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沟通的技巧
2015-09-11谢小玲
谢小玲
摘 要:教师不是不要改变学生,而是要怎样改变。教育应该让学生发生建设性的改变和成长。
关键词:就事论事;争辩;盘问;圈套;信任
教师的工作是指导帮助,而不是伤害。有效的沟通方式是改善教育教学生活、增进师生关系的关键。适当的沟通是一门需要学习,而不是会“自然生成”的艺术。
一、就事论事,不针对个人的个性与品格
与学生沟通的首要原则是:就事论事,不针对个人的个性与品格。
什么叫就事论事?今天学生没交作业,就批评他没交作业,昨天他迟到就批评他迟到。但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最难做到的就是就事论事。很多老师认为就事论事就显得自己没水平了,教育得不够深刻。其实,恰恰相反,为什么呢?如果今天学生迟到,你批评他迟到,昨天他没交作业,你批评他没交作业,学生就觉得你是针对他的错误批评他的,如果一个老师是这么做的:你看你今天没交作业,你昨天又迟到了,前天上体育课又跟同学打架,开学才一个月,你就犯了多少错误啊!学生就觉得你批评他不是针对他的错误,而是对他有成见,挑他的毛病。这样他会对你采取一种抵抗的态度。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学生上课打翻了水杯,甲老师三句话搞定:你看你粗心大意了吧,以后可得小心,去把抹布拿来。第一句话是批评,第二句话是提醒,第三句话是解决问题,这就叫就事论事。但是很多老师都是像乙老师这样做的:“你看你,总是这样粗心大意,你就不能好好地做一件事情吗?你看上课把水泼了一桌,昨天上体育课把脚给扭了,前天在实验室把烧杯给打破了,你考数学把8看成了3,考语文你又把作文题目给看错,你这么粗心大意怎么得了啊!”絮絮唠唠地骂了一节课之后,还是那句:去,把抹布拿来。但是就在这中间,你却让学生对你产生了抗拒的心理!
二、不与学生争辩
其实,我们可以用幽默来化解。例如,上课的时候,听到某个角落有学生说话,教师可以这样说:“哎,刚刚我在上课,没听清楚你在讲什么,这次我认真听,你再讲话,我就把你抓住了。”学生就会想,那我不说了,看你能抓住什么。那我们目的就达到了,我们就是让他上课不说话。关键是保证大家上课,不能因为一个学生,影响了全班同学。
争辩只会带来反辩。此时,改变上课气氛比改变学生的想法,更容易得到学生的合作。
三、不苛刻盘问
当孩子犯错,我们处理时,选择不苛刻盘问会比苛刻盘问的效果要好。比如,一个学生没有交作业,老师就问:“你为什么没有交作业?”学生说:“我做了,忘在家了。”我们老师的第一个想法是学生说谎了,学生完全可以是说谎,但是他万一没有说谎呢?你就失去了他对你的信任。班主任有时候不一定要像探照灯,非得把学生的错误照得那么明显。他第一次没有交,你可以说:“老师相信你,你明天记得带过来。”他可能没有做,他会马上回去做,其实他就是在弥补他的过错。第二次,还是可以选择相信,但是私底下可以让同学提醒他。第三次,你可以说:“你今天不会告诉我又是忘记在家里了吧!这个时候孩子很快就知道了,其实你早就知道他在说谎了,但是你给了他信任,他辜负了你的信任。他的内心会产生自责和内疚,而自责和内疚恰恰是孩子道德成长发展的契机。他知道他错了,有了羞愧之心,这样改变错误的愿望就会变得比较自觉和强烈,比起我们一直在强调你做错了,他又在反驳你:我没有做错,效果要明显得多!
四、不给学生设圈套
教师都比学生聪明,但是这个聪明要用对地方。我讲一个真实的案例《永久的悔》,这是在中国教育报的一篇文章。有所学校的孩子有段时间都喜欢玩塑料枪,打不死人,但是打到眼睛会很危险。于是学校勒令不准玩,班主任就开始没收枪了。有个年轻的班主任不一样,他说:“同学们,你们看天气那么好,下周我把我的一节课加上一节班会课,我们到学校对面的公园去搞一个打游击的活动吧。打游击就需要配枪,男同学一人一把,女同学两人一把。看需要多少,我到批发市场去买,可以便宜一些。”学生更高兴了,别班的老师都要没收枪,我们的老师还给我们买枪。结果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们有枪的怎么办啊?”老师说:“没有关系,你们拿出来,请班长统计一下,看有多少把枪。”学生纷纷把枪拿出来,当学生把枪拿出来之后,这个班主任一拍桌子:“班长,把枪收到我的讲台上来。”你看,不费吹灰之力,集体缴械了。但是,当这位班主任看到学生的眼睛时,他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通情达理的事,学生的眼睛里是痛恨、上当、受骗。这就是一个圈套,对孩子伤害最重,孩子是信任老师的,结果这个老师却挖了一个坑让学生跳。次数多了,学生会变得不再相信任何人,没有安全感,行为退缩。当你再布置一项任务时,学生再也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因为已經失去了他对你的信任。
在学生的内心深处潜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密码,我们老师应该理解学生,因为我们是老师,学生难以理解老师,因为他是学生。所以,我们老师要探索学生的心理,以自己的成熟和经验,来精心设计对他们的教育!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