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2015-09-10曹海永
曹海永
[摘 要]作为教师,应对自己的身份和价值有准确的理解和定位,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风格。从文本解读到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师要秉持“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的追求,怀揣一颗发现创造的心,不重复过去,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
[关键词]阅读教学 个性 实践 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1-028
提出个性化阅读教学,始于新一轮课程改革之初。我有幸申报并成功主持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青年专项重点资助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个性化研究”。在实践和探索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教师对自己身份和价值的理解与认识是至关重要的。就像海明威论述作家创作要“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一样,在我看来,语文教师从事阅读教学也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句子”。只有这样,阅读才会彰显个性的魅力,而不至于只剩下“背背课文、抄抄词语、看看教参、做做练习”的枯燥乏味,阅读教学也才会风景无限而不至于沦为平淡无趣、索然无味。
在构思和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不止一次地想起了李吉林老师关于“我,长大的儿童”的讲述,想起了吴非先生“不跪着教书”的论断。于是,我愈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作为教师,我的主要任务就是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和风格,让自己的教学从有想法到有主张,从有实践到有建构,从有追求到有境界。那我的个性阅读教学又在寻找哪些“属于自己的句子”呢?
一、用“我”的文本解读引领学生
文本解读是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不同的文本解读,将带来不同的教学取向、教学侧重、教学安排、教学韵味和风采,教师要通过准确、深入、细致而新颖的文本解读给予学生应有的智慧引领。基于个性阅读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我力求在文本解读中实现四点追求:一是再准确些(真读文本),以求明明白白,做文本的知音,实现对作品文本的倾听、理解、发现,对教材文本的遴选、比较、甄别;二是再深入些(深读文本),以求深入浅出,不断臻于“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的境界;三是再细致些(细读文本),以求见微知著,在“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的细节关注中“见精神”;四是再新颖些(新读文本),以求常读常新,迎来“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境界。下面以《给家乡孩子的信》的解读为例谈谈这个问题。
(一)查阅资料:让文本解读再准确些
在阅读巴金作品的过程中,我找到了他在《谈乡情》中的一段话:“我多么想再见到童年时期的脚迹!我多么想回到我出生的家乡,摸一下我念念不忘的马房的泥土。可是我像一只给剪掉了翅膀的鸟,失去了飞翔的希望。我的脚不能动,我的心不能飞……我唯一的心愿是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联想到巴金老人87岁高龄,患有帕金森综合征,亲笔给孩子们回信时正在上海华东医院养病,我有了这样清晰的理解:这封信是巴金爷爷用心、用力,用感情、用生命写下的,寄托了老人对孩子们无尽的思念、牵挂、关爱,是巴金老人一颗滚烫的爱心流露、一片深厚的情意表达、一种自觉的责任担当。“一腔真爱”才是这封信最动人的地方。
(二)层层剥笋:让文本解读再深入些
对巴金和孩子们谈做人的段落,我刚开始只是认为巴金在跟孩子们谈做人的一些道理,这是比较模糊和笼统的解读。所以,教学中就出现了让学生批注阅读,联系自己阅读和生活体验谈谈体会这样的浅尝辄止的现象。深入解读文本,我豁然发现巴金老人的这段话是很有层次的。他在短短400多字中,和孩子们谈了做人——要谦虚,谈了生命——要奉献,谈了写作——要有爱,谈了学习——要惜时。自然,教学也随之提高层次,我从语文的角度入手,让学生仔细研读文本,理清和概括巴金老人说了哪四层意思。虽然教学过程因此“慢”了一些,但我觉得这恰恰是理性思维的一次重大突破和推进,这样的“停留”无疑是值得的。
(三)力透纸背:让文本解读再细致些
不难发现:“写字困难”“不听指挥” “十分吃力” “千斤重” “怎么办呢” “无论如何”等词语都表现了巴金爷爷写信的艰辛。但是,这些都是零散的点,通过细读文本我找到了“终于”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教学中,我让学生反复读词语、读句子并展开想象:如果把镜头定格在巴金的手,你能看到什么?一只手不行,可能老人还会——?如果,我们再把镜头移动,你会看到什么?你还会看到什么?最后,教师总结引读:你们看,巴金老人就这样尝试了好多次,经过了很长的时间,消耗了很大的体力——这就是“终于”拿起了笔!让我们把巴金老人写信时握笔的艰难、身体的吃力、心情的焦急,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吧!
