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目标意识,提升教学效率
2015-09-10解玲兰
解玲兰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目标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根据布鲁姆的学习理论,要实行目标控制,采取目标优化教学,建构有效的教学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一方面跟着教材走,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另一方面则将教学活动的设置随意化,讲到哪里是哪里,导致了课堂低耗、低效。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大降低。如何改进这一现状,建构有效的教学目标呢?
一、紧扣学情,激发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生的学习动力来自于老师的有效引导。因而,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教师要把握学情,以学生的情况为基本出发点,选择合适的方式和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内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内容时,学生计算时将异分母相加,同分子不变。学生的错误让我很快明白了这节课的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要先通分,再计算的道理。因而也对教学目标的设置有了清晰的认识。学生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错误?究其原因在于,之前的分数计算都是分母相等,分子不同,计算的规则是分子相加,分母不变。学生很明显受到了这个计算规则的影响,导致了错误的解题思路。这也就是说,在进行目标设置时教师要考虑回避这一认知误区,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为此,教师可以设置教学目标为:学生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转化”的思想;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目标的设定是让学生学习时既能够知其然,并且还能够知其所以然,由此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新旧联系,深入探究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新知的建构是基于已有的经验和认知。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新旧联系,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和已有经验入手,找准有效的教学目标,进行课堂设置,并从这个方面找到突破口,让学生深入进行课堂探究。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内容“圆的周长”内容时,我先出示了一个正方形,正方形中镶嵌一个最大的圆形铁环,然后设置了问题情境:两只蚂蚁用同样的速度在爬,一只沿着铁环爬,另一只沿着正方形的边爬,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你认为哪一只能最先爬到起点?学生由此展开猜想。此时我让学生思考:正方形的周长和自己有关?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呢?学生因为长久没有复习巩固,将正方形的周长概念与正方形的面积概念混淆在一起。为此,我将教学目标设定为:理解圆的周长推理过程。通过这个目标设置,帮助学生巩固已经学过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知识,让学生既能够巩固所学旧知,又能够在新知的基础上深刻理解旧知,目标教学也就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建构系统,发展思维
在小学数学学科体系中,各个知识点之间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数学概念之间衔接紧密,这就需要教师在目标设定时,要基于系统化的数学思维,立足整个数学知识体系,突破难点,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帮助学生建构系统化的知识结构,以此发展数学思维。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角形的高”内容时,教材的系统编排是先教学“过直线上或者直线外一点,做已知直线的垂线段”,然后教学垂线段的相关特点,通过两个知识环节,让学生理解垂线段的性质及其特点:过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最短。为了让学生系统认知这一内容,我将教学重点放在“过一点做已知直线的垂线段”这一内容上,设置目标为:把握垂线段的本质属性。设定这一目标是基于以下考虑:一是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垂线段在平面图形的运用方面,有效打破学生单纯学习垂线段的想法;二是要让垂线段的教学变成系统化的教学。在数学概念里,其应该是一个有效的数学工具,可以将这个工具放在已经学过的图形中进行运用。根据这一目标,笔者在教学中结合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平面图形,进行了动态演示,让学生从图形的某一点做对边的垂线段,以此建立对垂线段这一概念的完整认知,学生既能够认识三角形的高,梯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高,还能够初步感知图形中的高并不只有一个。从而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带领排除负迁移,为后续从“垂线段”推进到“高”,学习三角形的面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随心所欲,教到哪里算哪里,而是要立足学生,设定有效的教学目标。目标的设定更不能盲目,也不能自以为是。而是要以学生的学情为晴雨表,把握学生的学情,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建构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发展思维,同时也让课堂彰显活力。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市铜山区大许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