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

2015-09-10王素慧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15年10期
关键词:荒漠化

王素慧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的含义与特征

1.区域的含义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区域的特征

(1)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2)区域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3)有的区域有明确的边界(如行政区域界线),但大多数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特征,边界是模糊的。

(4)区域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5)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区域特征

含义

举例

整体性

区域各组成部分间有内在联系,形成统一整体

如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年降水量都在400mm以下,受此条件影响,植被发育为荒漠植被,土壤发育程度低。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具有荒漠景观的整体

差异性

区域与同级别区域之间的差异

如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在气候、植被、农业生产、建筑、饮食习惯等方面差异明显

(续表)

区域特征

含义

举例

可变性

区域边界模糊,内部是不断变化的

自然带、干湿地区等,大多数区域的边界都具有过渡性质

层次性

区域的等级

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

3.区域划分的指标

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采用单一指标,又可采用综合指标。

4.区域划分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对比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不同点

地理位置

气候条件

土地条件

纬度位置

30°N附近

大致位于43°N~48°N

海陆位置

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入海口

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水热条件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生长期长,水热条件组合好

雨热同期,降水较少,生长期短,水热条件组合较差

土壤类型

以水稻土为主

黑土分布广泛

耕地类型

以水田为主

多为旱地

耕地分布

较为分散

集中连片

人均耕地

人多地少,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地广人稀,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矿产条件

矿产资源贫乏

石油等矿产资源较丰富

相同点

都是平原地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都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人类生产活动的差异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人类

生产

活动

差异

农业

其他

生产

活动

耕作方式

水田耕作业

旱地耕作业

主要农作物

水稻(主)、油菜、棉花等

玉米、春小麦、大豆等

作物熟制

一年两熟至三熟

一年一熟

备注

水产业较为发达

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

畜牧业

工业

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商业

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

入海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

商业贸易发达

商业贸易欠发达

3.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北方

光照

太阳高度小,光照弱

房屋一般正南、正北布局,房屋

高度与进深小且楼间距大

降水

降水少

屋顶坡度小,房檐窄

气温

季节变化大,冬季寒冷

墙体严实厚重,建筑成本高

南方

光照

太阳高度大,光照强

房屋布局受方位影响小,进深和

房屋高度大且楼间距小

降水

降水多

屋顶坡度大,房檐宽

气温

气温高,季节变化小

墙体轻薄,建筑成本低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发展时期

社会、经济、科技水平

自然因素的影响

农业发展特点

开发早期

落后

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

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续表)

发展时期

社会、经济、科技水平

自然因素的影响

农业发展特点

农业社会

使用船只,改良土壤,种植水稻,劳动力丰富

稠密的水系成为天然航道,土壤适宜耕种,优越的气候条件

成为我国粮食、蚕桑、棉花的主要生产基地

工商业大发展时期到现在

工商业发展,农业生产技术提高,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

耕地破碎,农业生产规模小,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发展,粮食商品率也较低

全国粮仓地位以及棉花生产的地位日益下降

2.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原因

(1)随着城市化、工业化以及交通的发展,大量耕地被占用,耕地面积减少。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耕地被用作花卉和乳牛等经济作物生产,耕地面积减少。

(3)生态退耕,耕地面积减少。

(4)地价上涨,劳动力成本上涨,使粮食生产成本上升。

(5)耕地破碎、人均耕地少,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的推广,生产规模小。

四、我国三大自然区的比较

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大致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东部大体以3 000m等高线为界。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地势

海拔较低,平原多而广阔

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

海拔最高,主要为山地、高原

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年降水量均大于400毫米

大陆性气候特征突出,气候干燥,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降水量较少,多集中在夏季,光照充足

海拔高,空气稀薄,气温低,辐射强,风力大,水汽少

植被

以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

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草原

主要为荒漠、草原与高山草甸、灌丛

(续表)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土壤

多为在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

多荒漠、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盐分高

发育程度差,土层浅薄,多冻土

生物

种类繁多

种类远比东部季风区少

动物稀少,只有少数耐高寒物种

水文

河流为外流河,湖泊为淡水湖,地表水以雨水为主要补给来源

多为内流区,河流短小,湖泊较多,多为咸水湖

多为内流区,湖泊众多,多为咸水湖

农业

重要农耕区,以种植业为主,但需要注意避免水旱灾害

以牧业、绿洲农业或灌溉农业为主,但需要注意解决水源问题

以畜牧业为主,还有河谷农业,但需要注意解决热量不足问题

城市

众多,城市沿着重要交通线、河流、海岸分布

较少,分布在山麓冲积扇和绿洲上

很少

人口

稠密

较少

很少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一、地理信息技术

1.概念

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2.类型

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3.应用领域

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导航等。

二、遥感(RS)

