通过对数学知识的灌输,使学生的地位一直处于被动状态,这也就使学生的教学活动价值难以有效实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也无法充分实现。因此,在对教学活动进行生活化加深之后,能够使学生对于数学教学的认识发生转变,同时,其作为课堂主体,课堂参与情况也将实现有效改善。比如,在这一例题中,某制造商通过对球型瓶装饮料的销售来进行生产活动,瓶子的制造成本是0.8πr2分,其中r是瓶子的半径,单位是厘米。已知每出售1 mL的饮料,制造商可获利0.2分,且制造商能制作的瓶子的最大半径为6 cm。(1)瓶子的半径多大时,能使每瓶饮料的利润最大?(2)瓶子的半径多大时,每瓶的利润最小?通过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事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情境教学模式是新课改背景下数学课堂上教师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在课堂上以情景模拟的方式来展现复杂的数学知识,可以将其变得简单化和趣味化,从而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
四、有效利用教材,加强生活与教学相结合
在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对于教材的依赖是较明显的。就教材来说,其重要性的体现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促进。因此,就教学活动本身来说,需要实现对教材本身价值的提高以及其生活性的提高。在以往的高中数学教材中,理论知识比较多,教学内容不仅复杂,也比较难理解,而且与实际生活脱离,不利于生活化的教学实践。为此,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加强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总之,日常生活中有丰富的数学知识,我们在教学中必须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自觉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这样,学生就能自觉地接受数学,喜欢数学,激发兴趣,并且不断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切实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王静.浅谈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神州,2011(23).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