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2015-09-11刘颖
刘颖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都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教师应该进行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兴趣爱好
一、导入生活化,让语文贴近生活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对教学进行导入,这不仅仅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手段,还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探究能力。在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所理解的教学导入就是向学生介绍本文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随后教师再针對教学内容进行教授。在这样枯燥无味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很难激发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学效率也不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就应该进行有效的教学导入,因此,在导入时教师就要丰富导入的内容,可以利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与语文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起来,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在进行生活化的教学导入时,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中的实例开始着手。例如,学习《风筝》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些生活中的小故事,在鲁迅小的时候,他的兄弟想要放风筝,而他不想让他们去放风筝,从而进行干扰。当鲁迅成年之后,明白了游戏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从而进行自我反省,同时也表现出了其中非常浓郁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展现浓浓的亲情。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对整个事件的发生顺序掌握得很好,但是在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方面的理解却不到位。因此,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从情感方面开始着手,引导学生一起谈论自己的兄弟姐妹,述说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矛盾冲突。在谈论之后学生的情感就会受到感染,之后教师再讲述文中的兄弟情感,提高情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二、内容生活化,让学生走进语文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都是中外的一些著名文章,有很多内容都具有较强的艺术气息,文学性较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而语文知识多来源于生活,很多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通过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够促进学生全方面地发展。在进行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时,首先,教师要选择合适的生活实例,然后将其与语文内容进行融合。比如,口语的学习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语文内容,它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有利于学生的人际交往方面的发展。那么,在阅读《我最爱的卡通人物》时,就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其中的卡通人物,然后再进一步将自己对卡通人物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以提高口语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个视频动画,动画里的人物要求都是孩子们喜欢的卡通人物,然后,教师再为学生提出一个讨论话题,叫做“我最爱的卡通人物”,之后让学生根据教学任务进行课堂交流和互动。在讨论过后,教师要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卡通人物,并将喜欢的卡通人物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完成教学目标,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全方位地发展。
三、作业生活化,让学生感受生活
语文教材中的课后练习通常都是一些书面练习,从侧面来说这也说明了书面能力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布置的作业也几乎都是书面作业,不可否认这样的教学方向是正确的,但是教师布置的作业形式都是这样单纯的书面练习,就会显得过于枯燥乏味,学生学习起来也没有什么兴趣。因此,在进行书面练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生活实践,让学生从教室走出来感受生活,在实践中体会语文,利用语文知识处理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因此,在语文作业练习中要注重生活化的作业形式,这并不是简单的书面练习就可以完成的。例如,为学生布置一项作业,要求学生进行人物的描写,教师就不能安排完题目就算了事,而是应该让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中比较熟悉和了解的一个人,观察他的外貌神态以及他的性格特点,让学生胸有成竹之后再下笔,从而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将语文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创新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代娟.新课标下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探讨[J].速读:中旬,2014(06).
[2]王海平.关于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03).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