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语文教学回归语用的基本策略
2015-09-10宗文菊林宣龙
宗文菊 林宣龙
语文课怎么上?戏法人人会变,巧妙各有不同。如果仅仅强调方法和手段,那语文课堂也可能呈现百花齐放、新招迭出的局面,但这种局面令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不能使语文教学从根本上摆脱高耗低效的困境。新版语文课标着重强调的“语用”教学,某种意义上为此前语文教学“祛”了繁华浮艳之“魅”,让我们重新发现语文的本真。如何让语文教学回归“语用”之本真?笔者以为须做到四个“有机融合”。
一、“得言”与“得意”有机融合
“言”因“意”而立,“意”因“言”而传,“言”与“意”有机统一于言语作品之中。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就是以优秀言语作品为范本,通过对其“言”的探究与“意”的寻求,认识语言文字规律,丰富语言文字运用训练,进而“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所谓“得言”,是对文本表达形式、语言技巧的把握;所谓“得意”,是对文本思想情感、价值意义的领悟。完整和完善的阅读,应该追求“言意兼得”,有效的阅读教学自然应该将引导学生“得言”与启迪学生“得意”有机融合,使之收到“言意兼得”的阅读效果。
以《春联》第一段为例:从“言”的角度看,该段为“总—分—总”结构形式,其中分述春联不同内容的4个语句又构成排比方式,均以“概—具”句式呈现,用“有的”一词连接;从“意”的角度看,该段借助春联内容的呈现表达春联“给节日增添欢乐祥和的气氛”“让人感受到幸福和希望”的价值意蕴。显然,作为“言”的“总—分—总”段式与“概—具”排比句式,很好地表达了作为“意”的“欢乐祥和气氛”与“幸福、希望”感受。
教学该段,不妨这样设计: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段,感知大意,找出对全段起总结作用的句子,并借助句中词语概括主要意思;再建议学生将三句总写句子连起来读读,体会出它们是连贯并完整的,可以构成语段;接着引导学生将此语段与原文比较,发现总写句虽连贯完整但没有具体写春联内容,不能从中感受到春联增添“欢乐祥和”的气氛,不能给人以“幸福与希望”的感受;然后将具体写春联的语句导入,启发学生逐句地去说内容,讲意思,驱遣想象,描述画面,体会其中浸透着的“欢乐”“祥和”“幸福”“希望”等情感意蕴,交流其想象和体会到的内容,随机指导以朗读来表现所体会到的气氛和感受;最后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再次进行总写语段与总分总语段的比较,加深认识总分总段式的表达作用,必要时还可继之以即时仿说或仿写训练。
二、“入心”与“出口”有机融合
完整考察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活动,它应该由“入心”与“出口”两个阶段构成。所谓“入心”,就是感知文本破译言语“密码”、参悟和领会其“言”与“意”的过程;所谓“出口”,就是将参悟和领会所得及参悟、领会之方式传达出来。“入心”是个人解读,“出口”是相互交流。与日常生活中的阅读截然不同,教学场景中的阅读需要当即反馈,彼此碰撞,随时点拨,借以提高其阅读能力,因而须既重视“入心”,也关注“出口”,将两者有机融合。那种在交流环节急于追赶进度、流于蜻蜓点水、疏于言语指导、近于“英雄亮相”、失于互动提升的“厚入薄出”现象,应该杜绝。
以《公仪休拒收礼物》为例:课文以“鱼”为线索贯穿始终,对公仪休由衷夸鱼(“味道实在鲜美”)、久久盼鱼(“很久没吃鱼了”)、大量吃鱼(“一顿就吃光了”)、只求有鱼(“天天有鱼就心满意足”)、妙言拒鱼(“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娓娓谈鱼(“因为喜欢吃鱼,所以不能收鱼;如果收了鱼,以后就没鱼”)等一系列语言细节的描写十分传神,耐人寻味,生动地表现了公仪休严守国法、清正廉明的高风亮节。
对此,教者自然心领神会,但对四年级学生而言难度较大,让他们充分发表心中所想,随时评点并纠偏拨正,对于深刻领悟课文题旨十分重要。因此笔者教学时,在学生对以上各处细节之内涵发表看法之后,又抛出“吃鱼论鱼这件事看出公仪休是怎样的人,你从哪儿看出?”这一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发言十分活跃,“我从中感受到公仪休是个清正廉洁的好官”,“我从‘已经很久没有吃鱼’看出,一个宰相,天天吃鱼都没有条件,可见他从来不取不义之财”,“我从‘只要天天吃鱼我就心满意足了’看出,有的官员一心贪慕荣华富贵,恨不得天天山珍海味,可公仪休都是宰相了,仅仅希望每天能吃鱼”,“就冲喜欢吃鱼这一件事,也充分说明公仪休清正廉明,他那么喜欢吃鱼,是因为他很少吃鱼,是舍不得天天买鱼,或者没有钱天天买鱼”……这样不仅给了学生足够言说机会,还在相互启发中很好提升了思想。
三、“读文”与“学话”有机融合
