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9-10黄华

考试周刊 2015年102期
关键词:文化课中等职业教材

黄华

尽管全国性的教育会议屡次大力提倡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并通过了很多扶持策略,但在社会民众心目中,上职业学校仍是不得已的选择,职业学校招生依然面临困境,职业学校生源素质较差。在职业学校课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文化基础课——语文,更是存在诸多问题。

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学校重视不够。

在市场经济的导向下,实用主义思想导致职业教育急功近利的行为。重视短期效应,片面地认为职业教育仅指职业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忽视学生终身教育、人格塑造、人文精神培养等长期目标,在这种指导思想的驱使下,各类职业学校几乎不约而同地把专业放在“空前绝后”的位置,语文教学则成为摆设、边角料,可有可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学校文化课教研是力度不够、力量不足,职业学校文化课教研活动普遍偏少,给广大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进行较高层次进修培训的机会更少,职业学校语文课地位尴尬。

(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本身存在不足。

1.课程理论滞后

普通高中全面实行了新课标、新教材,提倡个性化阅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实施发展性评价等。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无论是语文教学理论研究还是课程、教材(尤其是校本教材)开发,都比较滞后。

2.缺乏鲜明的职业特色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基本上照搬照抄传统普通高中教学模式,偏离中等职业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和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基本方向。

3.新教材编写的滞后

现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除通用的原国家教委编定的八五规划教材外,还有一些地方自行编订的语文教材。地方性教材水平参差不齐,即便是八五规划教材也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和学生情况的多样化和复杂化,社会环境与适应对象的变化教材内容明显变得陈旧,适应性、实践性有待增强。因此,编订中职语文新教材已迫在眉睫。

4.缺乏一套客观的、科学的、系统的评价体系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质量的评价,虽有全省的学业等级测试,但“透明度”极高,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且没有一定的奖惩措施,导致教师、学生均不重视。

(三)学生状况不尽如人意。

1.基础差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在知识储备接受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学习习惯、纪律观念、学习热情等,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在学习的主动性、灵活性和学习方法上较缺乏。

2.学习目标不明确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中相当一部分是迫于周围的环境或家长的要求。他们来校后,学习目标不明确,得过且过,惰性大,依赖性强,学习主动性不够,上课不认真听讲,不做笔记,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作业马虎应付。

3.学习氛围不浓

进入职业学校后,一些学生片面地认为,职业学校只要专业技能好,则其他科目学好学坏无所谓,部分学生家长也持这一观点,导致一些学生放松语文学习,产生厌学情绪。

(四)教师存在一定问题。

1.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

教学中受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基本是沿袭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重知识轻能力,重传统轻探究,重结论轻过程,重课本轻课外,重智育轻德育,高耗费低效率的现象比较普遍。

2.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往往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的教替代学生的学,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视学生为观众和听众,让学生被动地学习、被动地接受知识,将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变成知识的单向灌输,或枯燥的纯技术训练,脱离职高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实际,学生的整体素质难以提高。

3.教师缺乏教改的热情和责任感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素质整体水平不高,学生怕学厌学情况严重,使得职业学校的教师缺乏应有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师本身在学校不被重视,对教改投入不够,缺乏工作激情。针对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这些问题,必须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种种弊端,促使中职语文教学走上一条健康发展之路。

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切实重视、落买中职语文的基础地位。

中职学校应从思想上克服急功近利的意识,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这个长远的目标出发,切实重视、落实语文教学的基础地位。在政策上,要对语文教学的师资配备、科研投入、课时安排等给予更多的关注,最大限度地调动、挖掘语文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二)正确定位语文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目标定位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语文教学要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二是加强读写能力训练,强化言语实践三是树立终身教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本。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必须借鉴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成功的经验,结合自身职业教育的特点,学生既要熟悉市场运作规则又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竞争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还要培养其创新意识、团队意识和生存创业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加快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新教材建设步伐,合理处理教材。

教材应在“新”、“实”、“宽”、“活”几个方面下工夫。“新”,首先要体现新的教育理论,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改变教材陈旧的面貌内容,体现强烈的时代感和时代精神。“实”,是指重视基础知识,为学生继续深造和转岗创造对口和接口,同时又注重实用性。“宽”,是指内容涵盖面宽,既有语文知识又涉及历史、科技、艺术等领域,还兼顾中职生与就业紧密联系的特点,为学生进入社会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活”,即在编排体例上、选文体裁和风格上、数量上要灵活多样,满足不同地域、不同专业的实际需要。

(四)转变教师角色。

一是在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强调学法与教法在教学活动中的最佳组合。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二是教师要从信息的传递者、讲授者、呈现者转变为教学资源挖掘者、寻求真知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应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学习服务,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五)改革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语文教师必须树立教育创新理念,走创新教育之路,在课堂教学中确立主体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创新意识,改变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与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六)走文化课的教学与专业相结合之路。

要保证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热情,就要让文化课带上专业的色彩,使文化课对学生而言是学有所值,学有所乐。这需要在教材的编写、选用及教学方法等方面下工夫。一方面加强教材的专业化,另一方面改善教学教法,通过列举与专业相关的例子,创设带专业特点的情境增强教学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兴趣。

(七)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面对的学生是接受完学校教育后要走上工作岗位的群体,要注重对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将来要面对应聘和工作,必须学会正确理解别人的话语,用口语交流信息、洽谈工作,介绍技术、知识和工作经验,做到通俗易懂、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因此,听说能力的培养、普通话的训练应该作为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将来的工作中要写一些个人及部门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等,因此写作能力较重要,尤其要加强应用文的写作。文字是交流的工具,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基本素质,所以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一些基本的硬笔书法训练。

(八)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的教研工作,营造浓厚的研讨氛围。

我们提倡教学相长,教师之间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是所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需求。因此,有关主管部门应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培训学习交流工作形成制度化,并常抓不懈。

(九)建立一套客观的、科学的、规范的评价体系评。

改革传统的以试卷、分数为主要评价依据的终结性评价方式,积极实施发展性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评价要以“导向、改进、激励”为目的,坚持多元化原则、全面性原则、动态化原则。总之,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改革,要求正确定位语文教学目标,转变教师角色,创新教学方式,走文化课的教学与专业相结合之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

[3]张鸿苓,吴享淑,等.语文教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

猜你喜欢

文化课中等职业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中职文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碰撞:故宫文化课与英国中文热