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课堂教学中过渡语的运用策略

2015-09-10沈娟娟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5年10期
关键词:运用策略课堂教学

沈娟娟

[摘 要]一堂优秀的语文课离不开充满生气与灵动的过渡语言。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精心设计过渡语言。激趣穿插,让学生兴致盎然;归纳牵引,让学生拾阶渐进;设疑转换,让学生以疑促思;入境怡情,让学生情文共鸣。

[关键词]课堂教学 过渡语 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8-050

要想让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浑然一体、一气呵成,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渡语言上下工夫,让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前后贯通,各个阶段自然衔接,从而促使学生的语文思维活动随着课堂教学进程顺畅运转。

一、激趣穿插,让学生兴致盎然

教学中,教师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穿插,不但能消除不同教学环节之间的突兀感,使得语文课堂变得情趣盎然起来,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精神饱满地投入后继的教学环节中。

如在教学《哪吒闹海》一课时,教师设计了“读演合一”的活动,指导学生在课本剧表演中品读课文,在其中的“体验角色”和“想象试演”环节中进行过渡。

生1:(报信小虾兵)禀报龙王,咱家夜叉被哪吒那小子打死啦!(声音洪亮,很镇定的样子)

师:看来,你这个小虾兵是给龙王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喽!

生2:(惊慌失措状)不好啦!禀报龙王,咱家夜叉被哪吒那小子打……打死啦!

师:(连连点头)进入角色了!神情、语言和动作都像模像样了,咱们可以进入试演环节了……

教师从小虾兵这一小角色入手,用诙谐的语言指导学生走进故事,贴近人物,为学生后继的试演奠定了感性体验的基础。

二、归纳牵引,让学生拾阶渐进

归纳式的过渡语言,能够有效地发挥承上启下的牵引作用,让后继教学活动的目标更明确、任务更清晰。

如在教学《花瓣飘香》一课时,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入情诵读之前,引导学生想象:“当妈妈摸着这绒布一样柔软的花瓣,闻着这淡淡的清香,会说些什么呢?”

生1:这花瓣真美呀,闻起来真香呀!

生2:你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呀!

师:就是这么一片微不足道的花瓣,却可以换来妈妈的笑容,甚至妈妈的健康,妈妈在对小女孩说话时的心情怎么样?

生3:高兴!

师:请你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着妈妈高兴的样子,你们一定也会很幸福的。

教师归纳了学生的各种想象,揭示了花瓣所具有的美好意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读课文,学生就能从文中读出真切情意来。

三、设疑转换,让学生以疑促思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渡语言中通过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过渡语言中的问题必须要简明扼要,指向要明确,要能够较好地链接前后两个不同的教学环节,从而发挥问题的导向作用,让学生的思维从上一个焦点自然地转换到后继的焦点上来,实现课堂教学流程的无缝衔接。

如在教学《第八次》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角色代入感悟文本,通过语言延伸、思维延伸和空白延伸三个阶段让学生不断展开思考。

(1)躺在山上的一间磨坊里,布鲁斯王子不断地唉声叹气。他会说些什么呢?

(2)布鲁斯王子看到蜘蛛终于结成了一张网,他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3)想象一下,布鲁斯王子会怎样动员几乎失去信心的士兵起来参加第八次抵抗?

教师的三个问题不但完成了不同阶段的思维转换,同时也推动学生的思维持续前行,让学生通过想象进行创造性的理解,满足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需求。

四、入境怡情,让学生情文共鸣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渡引导时,教师用鲜活、生动的语言将学生卷入情境之中,去展开想象和体悟,能使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产生积极的共鸣,让学生进入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理想状态。

如在教学《长城和运河》一课时,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长城、运河的特点和历史之后,设计了如下的过渡语。

在中华大地上,从东到西,长城好像是一撇;从北到南,京杭大运河就好像是一捺。这一撇,从秦汉到现代,有多少沧桑,又有多少泪水,但它凝聚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而这一捺,从隋唐起始到今天,有过多少执著的创造,又有过多少憧憬和希望。我们中华民族正是这样一个既充满着顽强和不屈,又满怀着希望和创造的民族。这一撇,一捺,不就是一个大写的“人”字吗?

这样入情入境、满怀深情的过渡语,让学生心中洋溢着深深的民族情感,使得他们的齐声诵读情绪饱满,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对于课堂过渡语言,教师既要精心地设计,同时也要妥帖地运用,要能够根据课堂教学实际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正确引领学生的语文思维活动,让整个课堂变得更顺畅、更统一、更完整!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运用策略课堂教学
合作学习在初中足球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