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比喻失当两例
2015-09-10高海珊
高海珊
让我们先看《安塞腰鼓》(人教版、沪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中的一段文字: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此段多个比喻句构成一组排比,形象地展示出安塞腰鼓表演的威猛豪放之姿、激越雄浑之韵和阳刚剽悍之气,读来如临其境,令人惊心动魄,荡气回肠。因此,教师在讲授此文时,也多把这段文字作为朗读和解析的重点。然而,这里要说的是,此段中有两处比喻欠当:
①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
②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
我们知道,比喻“是根据甲乙两类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乙事物来比甲事物”。(王德春主编《修辞学词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由此,我们可以说,甲乙两事物(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是构成比喻的基础和关键。就此说来,①本体“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与喻体“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又有何相似点呢?后生随着击起的鼓点而舞之蹈之,有张弛,备疾缓,讲节奏,具韵律,众击鼓而声音不散,群舞蹈而动作不乱。对此,我们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场、2009年国庆60周年天安门广场等处的安塞腰鼓表演都领略到了;而“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则是大大小小,或急或缓,不测而突来,绝无规则,不讲条件,声杂而纷乱。对此,我们从汶川等地的地震的现场或视频也看到了。再看②,“乱蛙”与“后生”的“蹦跳的脚步”有何相似?“乱蛙”的“蹦跳”是“乱”,无节无律,而“后生”边鼓边舞的“蹦跳”则讲究节奏整齐,是绝对不能“乱”的。因此,我们可以说,这两个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绝无相似之点,它们的形不似,神更不似。就此说来,这两个比喻确是欠当。
再换一个角度审视,这两个比喻也是不当的。陈望道先生曾说:“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不应是仅仅语辞的修饰,更不应是离开情意的修饰。”(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适应题旨、情境”即形式上要适应说写的内容、意图、语境和感情等,使形式与题旨、情境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就此而论,上文所论及的两个比喻,显然没有达到这个“第一义”的要求。大概谁都不会否认,这段文字的意图在于展示安塞腰鼓的激越雄浑,在于称道表演者的阳刚剽悍,在于赞颂陕北高原的壮美风情;而把“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比喻为“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让读者感到的是惊恐,是惧畏;把力击鼓而劲舞蹈的“蹦跳的脚步”比喻为“乱蛙”,让读者看到的是混乱,是丑陋。两个喻体,皆含贬义,无美可言,作者如此而用,显然忽视了它们的感情色彩。由此看来,这两个比喻明显与此段的题旨、情境相悖,因而它们在行文中显得极不协调,像是一泻千里的大江中的逆流;品读于此则极不是滋味,如同兴食美餐中嚼到了沙粒。由此,它们便也大大减弱了文段的表达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读者的品读兴致,也消解了读者的审美情趣和品美感受。
《安塞腰鼓》无疑是一篇美文,两个如此欠当的比喻不过是玉上之瑕。尽管如此,我们讲授此文时,最好还是不要忽视之,而应引导、启发学生品“瑕”,继而悟出其为何是“瑕”,这对学生全面理解和正确运用“比喻”、对培养学生语言鉴赏和语言学习的能力,或许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单位:上海民办浦东交中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