(四)反复琢磨:让文本解读再新颖些
《给家乡孩子的信》是六年级的一个阅读文本。我在整体解读时抓住篇章结构的特点,将本文解读为一封回信、一腔真爱、一生大悟。这里既有文体的把握,又有感情的体验,还有哲理的领悟。同时,我还针对很多教师认为巴金的作品平白如话、没有什么“嚼头”的说法,抓住巴金谈“奉献”的几个句子,对课文的语言特色作了一个既符合巴金创作实情,又贴近学生学习基础的解读,即“简单的表达,鲜明的效果”。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三个“我”、两个“重新”、四个“更多的”,进而发现作者反复强调的表达特点,并在朗读中体会语气的强烈、情感的真挚、句式的力量,最终感受到巴金的语言没有华丽的辞藻,看似平常无奇,却耐人寻味的特点。
二、用“我”的教学设计吸引学生
借用一句俗语“好料子不能做成差衣裳”,我想说:“好课文不能教成弱课、废课。”个性化新闻记者教学视野中的一节好课,要经过好好的设计,好好的剪裁。
(一)目前教学设计的问题
如果把备课比作一次创作,那奉献给学生的每一堂语文课就是一篇篇优秀的作品。好的教学设计是能吸引学生的,能让学生陶醉其中、欲罢不能。而现实的学生往往是“下课生龙活虎,上课偃旗息鼓;下课一群疯子,上课一群呆子”。我们的教学设计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呢?
1.教学设计的程式化。千人一面、千课一面,以至于我们的学生也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步骤、环节、语言、提问都了如指掌、烂熟于胸,就连布置作业也都能猜上个“八九不离十”。甚至有优秀学生坦言:“如果老师不在,我也能代上几节语文课,只要老师给我绝对的权威!”语文教学的模式化可见一斑。
2.教学设计的表面化。诚如英国诗人艾略特在其名诗《岩石》中发人深省的追问:“在信息中,我们的知识哪里去了?在知识中,我们的智慧哪里去了?”现在的教学设计参考得太多,各种“可资借鉴”的资源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以至让我们失去了应有的理解力和发现力,习惯和满足于在文本表面“滑行”。
3.教学设计的复杂化。余秋雨谈到韩剧之所以成功时说:是因为其构思简单明了,即使篇幅很长,节奏很慢,但情节结构也是简单明了的,相比之下,我们的电视剧反而“构思过度”了。其实,语文课堂“构思过度”也是过犹不及,想象体验、拓展补充、读写迁移、感悟发现、人文熏陶……填塞得学生都喘不过气了。
(二)教学设计的个性化
怎样用“我”的教学设计吸引学生呢?
1.找到一块“石”。这里的“石”就是阅读教学的目标和重点,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叩问自己:每一节课“最大的石块”是什么?还有其他的“石块”吗?比如,设计教学《给家乡孩子的信》一文,我认为最大的“石块”应该是情——即巴金老人对孩子的热爱与期望,对家乡的思念,对祖国和人民的责任感,对创作的热爱;其次的“石块”应该是理——做人要谦虚,生命要奉献,写作要有爱,学习要惜时;最后的“石块”应该是言——对巴金的语言特点和风格的体会与初步感受,如平白如话、亲切动人等。情—理—言,构成了这篇课文教学的“大石块”。
2.提起一只“脚”。提起一只脚,可以增强另一只脚的作用力。在教学中,就是要适当缩小角度和范围,把有限的时间集中到某一个或几个点上,而不求全面开花、面面俱到。比如,为帮助学生理解“简单的表达,鲜明的效果”,我曾设计一个语言比较的环节,让学生体会。“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我今年87岁,今天回顾过去,说不上失败,也谈不到成功……”我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作者巧妙运用反义词,增强了表达效果。可是,我几次试教的实践表明:这根本就是教参和教师的一厢情愿、自作多情,估计巴金老人自己也没这个意思吧,所以正式上课时就果断删去了这一环节。