“读文”,就是阅读理解课文,从中获取语用经验;“学话”,就是借鉴范文语言形式学习说话和写话。《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语文课堂教学应“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作为以范文阅读为主体的语文学科,“读文”构成了课堂教学的主线,“读书”也是学生语文生活的主要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且更不应影响说话写话等语文实践活动,恰恰相反,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依托阅读教学,在引导学生“读文”的过程中,渗透、穿插、强化“学话”实践,将“读文”与“学话”有机融合,借鉴和迁移范文中言语方式和技巧,获得语言表达的经验。
以《再见了,亲人》为例。文中“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这几句话,可分两层,前两句叙述“送打糕”的感人情景,后一句以“雪中送炭”揭示并盛赞事例之价值,“雪中送炭”在前文的生动事例中获得了具体的语境意义。
教学这几句话时,有人从提示学生找赞叹句入手,先抓住“雪中送炭”进行词义诠释、关键(“急需”和“及时”)凸显,再引导学生反复吟诵以移情想象的方法走进“情境”,细细体会“送打糕”事例中“急需”与“及时”状态,然后引导学生用“雪中送炭”作两个轮次的说话训练。第一轮,想象朝鲜大娘还可能在哪些事情上“雪中送炭”,学生说出了很多:“在我们口干舌燥时,是您带着全村妇女冒着炮火,送来茶水,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在我们衣不抵寒时,是您带着全村妇女冒着炮火,送来衣物,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在我们缺医少药时,是您带着全村妇女冒着炮火,送来药物,这真是雪中送炭啊!”第二轮,回忆生活中自己因什么“急需”而得到“及时”帮助。这样,学生不仅借助“具象”理解了“雪中送炭”,由“雪中送炭”的词典意义灵活地迁移到实际语境,体会到了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的鱼水之情,且得以在情景“置换”的说话训练中,丰富了语用实践,发展了言语能力。
四、“导学”与“自悟”有机融合
教学,是教师之“教”和学生之“学”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须“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不能以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能以模式化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换言之,应精心设计教者之导学过程和学生之自悟活动,把讲授与接受、示范与应用、启迪与发现、引导与探究等有机融合,形成默契,产生互动,进而逐步养成学生独立探究习惯,提高语言文字领悟与运用能力,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以《桂林山水》为例。文中写漓江的水与桂林的山两段话,其构段方式非常典型:首先以他处同类景观的特点作衬,总述此处景观与众不同的独特;接着均以“总赞特点、细描情状”的句子形式具体叙写与众不同的景观特征,连续三个分句构成整齐的排比,其中的具体叙写文字分别有写感觉之状的、视觉之境的、联想之物的,语言显得变化有致,却又十分规则有序。
教学本文,对这种由对比式总写、排比与“概—具”互融分写巧妙整合而成的“总—分”段式,可通过先引导学生在本段阅读中自悟规律,再引导学生迁移运用规律去自读自悟桂林山水语段这样两个阶段,把“导”与“悟”对接起来。第一阶段,导学漓江水语段,用三个提示去“导”。(1)这段话写什么景物,紧扣什么来写的?(2)作者怎样有序介绍这个景物,运用哪些方法(语句)凸显和描写这个景物的?(3)你觉得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这样的“导”,是“引导”学生有序阅读:先整体感知内容,把握要义;再认识写法,品析言语;然后体味好处,领悟价值。这样的“导”,是“启导”学生有效研读:须进行大意概括,须进行语句梳理,须进行字词揣摩,须进行情境想象,须进行语效推敲。通过这样的“导”,让学生入情吟诵,潜心思虑,探幽析微,知文会意,依次悟出:(1)该段中心意思是写漓江水;(2)先以大海及西湖作比衬出作者对漓江水之情有独钟;(3)再以三个并列的“总赞—细描”句子形成排比,具体描述漓江水静清绿三大特点;(4)对比衬托,使读者激起特别向往之情;(5)“总赞—细描”,让读者产生如临其境之感。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回顾、梳理阅读过程及理解方法。第二阶段,自读自悟桂林山语段(略)。
语文教学回归语用,途径与方法不一而足,笔者提出的四个“有机融合”,旨在探寻文本、学生、教师诸教学元素的整体互动路径,进而较好达成提高语用教学效率的目的。
作者简介:宗文菊,江苏省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语文教师,无锡市教学能手;林宣龙,江苏省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特聘顾问,无锡市名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