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的生物课堂源于情感升华
2015-09-10保莎
保莎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了干枯、苍白的语句,这语句只能培养出伪君子。”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些话语表明,教师需要理解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关系,这也是生物课标中要求每一位教师所要做到的。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注重情感教育,学生的素质才能真正得到提高,从而实现提高每一个高中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这一核心教学任务。
情感教育的范畴很大,从高中生物的学习中学生得到以下情感升华: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关心我国资源状况,热爱家乡、祖国,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2014年在贵州师范大学举行了第五届学生教学技能比赛,其中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第三节“细胞的衰老与凋亡”一节15 min的教学内容通过初赛进入决赛,最终荣获全校理科第二名的佳绩。有不少评委和学生深受感动,不断称理科课也可以上得那么感人,真是一堂精彩而又不缺少人文关怀的自然科学课。这堂课不仅设计巧妙、环节流畅,而且理念新颖,精彩纷呈。正所谓创新的教学设计、情感的升华打造一堂高效的生物课。
针对15 min的授课,比赛者将内容选定为细胞的衰老,并制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阐述细胞衰老的特征;描述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2) 能力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细胞衰老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树立关心老人,关注社会老龄化的意识。确定教学的重点为细胞衰老的特征,难点为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运用情景导学、直观教具、图片演示、多媒体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分析讨论、归纳总结获取知识。
评析:此教学设计是在认真研读“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深刻把握教材的背景下,联系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基础上确立目标,为达成目标而设计。教学三维目标具体明确,行为动词表述精准;教学重难点把握准确;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1 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师:“一个人的一生有多少天,3千、3万、30万?”
学生纷纷给出各种不同的答案。
师: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为74.83岁。我们一起来计算,一年有365天,人即便活到100岁,我们也只有3万多天。这3万多天也是转瞬即逝的,接下来我们一同欣赏那些看似漫长实则短暂的生命历程”。
学生观看视频。
师:这段视频描述的是一个人从出生到衰老的过程,生命的产生是个偶然,走向衰老是个必然。生物个体是如此,组成个体的基本单位——细胞,也是如此,那么,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有什么关系呢?细胞衰老的特征有哪些?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评析:教师通过实际计算人的一生以及视频观看,使学生感悟生命短暂,珍爱生命。在课堂上,教师以问题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播放的视频,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有启发性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明白:人的一生其实很短暂,为什么人不能长生不老呢?这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表现出一堂课的精彩导入需要教师的精心准备,充分体现了新一代青年教师所具备的搜索资源、整合资源的能力。
2 阐述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的关系
师:我们都知道,生物体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两大类。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如草履虫的个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那么,细胞的衰老就是整个个体的衰老。多细胞生物也是如此吗?例如蟾蜍,还有我们人类等。以人为例:皮肤细胞的寿命只有十几天;红细胞的寿命约为120 d;肝细胞寿命约为18个月。这些细胞的寿命都特别短暂,那是不是皮肤细胞衰亡了人们就没有皮肤了,肝细胞衰老了人们就没有肝脏呢?
学生聆听并回答不是。
师:我们皮肤的细胞衰老以后会长出新的皮肤细胞,肝脏细胞衰老了以后会新的肝脏细胞,这就说明人体内的细胞其实是在不断更新的,也就是说: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不等于个体衰老。根据这个结论,请思考:新生个体内有没有衰老的细胞,衰老的个体内有没有幼嫩的细胞。如果有,请举例说明。
生:小孩有脱皮现象,老人手术或骨折后可以恢复健康。
师:既然衰老的个体有新生的细胞。为什么人还是会衰老呢?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体外培养人体成纤细胞。幼嫩的成纤细胞形态正常,并且排列整齐。结果发现这些细胞最多分裂50次左右就停止了分裂,并且细胞形态改变,排布散乱,丧失了正常的功能。通过这样一个实验,你们得出什么结论?