1.概念

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主要环节

目标物→传感器→遥感地面系统→成果。

3.分类

航空遥感、航天遥感。

4.应用

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5.特点

范围大、速度快、周期短,节省大量的人力、财力。

三、全球定位系统(GPS)

1.概念

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

2.组成

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3.作用

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海拔高度)、速度和时间。

4.特点

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四、地理信息系统(GIS)

1.概念

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地图的延伸)。地理信息系统能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

2.应用

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

五、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遥感(RS)——获取信息;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GIS)——处理信息,分析并表达结果。

遥感(RS)是人的视力的延伸,它是侧重于收集信息的感知手段,通过飞机或卫星上携带的传感器吸收地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来获得信息,并经过简单处理后获得资料如航片、卫星云图片等,因此遥感实质上是“看”的过程。

而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一定的数据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计算,它侧重于分析、计算,相当于“想、算”的人的活动。

GPS应用途径相对单一,即定位并通过多次定位计算速度等。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RS与GIS技术的工作对象——“面”。

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地理信息技术为构建数字地球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

1.概念

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2.主要表现

(1)表现。

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2)次生盐渍化的形成。

①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

②干旱气候条件下蒸发旺盛,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

(3)石质荒漠化的形成。

在亚热带湿润地区岩溶发育的自然环境背景下,加上长期以来人为的影响,森林植被反复受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

3.能够指示荒漠化的迹象

土地荒漠化是逐渐发展的过程,有一系列的“先兆”(即指示荒漠化的迹象)。如下页表所示。

迹象类型

主要表现

生物迹象

①单位面积生物量减少;②生物生产能力下降;③主要植物物种丧失;④植被覆盖率下降;⑤主要动物物种丧失;⑥牲畜数量或品质下降

土壤迹象

①土壤紧实度增加;②土壤盐碱度升高;③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

其他迹象

①沙丘活化;②地表反射率增加;③沙尘暴频率增加

二、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的范围

界线

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

行政区

包括新疆、甘肃北部、宁夏和内蒙古大部

气候

位于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

地形区

包括塔里木盆地、天山、准噶尔盆地和内蒙古高原

2.地形

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和中部(内蒙古境内)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新疆境内)则是山脉和盆地。

3.自然景观的东西差异

本区东西跨度大,自东向西受东南季风影响逐渐减小,水分逐渐变少,自然景观的东西差异显著。如下表。

东部

西部

气候

以半干旱大陆性气候为主

以干旱大陆性气候为主

自然景观

草原

荒漠草原和荒漠

4.自然特征——干旱

干旱是本区最突出的地理特征,也是西北内陆地区地理要素的综合体现。

干旱特征的形成是本区位置和地形两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下页图所示。

5.荒漠化的自然因素

本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干旱(基本条件)、地表物质松散(物质基础)和大风吹扬(动力因素)。其中气候因素特别是年降雨量的变化往往影响荒漠化的进程,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化进程;多年持续干旱则促进荒漠化进程,但气候因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进程并非起决定作用。

(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

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而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因此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

(2)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为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3)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4)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进程的主要自然因素。

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它具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气温、降水的变率大。雨量的变化,对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加剧荒漠化进程。如下图所示。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决定作用)主要包括: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不重视环保等。如下页表所示。

破坏原因

主要危害

过度樵采

①能源缺乏地区把樵采天然植被作为解决燃料问题的主要手段(如鄂尔多斯沙区、内蒙古东部的库伦旗等地);②一些农牧民为了增加收入,无计划、无节制地在草原地区采挖药材、发菜等

抑制地表起沙的植被遭破坏

过度放牧

为求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

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进程

过度开垦

在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从事农业生产

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的防治内容

(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荒漠化的防治原则

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与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以防为主,保护并有计划地恢复荒漠植被。

3.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和治理重点

(1)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恢复自然植被。

(2)治理重点: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4.治理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①在农作区主要是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的盐碱化。