3.管好一张“嘴”。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应多一点用心,少一些草率与粗糙,力求让四十分钟的一堂课至少有一两分钟,值得学生静静地聆听和享受,久久地思考和回味。同样是执教《给家乡孩子的信》,我的课堂结语没有选择“感动中国”对巴金的颁奖词,而是根据教学内容的三个“石块”,自己编写了这样一段话与学生们共勉——“一个人,一颗心,一辈子。一封回信,一腔真爱,一生大悟。时光如水,岁月如流,巴金是金。在日益匆忙的今天和未来,总有一个人可以点亮我们心灵之灯,总有一个人可以温暖我们脚下的路。这个人就是巴金!”教师们评课时一致认为这样的总结照亮课堂,也打动听者的灵魂。
三、用“我”的故事分享滋润学生
语文教学可以是故事性的,因为故事具有天生的“和风细雨不须归”的恬然效果,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具有经久不息的生命力和生长力。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回想过去我们学的很多东西,往往只有那些具有故事情节的还记忆犹新。教师的故事分享,犹如作家刘绍棠所言:“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一定是有故事的人,或者说善于创编故事、讲述故事的人。这样的教师一定有一种情怀,即童年情怀。其实,我们谁都有许多的故事,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的这盏故事之灯亮着吗?我们有没有意识到要把自己的这些故事发掘出来,有没有把这些故事视作语文教学中弥足珍贵的宝贝,加以捡拾、擦拭、串联,形成充满课程魅力的教学资源呢?
《师恩难忘》是五年级上学期的开学第一课。课文学完了,学生们似乎还意犹未尽,很显然他们已经被刘绍棠笔下的田老师所吸引,对田老师神奇的故事教学充满了向往之情。其实,从前面学生的发言中我已经感受到了自己的地位受到了挑战:要是再不露一手,学生就要在心里拿我和田老师比了!想到这里,我不慌不忙地说:“孩子们,田老师分享的是自己即兴改编的故事,却循循善诱,充满启发性,还给了作者文学的启蒙,真了不起!你们也想听曹老师讲故事吗?”“想!”学生那是异口同声啊——“不过,我讲的故事却是发生在我身上的真人真事。看看同学们能从我的故事中体会到什么。”
接着,我就讲了我学生时代的老师的故事。在小学三年级时,在我和班主任的儿子发生纠纷,手掌被铅笔划伤(我特地伸出手给他们看了我至今仍在的伤痕),班主任买了很多补品,专程上门看望我。那时没有电话,他问了很多户人家,好不容易才找到我家。当他敲门时,我们都睡了,仿佛跟做梦似的。从此,我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要对得起班主任的爱。结果,我很快在写作上脱颖而出,相继成为语文课代表、班长、大队委……学生的羡慕之情溢于言表,我也不胜得意。
要知道,这属于“隐私”级别的故事,是我独一无二的课程资源啊!学生自然听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更有意思的是,第二天就有几个学生来找我,希望我让他们在周五班会课上搞一次“师恩难忘”的主题故事会。我暗自得意,嘴上却一本正经地说:“嗯,本来安排了其他内容,既然大家这么想开故事会,那就好好准备吧。”后面上《陶校长的演讲》,学生上课也讲起了故事,什么《四块糖的故事》等。再后来,故事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我班语文学习的一项内容和一种方式。我们每天都有学生主持5到10分钟的“故事头脑风暴”。就这样,让阅读教学与故事联姻的情结萌生了,并一发不可收拾。
在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探索中,我的心中逐渐顿生了一个美好的比喻——语文教师也可以是一本故事书啊!正如泰戈尔的诗:“不是棒槌的敲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故事的影响就是这样的“水的载歌载舞”。它能唤醒孩子们心中对学习的渴望、对真善美的追求,而这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吗?当然,儿童本身也是一本本故事书,教师的故事分享一定能自然而然地打开儿童的心灵故事,从而引发全班孩子的故事分享。这不就是更大的学习阅读、学习倾听的课程资源吗?
