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展示

2015-09-10彭庆国

考试周刊 2015年102期
关键词:课堂展示引导策略

彭庆国

摘 要: 所谓课堂展示,就是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口头描述、板书、实验、小组交流讨论等形式展示自己掌握的知识,其基础为学生的课前自学,实现形式是教师引导提问或者检测,将这种方法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树立获取新知识的信心,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课堂展示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分析了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展示。

关键词: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课堂展示 引导策略

引言

化学是一门灵活性和实用性较高的学科,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重探究与理解,但是从目前的形式看,相当一部分高中化学教学仍旧以单纯传授知识为主,采取“灌输式”教育,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了改变这种形式,一些化学教育者提出将课堂展示的方法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使原本的单一传授和死记硬背向自主探究和积累的方向转变,以此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率。

一、课堂展示的准备工作

课前自学是课堂展示的重要基础,因此课堂展示的准备工作要围绕“自学”进行。

从教师的角度说,首先要为学生划定自学的基本范围,保证在进行课堂展示时不会偏离主题;其次要为学生设计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设计问题时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生在自学时可以将这些问题作为导向,通过解决这些问题逐步理解这些知识,如果通过自学后仍旧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课堂学习时就能明确重点[1]。

从学生的角度说,一定要重视预习环节,认识到自身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降低对教师的依赖程度,可以借助网络资料独立学习,也可以成立学习小组,通过交流、合作的方式学习,为课堂展示做好准备,将自己掌握的知识通过多种形式展现出来,同时明确自己的困惑在哪里,通过与同学和教师的交流解决这些困惑,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方式获取并积累化学知识。

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展示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概念

高中化学知识中涉及很多概念,如果学生死记硬背这些概念,就不能透彻理解这部分知识,因此在进行课堂展示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脱离课本,根据自己的理解定义这些概念,然后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补充,这样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

例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对演化还原反应过程进行定义,并且举例说明自己是如何得出这一定义的,这样就将固定概念转换为一个开放性的题目,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不必担心“说错”的问题。A同学可能通过CuO+H2=H2O+Cu这一反应得出:氧化还原反应就是得到氧和失去氧的反应,B同学可能通过Fe+CuSO4=FeSO4+Cu这一反应看出,铁的化合价升高,而铜的化合价降低,因此氧化还原反应就是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反应。学生的总结可能是不完全的,甚至可能是不正确的,但是能说明其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有了观察和认识。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总结综合起来,得出概念,这样学生就能牢牢记住这一概念。

(二)合理加入实验

学生在展示自己自学的知识时,教师要扮演好倾听者的角色,在合适处提出问题,尤其是发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存在偏差时,一定要及时提点,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实验,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印象。

例如,在学习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这样一个问题: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钠会有什么反应呢?学生在自学时可能会根据现有知识做出理解:由于钠比铜活泼,因此会与硫酸铜发生反应,将铜置换出来,因此溶液逐渐呈现淡红色,但是经过自主学习以后,教材的描述却与自己的理解大不相同,完全颠覆学生的想法,此时学生在汇报时可能会按照课本观点将描述实际反应过程:钠先与水反应,反应产物再与实际硫酸铜反应,实际上此时学生的内心对此是不理解的,如果学生在家里没有做实验的条件,就需要教师在学生演示完这部分知识以后加入实验部分,让大家亲眼见证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钠的反应,之后引导学生重新解释一遍反应过程,深化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

(三)课堂展示中教师需要注意的问题

以课堂展示的方式开展高中化学教学,课堂主体自然是学生,但是这并不代表教师这一角色可有可无,相反,只有教师对学生的演示过程做出正确引导,保证学生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获取知识,这种方法才具有实际意义。首先,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演示过程,从精神上对学生做出鼓励,使学生能够放下思想包袱,大胆将自己自学到的知识展示出来;其次,教师要从学生的演示中发现错误,适时提出合适的问题,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而是要促使他们在错误中成长;再次,教师要能够通过课堂展示找出共性,就是发现学生的潜在问题,明确其有可能对哪些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最后在总结环节对这部分知识进行统一讲解,将学生自学与教师点拨有效结合起来,而不是放任不管;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堂展示做出合理评价,一方面要肯定学生的自学成果,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另一方面要指出学生在自学方向和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不断完善自身学习系统[3]。

结语

本课题将“课前自学、课堂展示”的教学思路与我校的教学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课前养成自我获取新知识的习惯和信心,通过课堂展示让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得以巩固和运用以期待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事实证明,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自主学习、课堂演示及教师总结等一系列活动获取知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时效性。

参考文献:

[1]罗晶.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5,10(12)01:66.

[2]高秘娅娜.谈如何从多角度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J].科技创新导报,2015,11(13)02:140.

[3]张灼妍,邓云洲.新课程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教育导刊,2010,13(15)02:82-85.

猜你喜欢

课堂展示引导策略
探讨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方法
试论网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策略
找准学生最近发展区,提高课堂展示“自信度”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
生物教学中课堂展示的形式与实施策略探析
“问题解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课堂展示评价机制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