②在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

③在干旱的内陆地区要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①在干旱的绿洲地区。

a.应在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地带进行封沙育草。

b.在绿洲前沿地带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积极保护、恢复和发展天然灌草植被)。

c.在绿洲内部建立农田防护林网,组成一个多层防护体系。

②在缺乏水源的地区。

利用柴草、树枝等材料,在流沙地区设置沙障,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挡沙丘前移。

(3)调节农、林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①现有林地应该作为防护林的一部分,不能再毁林开荒。

②绿洲边缘的荒地与绿洲之间的灌草地带,不能盲目开垦,主要用于种树种草,发展林业与牧业。

③对已经造成荒漠化的地方,还应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的途径:如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等。

(5)控制人口增长。

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一个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对荒漠化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一、森林的作用及世界森林现状

1.森林的作用

(1)重要的自然资源。

森林可以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木材和林产品。森林是重要的造纸原料和化工原料。林区有大量的动植物和珍贵的药材。

(2)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主要作用: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美化环境、减弱噪声,被誉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2.世界森林现状

(1)目前世界森林面积约38.6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仅为30%。

(2)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它们或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

(3)森林现状及急剧减少的危害。

①现状:世界森林面积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特别是大片热带原始林正在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作为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亚马孙热带雨林(其中60%分布在巴西境内),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实施,遭到了破坏。

②森林减少的危害: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这些都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分布

(1)纬度分布——分布于赤道南北两侧,被称为地球的“绿色腰带”。

(2)地区分布——非洲刚果河流域、东南亚地区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

(3)最大分布——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

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

(1)调节全球碳氧平衡。

亚马孙河流域集中分布着地球上大约一半的热带森林,其全球生态环境效应尤为显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它的“一呼一吸”,深刻地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3)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热带雨林系统的优势

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群落生产力高。

2.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热带雨林中的生物循环极其旺盛,从而使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也非常旺盛。然而,雨林中的养分几乎全部集中在植物体内,土壤中的养分很少。土壤中养分有两个来源,一为岩石风化释放的养分,另为枯枝落叶释放的养分,但枯枝落叶释放的养分很少回归土壤,在地表很快被分解者分解,又很快被植物的根系所吸收,加上强烈的地表径流和旺盛的淋溶作用,林中土壤一般都比较贫瘠。如果雨林一旦被毁,地表养分被水一冲,整块土地的肥力就会急剧下降,地表植物也就很难恢复。这就是其脆弱性的关键所在。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全球热带雨林被毁的原因

(1)直接原因——人类的开发。

(2)开发的背景(根本原因)。

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第一位)。

②发达国家的无度需求及跨国投资手段。

(3)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

①过度的迁移农业:以获得更多的粮食。

②采矿、修路、城镇建设:为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移民提供土地和就业机会。

③商业性伐木:木材出口换取外汇,抵偿债务。

④开辟大型农牧场:以转让土地、出口肉牛和热带经济作物获取经济收益。

2.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

(1)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2)移民亚马孙平原。

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与雨林区相邻的巴西东北地区却集中了全国1/4的人口,与雨林区相邻的巴西东北地区也是全国最为干旱和贫困的地区,因为贫民集中,出现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受“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的政策驱动,数以百万计的东北部难民迁移到亚马孙地区。

(3)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①一些发达国家出于自身的生态利益考虑,坚持保护本国的森林资源,却提供巨额资金开发亚马孙等地区的雨林。几十年来,雨林优质硬木的消费需求,主要来自发达国家。

②跨国企业在亚马孙雨林毁林开荒、开辟大型肉牛牧场的做法一度盛行。所产的牛肉主要销往北美和欧洲。这些牧场的规模达数万公顷,经营3~5年以后终因地力下降而被废弃。这些大块土地被废弃,便很难再恢复森林植被,其后果是灾难性的。

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1.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

2.开发与保护

(1)三种方案。

①保护: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对热带雨林必须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

②开发:从当地人争取短期内提高生活水平来看,开发雨林又是他们最为方便的收入来源。

③协调:在开发的同时又能保护雨林环境不被破坏,在保护雨林的同时又能促进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在当前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首先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2)保护亚马孙雨林。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以后,亚马孙地区诸国确立了以可持续发展为优先目标,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保护亚马孙雨林的计划和措施。

具体措施: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一、能源分类

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二、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市场广阔:一是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二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

位置适中:地处我国中部地区,输煤输电距离近。

交通比较便利:有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等铁路通过,为晋煤外运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三、能源基地建设

