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体会

2015-09-10杨志敏

考试周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物理实验评价

杨志敏

1.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而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蕴藏着无穷奥秘,认识主体在探索物理现象的过程中应充满乐趣,这两方面的客观存在与结合是建构初中物理课程的关键,也是物理课程设计的起点。自然界的神奇现象震撼人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妙趣横生,初中物理课程是学生在综合科学课程的基础上第一次学习物理分科课程,因此该课程的设置应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应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让他们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乐趣,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从书本到书本式的学习,让学生直接、被动地接受前人留下的知识,学生很难意识到学习这些知识的真正意义所在,他们的学习便不是自己发现意义,而是老师接受的灌输。这可能会影响学生终身探索的兴趣,阻碍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

2.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2.1教师要站在高处,把握整体。就如同写大字,仅仅盯着字的每一笔每一划是不够的,必须抬起头来,在较远的距离、较高的高度审视整个字的间架结构,写出来的字才能好看。

2.2优选教学内容,分出内容的重点。以重点内容为依据,该增的增,该砍的砍。

2.3统筹考虑解决“怎么教”和“怎么学”的问题。实施教学过程最优化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教与学的方法。教师应该根据相应教学阶段的任务,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学习可能性,以及教师运用各种方法的可能性选择教学方法,并对教学方法进行最优组合,配合运用。要为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创造必要条件,采取合理形式进行差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时,需要迅速改变教与学的方法,时刻分析教学效率,确定最优速度,节省师生时间。

2.4通过制定合理的教学流程将教学思路具体化。通常可以通过画教学流程图的方法进行。绘制教学流程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整个教学过程整合、优化、具体化的过程,将教学双边活动的进程、内容、结构、层次用直观图形的方式展现在教师自己面前。要善于取舍,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不管是不是教材上的都要坚决加上去,凡是不利于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的,无论多么“动人”、多么舍不得也要坚决舍弃。经历了制定教学流程的过程后,整个一堂课的脉络在教师的头脑中应该已经很清晰了,可以自信地走上课堂面对学生了。

3.注重实验

当前我国中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我们对物理实验教学,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为了研究好这些课题,教师必须研究教材中哪些地方学生感到抽象、容易混淆、接受困难,并结合教学实际,研究解决的方法,努力开发一些直观演示,同时在教学中引进近代物理学的某些思想方法和现代科学的新成就。在演示实验中促进学生参与。演示实验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时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种物理实验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演示实验通常教师演示,学生看,但是很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特别是后排学生。不同程度地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心理素质的提高。因此,在演示实验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分析、归纳总结,甚至在实验操作上让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内容,多次重复,加深印象,巩固记忆。

学生实验及有趣的小实验,也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我发现,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是最大的,每次有实验时候,连最不爱学习的学生也会目不转睛地看着实验,物理教材中有许多学生实验及有趣小实验,既生动又形象,能使学生在分工合作,观察、记录、分析、描述、讨论等过程中获得与概念、规律相联系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千万不要因实验仪器或教学进度的原因放弃实验,而失去让学生动手的机会。有趣小实验更能发挥这种作用。例如在讲惯性一节时,我先给大家演示惯性小球的实验,然后让他们自己做一下,体会一下,把笔或者文具盒放在一张纸上,迅速抽出纸张时发现放在纸上的物体并没有随纸一起运动,再一次激发学生求知欲,迫使其回到课本中找到答案。再如在讲述压强一节时,我用以玻璃片盖住装满水的杯子,然后倒过来,发现玻璃片并不会像我们所想的一样掉落在地上,而是像杯子有吸引力一样被紧紧吸在杯子上;调动他们探究新知识的积极性,让教学内容事先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习内容富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声音的发生时,可让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喉咙,让学生惊奇地发现原来每天都听到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等等,这样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懂得在社会中如何对待和应用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应用能力。

4.注重用学生已学的知识导入学习新知识

多采用对比教学和归类教学,使学生既能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又能够复习旧知识,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辨别事物间更细微的差异的能力,增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习压强的定义时,我先让学生思考速度、功率和密度的定义,接着与压强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比较讲解清楚压强、速度、功率和密度的概念,物理含义。这样就会使学生对几个物理量有较清楚的认识。所以在新课教学中,采用以旧导新,新旧对比,既可以帮助学生更系统、更全面地掌握基础知识,又能够节省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也是很好的锻炼。

5.积极进行教学评价的探讨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学评价。学生学习评价对于课程实施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教学评价包括期末考试、毕业考试等终结性评价,也包括平时的学习记录等过程性评价。

关于书面考试,试题结构和试题内容要有利于新课程理念的体现,这方面要下大力气进行研究。

相对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要加大实施力度。我们必须探讨过程性评价的内容、形式与方法。例如,学生要有学习档案,把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有意义的记录、调查报告、小制作的照片及学习过程的体验、科学探索中的闪光点及时记录下来,存入档案。

猜你喜欢

物理实验评价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只因是物理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处处留心皆物理
做个怪怪长实验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我不是教物理的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