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初探

2015-09-10罗华

考试周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视唱练耳学前教育

罗华

摘 要: 视唱练耳课是一门具有较强训练特点和实践性的基础课程。根据当前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对幼儿教师音乐技能的需求,学前教育专业的视唱练耳教学不同于音乐艺术专业教学。需要通过长期的、系统的、科学的全面训练,使学生掌握音乐中常用的诸多要素,为学生今后能够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熟练地、自如地运用音乐技能开展教学奠定基础。

关键词: 学前教育 视唱 练耳 幼儿园音乐教学

视唱练耳课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的音乐技能基础课程。通过对各种音阶、音程等视唱、听辩、听写基础训练,使学生在听、学、唱、写过程中接触到各种节奏、不同时代等音乐内容,以便准确、充分、深刻理解和表现音乐作品的内涵,是学习音乐的必修课程,是走进音乐世界的必由之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音乐语言诸要素,提高对音乐的表现与理解能力,增强幼儿园音乐教学技能。课程内容分为视唱和练耳两部分。

一、视唱

视唱在视唱练耳课中处于中心地位,是一门综合性技能训练,是积累音乐语汇和音乐听觉经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视唱除了发展听觉和提高读谱能力外,还必须利用内在音感,纯正而富于表情、正确而流畅地演唱。视唱时一定要做到“口唱”、“耳听”、“脑想”、“心记”、“手划拍”。通过唱,加强对音高的记忆能力;通过听,提高对音高的分辨能力;通过想,培养集资内心音高想象力及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划拍,准确唱出各单位拍的时值及音值组合,并增强乐感。

1.节奏训练

节奏被喻为旋律的骨架,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是音乐发展的力量源泉。在音乐节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节奏训练的目的是发展速度感、节拍感和正确领会音值的相互关系,加强视觉、听觉和记忆的联系。教学中,可以对节奏进行单独教学和训练。

笔者通过十几年教学,总结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九种常见节奏型:

这些一拍的节奏型通过时值的扩大和变化繁衍出两拍的节奏型,例如:

(1)时值扩大

(2)时值变化

教学中先进行单个节奏型训练,以附点、切分、三连音的节奏练习为重点,再任意组合两个、三个或更多节奏型,逐渐形成四至八小节的节奏练习,最后在任意节奏型中加入不同时值的休止符进行训练;再进行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节奏型练习,以及两拍的节奏型练习,最后训练以八分音符为一拍的节奏型;进行单声部的节奏训练,再进行双声部的节奏训练,最后进行双声部的节奏律动训练。

课后练习时,老师要特意安排能力较差的学生搭配能力好的学生,形成“一帮一”的互助形式,既培养好生的教学能力,又使能力差的学生在平时练习中得到良好指导和督促。

2.音准训练

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入学前没有接受过专业音乐训练,视唱练耳能力几乎都是“零基础”,因此教师进入旋律视唱之前有必要进行一些简单的音程训练,如二度、三度、四度等音程训练。但这种训练不能过多,且需配合一些音乐旋律进行练习,以免单纯、枯燥的音程训练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

在练习四度音程的同时体会中国陕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音准训练需要经过坚持不懈的、系统的练习,让学生具备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进行“自动化”范唱和清唱的技能。因此教学中要加强与基本乐理、钢琴基础、即兴伴奏等课程的横向联系,将教学内容融入声乐、儿童歌曲弹唱课程中,第一学期以C大调、a小调的简谱和五线谱的视唱为重点,有效建立学生内心的“音高体系”;第二、三学期进行两升两降的五线谱、简谱视唱(以自然大、小调为主,适当加入一些和声小调旋律),训练中全部采用首调唱名,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调式音高体系”;第四、五学期以儿童歌曲即兴视唱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歌唱性”,除了熟练掌握和识别乐谱的各种记号、准确唱出节奏和音准外,还应具备一定音乐表现力,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在科技发达的现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用手机对老师的范唱教学进行录音,方便课后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地进行个人练习。课后,每周在早晚自习时间安排两至三次的视唱自习,进行集体练习。教师检查作业时,方法和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加入领唱和伴唱、轮唱、儿童歌曲自弹自唱、一个同学弹伴奏其他同学演唱等形式,增强课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无论是在节奏训练还是音准训练中,自始至终要求学生手上边均匀划拍、口中边念节奏或唱旋律进行练习,通过长期训练提高学生眼、脑、口、手、脚的协调性,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各自不同的分工,锻炼学生的协调、配合能力。

二、练耳

学前专业多数学生认为只要能唱好视唱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进行练耳训练呢?殊不知视唱与练耳训练是相辅相成的,很多同学视唱“五音不全”、“跑调”正是因为他们听不出自己哪个音唱得不对,没有办法进行纠正而造成的,通过训练听觉能力,视唱能力也会得到提高。练耳的学习目的就是训练音高感、节奏感等多种音乐感觉,提高音乐记忆、练习记谱等多种能力。

1.模唱

先用“la”的发音对中、高、低音区的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进行模唱,再用唱名进行基本音级的模唱,最后听记弹出的音高;先是单音,再是旋律音程、音组的训练,同时可进行节奏模唱练习。

2.节奏、旋律听记

先让学生在已有节奏和旋律上进行纠错听记,再进行节奏和旋律的填空听记,最后是四至八小节的节奏、旋律听记。旋律听写要与视唱相互配合、相互补充,这样既能起到辅助的作用,又可作为检验学生所学内容掌握程度的标准。

通过对视唱和练耳的学习、练习,学生在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如遇到没有谱子的简单歌曲或者乐曲时,也能准确把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培养自主学习新歌曲的能力。

本着“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围绕幼儿园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专业理想、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形成既有实用性又有前瞻性的学前教育课程;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重视学生识谱、记谱教学,强调视唱练耳教学与学前专业音乐学科学习的密切关系,指导学生进行多唱、多听、多练、多奏等各种练习,并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特点及要求,适量布置课外练习,注重学生的日常练习,经常进行阶段性考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整体音乐素质。

参考文献:

[1]陶媛媛.幼儿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探析[J].理论研究,2013(4).

[2]陈丽萍.学前教育专业中的视唱练耳教学之我见[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9(2).

猜你喜欢

视唱练耳学前教育
“艺考”音乐专业学生视唱练耳技能提升技巧
高职院校视唱练耳教学的实践研究
音乐教学中视谱和视唱教学的有效方法分析
论如何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好视唱
视唱练耳对声乐技巧的促进作用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音乐课分类教法初探
音乐教学中的试唱练耳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