1.面临挑战

人均资源量少;人均能源消耗量低;单位产值能耗高;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2.采取的措施

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是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二是发展炼焦业。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变革原因

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2.变革模式

结合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构建三条产业链:煤—电—铝、煤—铁—钢、煤—焦—化。

3.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开展矿区土地复垦

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充分利用厂矿的人力、财力和科技优势,建立集约经营的蔬菜、水果及肉蛋奶生产基地。

2.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推动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3.调整产业结构

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所在。为此,要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4.“三废”的治理

废渣:回收再利用;废气:消烟除尘,营造防风林带;废水:沉淀净化。

六、我国能源紧张的原因与解决措施

1.原因

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增加迅速;高能耗工业发展快,加速了能源紧张;能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2.解决措施

采用多元化进口石油战略;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加大能源勘探、开发力度,提高能源产量;加快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川气东送等工程建设;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沼气、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节能意识;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的发展。

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一、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1.重要性

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2.河流概况

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俄亥俄河的分支),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西坡,在肯塔基市注入俄亥俄河。

3.开发注意重点

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4.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多山,地形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降水相对较少;水系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河流落差大,水量不稳定;矿产方面,煤、铁、铜等资源丰富。

二、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1.18世纪下半叶

农业发达,人口较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2.19世纪后期

人口激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三、流域的综合开发

1.开发的核心

河流的利用与治理。

2.开发项目

防洪、航运、发电、旅游、供水、养殖等。

3.成效

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流域的开发包括流域土地等资源的开发和河流的开发,河流开发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筑坝建站,开发水能。一般在河流中上游山区河段,这里地形坡度较大,河流有较大落差且水流急,当有一定流量时就拥有相当丰富的水能资源,水能开发可采取一级开发或梯级开发方式,要因地制宜。二是利用水资源,发展航运、灌溉等。发展航运要求河道平缓,流量较大且较稳定、无结冰期或结冰期较短、区域有运输需求、河流方向与经济走廊方向基本一致等,多在河流中下游河段。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

地理条件雨热同期,但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地形多样,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

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交通发达,人口密度较低

农业布局特点三大农业生产区域耕作农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畜牧业区

大规模专业化生产——

商品粮基地建设成为大规模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已经形成了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农业发展方向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确保国家粮

食需求(平原地区)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西部草原区)

保护天然林,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山区)

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大类。其中,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水源、气候、土壤等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技术、政策、劳动力等因素。

一、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地理条件

1.自然条件

(1)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少雨。评价:夏热,雨热同期,为有利条件。冬冷,热量不足,作物只能一年一熟,且多旱涝、低温冷害、风沙、盐碱等灾害,为不利条件。

(2)地形。

地形多样,中部、东北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原。山地环绕。评价:有利于农业多种经营(平原——种植业;山地——林业、牧业;西部高原——畜牧业)。

(3)土壤。

黑土、黑钙土广布,肥沃。

(4)水源。

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条件

(1)工业基础好。

为农业提供机械、农药、化肥生产资料。

(2)交通发达。

(3)开发较晚。

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有利于规模经营和机械化种植。

二、全国其他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

1.珠三角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1)自然条件。

地形平坦(三角洲平原),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2)社会经济条件。

毗邻港澳、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技术水平较高、有政策支持、劳动力充足。

2.南疆发展棉花生产

(1)自然条件。

夏热、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地资源丰富、高山冰雪融水提供水源。

(2)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需求大、种植历史悠久、技术先进。

3.海南岛成为全国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基地

(1)自然条件。

地处热带,热量丰富,降水丰富。

(2)社会经济条件。

(对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的)市场需求量大、海运便利、劳动力丰富。

4.云南昆明附近发展花卉种植业

(1)自然条件。

四季如春的气候——冬暖夏凉,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丰富;气候垂直差异大,花卉品种多;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条件。

对花卉的市场需求量大、劳动力丰富、地价低、种植历史悠久。

5.青藏高原的河谷农业

(1)自然条件。

气温较高;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2)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主要分布在谷地。

三、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

1.耕作农业区

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因为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有利于种植业发展。主要种植玉米、大豆、春小麦、水稻等。

2.林业和特产区

主要分布在山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原因:山地地形,森林广布,低温,病虫害少,适宜发展林业。特产有:鹿茸、人参、苹果梨、柞蚕、苹果。大小兴安岭是我国最大林区。