生:细胞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多而衰老。
师:个体是由很多细胞组成的,当组成个体的细胞都普遍衰老,则个体就衰老了。
评析:通过理解了细胞衰老和个体衰老的关系后,学生认同衰老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也是生命的自然规律。教师通过一连串的举例和反问,使学生真正明白细胞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比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并出示教具,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实验进一步说明观点,这也证实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 描述细胞衰老的特征
师:联系生活实际,回想身边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外型上与我们有什么区别?
生:有白头发、有皱纹、老年斑、怕冷等。
师:同学们猜一下为什么老人的皮肤会有皱纹?
生:水分减少。
师:口说无凭,我们一起来看一段材料,有学者对皮肤细胞角质层含水量进行研究。请讨论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年龄越小,含水量越多。
师:细胞含水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导致细胞萎缩,体积减小。所以水分减少是老人脸上产生皱纹的主要原因。
师:老人的头发为什么会变白?这是由于头发基部的黑色素细胞中有大量酪氨酸酶。在黑色素生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酶活性高,黑色素生成增多。酶活性降低,黑色素生产减少。
生:酪氨酸酶活性降低。
师:老人为什么胃口不好?
生:消化酶活性降低。
师:非常好,人体内含有多种酶,人衰老后,多种酶活性都降低。
师:老年斑是如何形成的呢?
学生有多种猜测。
师:老年斑是细胞膜通透性改变,这是一个细胞膜的模型。当细胞未衰老时,物质可以很好通过细胞膜;当细胞衰老时,细胞膜选择透过性减弱,使细胞物质运输功能降低,色素在细胞中积累产生的。
4 呼吸速率减慢
师:老人怕冷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实是因为人体产生的热量少,到底是哪种代谢产生热量呢?
生:细胞呼吸。
师:我们知道细胞呼吸会产生二氧化碳、水及能量,大部分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释放,而衰老的细胞呼吸速率减慢导致热量的释放减少,所以老人怕冷。
归纳了特征后,教师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爷爷奶奶除了有白发、皱纹等,还有哪些变化?”学生便提到唠叨、走路不稳、记忆力不好。正当此时,教师再次引起情感风波,“对,他们是唠叨……那你们是不是就厌烦他们了呢?”在一家敬老院的墙上有这样一段话,此时伴着音乐、图片朗读起来:“当你还很小的时候,他们花了很多时间教你用勺子、用筷子、教你穿衣服、系鞋带、洗脸、梳头发、教你做人的道理。所以……当他们开始在吃饭时弄脏衣服、忘记系扣子、绑鞋带、想不起很多事时,请不要怪罪他们,请不要催促他们,因为你在慢慢长大,而他们却在慢慢变老,如果有一天,当他们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的时候,请你紧紧握住他们的手,陪他们慢慢地走,就像……就像当年你小时候一样他们牵着你慢慢地走。”人来到世上是个偶然,而走向衰老却是必然。我国社会已进入老龄化阶段,出现未富先老,衰老不仅使人生理上发生变化,心理上也受到很大的影响。那么衰老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下节课进行探讨。
评析:教师利用音乐、图片和几句扣人心弦的话语,引起学生关爱老人、主动关心社会老龄化的情感共鸣。对于衰老的四个特征的讲授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便于学生观察和理解,促进知识的内化,增强记忆,充分体现了课标中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课程理念。各特征衔接巧妙,通过学生分析文字、图表等信息,提高学生分析讨论、总结归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中运用模型、视频等直观教学,有效地将细胞衰老这一微观过程具体形象化,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
虽然课堂只有15 min,但它却是完整的。整堂课中,教师以情感和生活为主线,结合细胞衰老的科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运用STS教学模式,解释生物学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课堂上,教师不仅呈现了精彩的导入、详实的内容,而且还以一个巧妙的问题结语,激起学生课后查找资料的欲望,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诱发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及想象力。以情动人,让学生感同身受,从而使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为此,高效的课堂源于情感的升华,果真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