四、用“我”的情感倾注濡染学生
语文是最具情感色彩的一门学科。“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归依。语文教学应该是师生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情澎湃的生命演绎。“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在语文教学中,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也是情,震撼学生的还是情!个性阅读教学要求语文教师要特别善于以自己的激情,即把内心对文本的感动,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体验,用语言、表情、眼神传递给学生,展示一个内心丰富的自我,伴随学生度过一段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引领学生共度激情四射的课堂之旅,从而达到知识与精神的同构,情感与智慧的共生。那教师如何以自身情感资源濡染学生呢?
(一)基于学生:解决情感濡染的重难点
比如,教学《艾滋病小斗士》,学生与恩科西的生活相距甚远,与文本存在着较大的隔阂。只有推开窗儿,心灵才能“进入”文本,饱“览”无限景致。教师要充分唤醒和激活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丰富和扩大学生缺乏的生活经验,打通文本与生活的联系。可以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艾滋病的细节化、有感染力和震撼力的具体资料;让学生观看一组身患艾滋病儿童的图片。这些骨瘦如柴、口吐白沫、满身针眼的儿童,让学生直观认识艾滋病魔的严重危害。可以联系生活中一个“随时可能死去”的人的表现,体会恩科西“坦然面对”的难能可贵等。生活经验的参与将使心灵直抵文本深层,激发学生更为细腻的体验。如,当问到“恩科西遭受艾滋病魔的百般折磨时,他会怎么做”时,学生自然会联想到“咬紧牙关默默地忍受着,不喊一声疼”等镜头,并声情并茂地用语言进行描述。
(二)基于教材:开发情感濡染的共鸣点
比如,教学《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师可以找到最能反映和表达巴金老人心声的一个句子:“请原谅,我今年不能回家乡,并不是不愿意看望你们,正相反,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情感濡染的源点,从这里出发可以激荡起孩子们和巴金老人的情感波澜。教师可以在此设计一个写话练习——是呀,巴金老人是多么想和孩子们见面啊!他的心里一定装着许多与孩子们有关的愿望。拿起笔,我们接着课文写一写。“我多么想 ,多么想 ”这种基于教材的设计,自然引发孩子们的动人倾诉。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和巴金的心贴得更近、更紧了。
(三)基于教师:设计情感濡染的切入点
语文教师自身的一些特殊的经历和情感,如果能契合教材的需要,往往可以成为濡染学生情感的切入点。比如,2009年我在全国“现代与经典”教学观摩活动中执教《第一次抱母亲》这节课的时候,特别地多了一份不寻常的情感体验——就是这一年我真的远离了母亲,从南通的县城来到了江苏的省城。所以,在阅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不止一次地想起了我的母亲。每想一次,便多了一分难过和愧疚。于是,我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那天,我告诉母亲我要到南京工作,为了我的理想和追求。母亲先是愣住了,好半天都没说一句话。我知道,母亲就我这一个孩子,养儿防老啊!她的心里是多么不舍得和不愿意啊!不知过了多久,母亲长长地叹了口气,说:“去吧,别担心,趁年轻闯闯也好!”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为什么说“有一种爱叫放手”。临走的时候,母亲突然拉住我的手说:“等等!我再给你灌瓶油吧!”我说超市里有卖的,母亲又叹了口气,“你傻呀!那些色拉油你不是闻不惯的吗?带上吧!以后……以后就没这么方便了!”一句话,说得我泪流满面。那一刻,我终于明白:“儿行千里母担忧!”——这一辈子,我再也走不出母亲的牵挂!
课堂上,我展示了这段真实的情感,并以这样的话结束本课教学——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每一个人都会对母亲,对母爱更多一分感受和理解。课后,就请同学们以“难忘母亲的 ”为开头写一段话,然后亲自朗读给你的母亲听。我相信:这一定是最美丽的文字和最动听的声音!
结果家长们普遍反映:那次的写话孩子们都特别用心,读了又读,改了又改,大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味!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其实就是希望我们语文教师珍视自己,不要让自己可有可无;找到自己,不要让自己随风飘摇;做好自己,不要让自己日渐没落;捍卫自己,不要让自己岌岌可危。“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其实就是永葆一颗发现创造的心,不重复过去,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
我的个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仍在路上,我愿意继续跋涉,且行且思。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