3.畜牧业区

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及部分林区草地。原因:降水较少,草场广布。畜产:三河牛、三河马、红牛。

四、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突出特点

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原因:人均耕地面积大,经营规模大;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

2.地区专业化生产

原因:区域内自然条件存在差异。水稻主要分布在南部水热条件较好的平原或河间盆地。春小麦主要分布在北部。玉米主要分布在中部。

五、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高的原因

人均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有利于推行机械化。人口稀少,本地消费量低。

六、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主要表现为:湿地消失,旱涝灾害加剧;植被破坏,林地、草场退化;水土流失,黑土退化;土地沙化、盐碱化;流水侵蚀导致沟谷纵横。

思路: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具体措施见下表。

发展方向

治理、保护

平原区

强化商品粮、大豆生产

促进农业生态化建设,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西部草原区

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退耕、退牧、围栏限牧

山区

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

建设天然林保护工程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一、珠江三角洲的自然地理环境

1.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季长。成因:海陆热力差异。

2.地形

河口三角洲平原。成因:河流堆积而成。

3.水文

水系特征——河网密布,河道分叉多。水文特征——水量丰富,(与北方河流相比)季节变化较小;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流速缓慢。

4.植被与土壤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及冲积土。

二、工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主要有地形、水源、矿产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

主要有交通、劳动力、政策、市场、科技、经济基础、个人情感等。

三、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原因

1.国际背景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力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

2.国内背景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3.本地条件

(1)位于南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2)毗邻港澳,有利于接受技术扩散。

(3)靠近东南亚,市场广阔。

(4)劳动力丰富。

(5)地价低廉。

(5)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6)悠久的开放历史,如“下南洋”。

四、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

1.第一阶段(1979—1990年)

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缺乏;劳动力丰富,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导。投资规模小;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如服装、电子装配)附加值低,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较慢。

2.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

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及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加上珠三角政策优势丧失,劳动力成本上升,所以该区发展了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规模大,技术密集型产业附加值高,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较快。

五、温州模式的形成条件

人均耕地少(丘陵、山地多);交通闭塞;矿产资源匮乏;有经营家庭手工业或外出经商做手艺的传统;独特的开拓精神;政府的鼓励。

六、苏南模式的形成条件

自然条件优越;人多地少;有经营家庭手工业的传统;工商业发展历史悠久;毗邻大城市,有利于接受城市经济辐射;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素质较高(文化发达)。

七、珠江三角洲在城市化与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大背景:对外开放范围扩大,长江三角洲的崛起。本地问题:(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在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方面处于劣势,国内市场腹地较小,外资北迁。

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原因:城市规模急剧膨胀,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滞后。表现: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之间缺少分工合作(产业结构趋同);“城中村”(外来人口居住地)现象比较普遍。

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原因:过度排放“三废” 。表现:大气污染加剧;水污染加剧,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噪声污染;耕地锐减;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八、珠江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对策

1.调整产业结构

2.构建大珠三角城市群,加强分工与合作

3.加强规划和管理

4.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

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一、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是实施西气东输的重要原因之一。

(1)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2)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是实施西气东输的另一重要原因

我国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可吸入颗粒物是我国主要的大气污染物,煤炭燃烧排入大气的粉尘是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是实施西气东输的又一重要原因

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的总体特征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东北、华北地区一直是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主要基地。目前,这些地区的大部分主力油气田已到了中后期,陆续进入了产量全面递减阶段,增产难度大,导致东部地区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西部地区则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

二、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1)西气东输的大量投资,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西气东输工程可以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2.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1)通过管道输送的天然气,稳定可靠,从而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的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的消费结构。

(2)西气东输可以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以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3.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西部地区虽然具有资源优势,但是对于资源的利用效率与东部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气东输将使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对于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一、产业转移概念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劳动力因素

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3.市场因素

20世纪90年代以前,西欧、北美是日本农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20世纪末,东亚和东南亚因经济增长强劲、市场需求大而成为日本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并成为日本企业主要投资地区。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四、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对本国的影响

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如日本。

五、发展中国家吸收产业转移的影响

有利影响: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减缓就业压力。不利影响: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猜你喜欢

荒漠化
荒漠化治理路漫漫
中国已成功遏制荒漠化扩展态势
“绿进沙退” 见证中国担当
“绿进沙退”见证中国担当
荒漠化的防治
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中3S技术的应用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教学设计
“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