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工学结合” 的 《电工基础》 教学中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2015-09-10单义
单义
摘 要: 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示范引导、实验训练、问题情境等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操作过程中,充分提高学生职业综合能力。文章立足《电工基础》教学现状,主要分析“基于工学结合的《电工基础》教学中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培养”这一问题。
关键词: 工学结合 《电工基础》 综合能力 中职学生 能力培养
在“工学结合”理念指导下,《电工基础》教学应当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方面入手,通过对专业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具备基本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在电子产品加工、维修、安装、调试等工作中游刃有余地处理相关事务。
一、利用案例演示法,化抽象为形象
《电工基础》基础知识相对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和把握基础知识的时候容易产生疑惑,无法形成稳固的理论基础。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发挥自身想象力,避免学生在课堂上产生厌学心理,教师需要利用更为生动具体的教学方式,通过演示模型、实物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电子产品的构造,调动学生感官,利用形象具体的演示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对电工基础知识有一个较为系统和直观的印象。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电磁感应原理时,可以通过案例演示方法,让学生通过电磁感应实验理解电磁感应的具体现象,产生探究学习电磁原理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方式,让学生从视频、图片中更好地把握电子设备等内部结构和运行原理,从现象深入到内在原理学习,促使学生在动态学习过程中把握电工基础知识。
二、合理制定教学任务,调动学生主动性
学生的学习过程虽然依赖学生主动参与,但也离不开教师引导和指挥,教师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整体的学习思路,并利用任务引导学生学习进程,促使学生发挥自身能动性参与到任务完成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地实现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单纯从教材出发,要将教学中的基础知识与灵活创新型教学方式结合起来,让学生从具体有效的教学方式中获得新知识、新体验。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电路概念和定律时,部分学生往往对这些枯燥的概念具有抵触和排斥心理,或者难以理解,从而丧失学习兴趣。教师针对这种状况,可以恰当运用任务引导法,将概念与具体知识和小实验结合起来,使知识形成一个小系统,并让学生以概念为中心,对概念范畴内的知识进行初步预习,逐步掌握小实验的现象及操作过程,从而让学生在具体任务中理解体会电工概念的重要性,更好地把握知识的体系,促使学生养成自觉预习、发现问题的好习惯,为学习效果增强奠定良好基础。
三、合理分组完成实验,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工学结合的重要内容,学生要学习《电工基础》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就需要充分动手操作进行实验和训练,逐步掌握电工操作技能,把握职业能力要求,为从事相关职业奠定基础。电工实验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从学生学习基础和职业要求出发,根据教学任务合理完成实验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首先需要依据学生情况进行实验选择和实验小组分配,并挑选具有责任心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学生作为实验小组组长,设置小组内部和小组之间的评价方式,保证实验操作的有效性。进行实验之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熟悉掌握实验所需的器材、元件和设备等,把握安全操作常识,并对每个器材的操作方式进行规范演示,让学生初步操作模仿,以培养学生规范操作意识。电路实验中,教师要为每个小组设置操作任务,并让每个小组的组长合理分配组内操作任务,教师对任务进行审查和调动,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责任感。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渗透,可以通过设置实验环节、规范实践操作细节等方式,制定实验主题和实验问题,从而更好地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教师引导和示范,学生利用实验过程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电工基础知识。
《电工基础》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基础,把握电工基础知识,提升实验操作能力是“工学结合”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新教学观念,从实践能力提升角度把握教学进程,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激发创造力,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推动学生职业综合能力提升,实现职业教育目标,提高职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军.浅谈基于任务驱动的《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设计过程[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6).
[2]谢萍娟.互动——单一学习方式的突破口——《电工基础》互动教学设计和反思[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S2).
[3]毕迎华.《电工基础》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现代农村科技.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