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地铁一号线末班车客流分析与发车时间优化探究

2015-09-11叶虞姚远

科技与创新 2015年18期
关键词:末班车

叶虞 姚远

摘 要:随着南京近期几条地铁新线的开通运营,地铁线网格局和客运量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线网格局的形成对一号线客流分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原有列车发车时刻表已不能满足乘客需求。借助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建立“最短路径优先、最少换乘其次”的乘车原则,从一号线末班车客流角度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一号线末班车发车时间提出合理优化建议。

关键词:末班车;客流分析;行车时刻表;乘车原则

中图分类号:U293.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18.086

1 南京地铁一号线情况概述

南京地铁一号线于2005-09-03正式投入运营,是南京市轨道交通网中一条重要的南北干线。线路北起迈皋桥站,南至中国药科大学站,总长39.7 km,共设置27座车站。随着2015-04-01三号线的开通,南京地铁线网格局和客运量发生了重大改变,一号线换乘站增至南京站、新街口、安德门、南京南站4个车站,目前单线日均客流约80万人次。

新线网格局的形成对一号线的客流分布产生了一定影响。为了充分利用列车资源,同时使乘客利益最大化,需要重新编制地铁列车发车时刻表。合理确定列车始发、终到时间是吸引客流、提高列车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编制列车运行时刻表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本文针对南京地铁一号线目前采用的末班车行车时刻表,借助SQL Server数据库对末班车真实客流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一号线末班车的发车时间提出合理优化建议。

2 一号线末班车客流分析原则

地铁乘客活动是有规律的:在时间上不均衡,早晚高峰的客流量比平峰高;在方向上不均衡,同一路线双向客流量不同;在断面上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不同站点的客流量不同。此次研究是针对地铁末班车这种单一时间段的客流情况,所以重点从上、下行断面客流这两方面对地铁一号线末班车客流进行分析。

末班车客流统计基于现行一号线末班车时刻表进行。时刻表分上、下线行,上行线为药科大学至迈皋桥,下行线为迈皋桥至药科大学,每一站的两个时刻表示列车进站时刻和出站时刻。研究从出站客流入手,借助数据库查询末班车到达每一站进站时刻后的客流,即为该站的末班车出站客流,并对上、下

行分别进行讨论,以此得出一号线末班车在全线27个车站的上、下行出站客流情况。

区分一个出站客流为上行列车客流还是下行列车客流是本研究的一个难点。由于地铁线网纵横交错,从一个车站到达另一个车站的行经路线可能不止一种,同样是A站到B站,可以搭乘上行列车,也可以通过换乘其他路线搭乘下行列车到达。以南京地铁线网为例,从2号线雨润大街到1号线三山街,可以乘坐2号线在新街口换乘1号线下行列车到达目的地,也可以乘2号线至元通后换乘10号线再至安德门换乘1号线上行列车至目的地。根据长期观察总结乘客乘车习惯,大部分乘客在出行时会优先选择最短路径的乘车方式,而在乘车路径差不多的条件下,乘客才会按照换乘次数少的原则搭乘列车。因此,本研究中的出站客流上、下行区分就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

3 一号线末班车客流统计分析

分别讨论一号线各车站在线网中不同的换乘情况,在SQL Server数据库中,对各车站上、下行末班车出站客流分别进行查询统计。在写查询语句时,通过限制条件、指定出站时间范围,即可查询出某一站的末班车单向客流。由于篇幅限制,这里仅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车站进行分析。

3.1 红山站

由于红山站位处下行第二站,下行客流仅可能从迈皋桥进站,并于列车进站之后于红山站出站的客流。上行客流则为从除迈皋桥以外的其余站进站,并于列车进站之后于红山站出站的客流。

3.2 南京站

本站下行客流统计与红山站类似。由于该站为换乘站,上行客流按照“最短路径优先、最少换乘其次”的乘车原则,乘坐上行列车到达南京站的乘客进站范围是10号线、2号线新街口以西和1号线南京站以南的车站。此外,车站进站的乘客则会通过其他便捷的换乘方式到达,不属于本研究统计的客流范围。

3.3 珠江路

同样利用乘车原则,本站下行客流为从S8、3号线南京林业大学以北和1号线珠江路以北车站进站,上行客流为从10号线、2号线、S1、3号线南京林业大学以南和1号线珠江路以南车站进站。

为了真实反映一号线末班车时段乘客的出行习惯,查询统计了2015-05-11—15(周一到周五)各车站上、下行的出站客流,具体情况如图1、图2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号线下行末班车的出站客流人数要明显多于上行末班车出站客流,尤其体现在安德门以南的车站,说明末班车时段乘坐一号线由北向南的乘客乘车需求量较大;周五上、下行末班车的出站客流均略高于平时,反映了末班车时段乘客的乘车规律一般是在周五夜间出行量较大;南京站、新街口、安德门3个换乘站出站客流较多,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乘客的换乘规律、出行习惯和聚集特点。

图1 一号线上行末班车出站客流

图2 一号线下行末班车出站客流

4 一号线末班车时刻优化建议

根据本研究的分析结果可知,由于居住在一号线南区江宁方向的人群较多,而他们一般都在市区工作,这类乘客对一号线下行末班车的需求量大,目前的末班车时间可能已经满足不了部分乘客的需求;由于周五临近双休日,返家和外出逛街的人群增多,这类乘客一般返程时间晚,对末班车的需求也较大;在一些换乘大站和市区重点车站,末班车出站乘客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聚集,有一定的交通需求。

综合以上几点,建议南京地铁对一号线末班车时刻表进行优化,延迟下行末班列车的收车时间,适当缩小发车间隔,为江宁方向的乘客提供出行方便;对于周五的人群出行规律,可以在原有列车时刻表基础上适当增加周末夜间发车数量;针对重点车站晚间出站客流的情况,加强与公交公司的信息交流,建议协调地铁重点车站周边公交车的夜间出车时间,以接驳这些乘客。

南京地铁是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的非盈利性公益行业,希望本文能够为研究制订列车行驶时刻表提供可靠依据,将南京地铁打造成让乘客满意、信赖的公共交通行业风向标。

参考文献

[1]陈团生.旅客列车发车时间域优化研究[J].铁道学报,2006(04).

[2]李英帅.基于时间客流不均衡性公交发车间隔优化方法[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1(06).

〔编辑:王霞〕

猜你喜欢

末班车
煤都末班车
2020旅行
末班车
搭上亚投行的“末班车”等
末班车
搭上亚投行的“末班车”
相约末班车
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